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空间性与时间性的精神层面上,建筑美与诗意美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同构性。建筑美的根本所在,来自与一定的诗意相契的"建筑意",它是建筑的环境、材料、技术、结构与艺术以及实用、认知、审美与崇拜等一切因素的一个文化综合。将建筑美等同于诗意美,是对建筑美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2.
傅欣  陈静 《美与时代》2013,(8):64-66
建筑的结构形式是建筑的骨架,是其艺术和内涵的表现,与建筑美观是互为表里的。建筑之美表现在建筑的外形、结构、功能、细节、色彩、材料等方方面面和谐统一,我们从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中获得了美的评判标准,近代以来,随着"西风东渐",在建筑领域人们也开始学习和吸收西式建筑文化形式,形成了一些特定时期独具风韵的历史建筑,这种独特之美,感染着同一个世界不  相似文献   

3.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从样式上分为干栏式建筑和院落式建筑两大类,从功能上分为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两部分.干栏式建筑装饰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中最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建筑装饰样式:院落式建筑装饰是少数民族把汉族和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广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具有朴实素雅、天人合一、底蕴丰厚的本色之美、自然之美、内在之美.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通过建设而表现出来的美的魅力所在,具体而言有:图书馆造型表现出来的建筑美;图书馆建筑与周围环境以及内部布局表现出来的环境美;图书馆馆藏表现出来的文献美;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现出来的语言美、仪态美和行为美。图书馆以美的魅力召唤读者。  相似文献   

5.
海草房民居建筑是胶东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性建筑,也是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其所具有的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等审美特征,充分地展示了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文章分别从和谐的形体美、严谨的空间美、古朴的自然美以及纯熟的技艺美四个方面对胶东沿海地区海草房民居建筑审美特征作了简单分析,以期这种具有浓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遗产在新时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筑场效应与建筑审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建筑场、建筑信息、建筑美因、审美机制等要素综合活动反映,是建筑学、建筑心理学与建筑美学有机结合的研究成果,通过其研究成果,有益于启发当代城市建筑环境优化的思路与举措,因而具有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鉴赏现代建筑艺术时,既要看到其外形.又要认识其内涵.本文以上海大剧院为例,指出它具有形态美、色彩美、高技术美、功能美、材质美.简约美等多重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游廊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成果,它融汇了建筑之美、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之一,它起到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丰富空间美感、创造艺术意境的作用。文章主要探析游廊的功能与发展、功能与意义,以及其装饰的构成形式和游廊装饰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整体均衡对称的布局,严谨的等级秩序排列,体现了南阳府衙的建筑特点,同时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艺术。南阳府衙的建筑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循山林的思想,将用于政余休憩娱乐、会友处所的庭院和园林,建造成为富于自然野趣的自由式布局形式。在府衙组群建筑中一系列敞、闭相间的空间,通过过厅、甬道、回廊将其连接,组成一个富有变化又具有内在统一感的空间序列,使徜徉其中的人,可以感受到建筑空间的韵律美与节奏美,从而使建筑的空间具有了艺术品味与趣味,这些充分体现了南阳府衙建筑中庭院与园林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0.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并体现了各关系之间的融合与交互,从建筑艺术审美的本质、特征、创造及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建筑与艺术在形式美法则、审美价值和鉴赏机制等方面的互相关性。以现代的某些公共建筑为例,对现代建筑所蕴含的建筑美学特征的研究,则可使建筑师等工作者的思维更清晰,在设计中手法更纯熟,并使他们的创作在符合功能之外更接近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现代工业文明伊始,人类孜孜以求的生存境域即为"诗意的栖居",而侗族聚落作为少数民族栖居生存的重要场所,其天人合一的环境之美、和谐统一的建筑之美、时空一体的空间之美、共生共息的生态之美所形成的聚落景观,是"诗意栖居"的物化表征与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12.
论建筑的审美形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宁 《美与时代》2007,(5):14-16
建筑的美学意义是非常显著而又比较复杂的:功能性是决定其审美品质的重要因素;作为艺术审美形态又同建筑类型有直接关系;作为技术审美形态,同社会、经济学因素也密切相关.因此,将建筑的审美形态定位于文化形态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建筑美的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拥有悠久、多元的传统文化,而能体现中国人道德和审美观念的古代建筑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北京故宫蕴含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它的建筑精美,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保存完整度堪称世界之最。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带给人无尽的震撼和惊喜。现从建筑构思、空间布局、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装饰与色彩四个方面阐述了北京故宫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美学。  相似文献   

14.
风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学是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是一种建筑物选址与居家布置的艺术,其讲述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之美。运用风水学的相关知识指导住宅的建筑和装修,能使人与建筑、人与自然更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1,(2)
江南夏天的天气总是那么的炎热,人们都以气调降温是唯一的办法,然而此心安处是乐土,关键是在心地了。一天,真禅大和尚冒暑来寒斋,小坐清谈,顿忘溽暑,人间天上,佛法无边。和尚辞归后,我的心神总向往着古寺僧舍,偶然记起宋诗中有一首《游宝林寺》诗:“坐如有待思依依,看竹回廊出寺迟;窅窅绿阴清寂处,半窗斜日两僧棋”。太亲切了,正能写出我这几天梦想的境界建筑美、园林美、闲适美、高尚的美,是诗又是一幅画,能启发人暂时脱离尘世,其神秘微妙的感受,对我来说,只能是冷暖自知了。佛寺建筑应该是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造寺庙心不诚,法不显,感染不深。佛教建筑具有其特殊性,不仅是安置佛像居住僧人的地方,亦不仅仅是诵经拜佛的场所,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质,并被人们引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在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传统元素应用得十分广泛。中国传统元素具有条纹美、色彩美、艺术美、建筑结构美等优势,将其应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现代建筑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给中国建筑装饰设计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深入探索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与建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对建筑领域美和审美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新兴研究专业。而早在20世纪,英国的美学家罗杰斯·斯科拉顿就已经开始运用美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对建筑中的美进行论述,从而真正帮助人们找到建筑中美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因此,文章主要研讨建筑美学的综合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详细阐述日常生活中人们及艺术家在建筑创作中对于一些建筑美学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美,诗歌之魂     
诗歌是文学的精华,它以鲜明而稳定的特性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学体裁。本文从审美角度切入,剖析诗歌的魅力所在:1.音乐美 2.建筑美3.意境美4.个性美。  相似文献   

19.
李科 《美与时代》2007,(8):122-124
建筑,可以算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艺术了.这一单元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对建筑的认识,让建筑在他们心中活起来,流动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的国家中,生活的城市里,生活的社区中,生活的校园中发现默默无声、诉说历史的建筑的美,这也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好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可谓是各不相同。而在我国古代,建筑是以木架构为主,与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建筑可谓存在有较大的差异,那么我国古代建筑究竟有何特点呢?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风格,文章尝试从历史遗迹敦煌壁画中探寻古代建筑的特点,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古代建筑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