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下,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工笔画为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吸收西方成熟艺术观念和形式。超现实主义绘画与传统工笔画有着相同"写实性"基因,使得超现实主义观念融入当代工笔画中具有一定的基础。超现实主义艺术观念将传统工笔画从现实主义创作引领到超现实的发展方向,推进工笔画以恰当的方式介入当代艺术。超现实主义图式给当代工笔画带来新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促进了当代工笔画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下,各个行业都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作为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笔画的发展与现代社会,和我国传统文化之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传统色彩与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发展息息相关。笔者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代工笔画对色彩的运用表现特征,和当代工笔画对色彩的继承,从而研究了我国当代工笔画在传统色彩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工笔画作为国画的一大构成,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题材也日渐丰富。文章从绘画选题准备、创作构图、线条造型、色彩技法运用、调整整理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创作来研究和探讨当代工笔画所呈现出的画面效果及时代感,做到绘画理论与实际创作结合,从而更好地达到对工笔画的理解与运用,体会线条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主观色彩是画家抒发主观情感、表达内在精神追求的创作手段,是画家对创作对象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创造。我国当代油画是和传统文化精神密切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意象,即画家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自我精神建构,当代中国油画家多年的艺术实践早将中国绘画的艺术思维和形态特征不自觉地融入了油画创作中,主观色彩的独特表现力也越来越得到艺术家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画体,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出璀璨光彩,也有衰弱的阶段。在进取求知的发展中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引入了西方科学的绘画体系,并吸收了东洋绘画艺术的色彩和造型元素,开辟了工笔画创作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在研习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汲取了民间艺术,创新了色料工艺,出现了一批题材丰富、手法新颖和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化发展成为正在进行时。  相似文献   

6.
色彩是中国工笔花鸟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工笔花鸟的色彩观与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当代工笔花鸟画则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科学色彩观以及中国写意绘画,将当代工笔画色彩观拉向新维度。文章主要以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为基础,对当代色彩的赋色法则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工笔画融入了很多时代性元素。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中国工笔画在装饰性上表现出新的艺术特点。中国工笔画装饰性技法主要体现为平面构成形式和形式美的法则,其中色彩的现代化运用和平面化的表现方式是工笔画的两大表现手法。装饰性艺术在工笔画的创新性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工笔画创造了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美感。  相似文献   

8.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分支,不仅保留中国水墨画传情的特征,同时也融入传统绘画的色彩表达,是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基于此,本文结合工笔画的相关理论,着重对当代工笔画墨与色的语言表达进行分析,以达到实现艺术创作内涵丰富,艺术形式综合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又称为"细笔画",工笔画自战国至盛唐再到当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工笔画的绘画技法、手段甚至是绘画工具、材料的变化都微乎其微。这与我们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有些脱节,因此采用新的创作手法和理念的工笔画应运而生,出现了一批在工笔画中运用肌理技法的创作方法,丰富了工笔画创作的语言和技法,增强了工笔画的表现力度,给观者展现了一种新的工笔画的体验意识和审美情趣,使画面更有效地表达创作者营造的意境,也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获得更丰富的艺术体验。肌理效果的运用促使工笔画在材质运用与技法表现上有所提升,让传统的工笔画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富有传统意义的色彩国家,从中国画诞生以来就一直秉承着传统中国的审美原则,并根据这样的审美原则产生了自己特有的色彩观和施色的方法。由于受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在漫长的时间内中国画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理念不同,他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中国画色彩偏向于内在的意向性,而西方的色彩则偏向于用绘画外在的东西表达作者的思想,将中西方的绘画色彩理念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绘画色彩审美观相较于西方具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特征。根据我国中国画的色彩探究以及现代审美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意义进行思考,集中对传统中国画色彩以及当今时代审美下的中国画色彩发展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对中国画色彩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笔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影响,使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国工笔画的技法装饰性主要表现在形式美法则与平面构成的形式上。平面化的处理与色彩的现代化处理是两大表现形式。工笔画的创新离不开装饰性的艺术,工笔画的特殊美给了我们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2.
借鉴并继承前人的优点是值得的,但如果还是按照传统形式语言进行创作,那就会少了艺术能反映生活的价值、自我理想和思想的肯定、鲜明的时代特征。受西方多元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工笔画形式语言已不再符合当下的审美要求,新时代中国的工笔画亟待发扬创新精神和独一无二的风格表现,新工笔就是人们在发扬传统绘画过程中的一次尝试,"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是中国工笔画寻求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气韵生动"和"应物象形"传统绘画理论更深层次的进化。文章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并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新工笔画家的作品,分别从构图、题材、造型、色彩四大方面来简单分析探讨传统工笔画形式语言向新工笔转变、进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色彩油画作品的创作是一种色彩笔触、色彩心理和创作者感情的融合。作为绘画语言的色彩,不仅是画家情感的表现,也是画家精神的深化。当然,色彩心理也广泛运用于油画创作中。画家将自己的心情和思想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通过查阅大量西方绘画资料发现,在油画创作中,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和绘画技巧,画家对画面色彩的表现和处理,在不同时期有些不同的发展和理解,同时,色彩心理效应也影响着油画创作的时代语言和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色彩绘画发展至今,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其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油画作品时,除了受西方油画传统的影响,也自然会受到中国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中国风景油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生发出了独有的艺术创作形式语言,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多的中国风景油画,融入了中国传统国画的艺术语言,这种形式语言,也许是对于线条的独特运用,也许是在色彩上的精心经营,也许是对于画面肌理的掌控。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家在利用油画这种创作形式时,融入自我的所思所想而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形式的创作语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画面的时空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多视角、连续的时空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彰显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时空观的民族特色和美学特性,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视觉和艺术精神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利于从理论上揭示中国传统绘画特殊的时空表现方法对绘画发展的独特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对中国绘画创作理论的研究也很有裨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传统绘画精髓的传承和借鉴,将其灵活运用到现代中国绘画的创作中并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新的艺术形式,能给现代绘画艺术寻求根基和走出困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气韵生动"的提出成为传统绘画评判的重要准则之一,也是绘画要表达的重要方面。在中国绘画的不同时代都把其看做是重要的创作准则。随着没骨画的出现与发展,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在色彩、形式等多方面的表现具有多元化的趋势是中西结合的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就绘画理论"气韵生动"在现代没骨画中的表现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思想结晶,阐述了绘画创作过程中的总结经验及思想创新。众多的古代画论将历代人的美学思想汇聚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坚固的中国画理论体系。其中,郭熙的《林泉高致》便印证了作为绘画理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聚集了郭熙对于绘画创作经验的独特见解和艺术分析,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由此可知,画论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因此也成为后人绘画创作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来源,也可以通过总结历代人的绘画理论经验来丰富绘画实践,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18.
"墨分五色"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概念。文章通过对"墨分五色"追根溯源,探究其植根于中国哲学文化的厚重内蕴,并简概爬梳其理论流变,以此为基点叙述中国画的独特审美趣味与思维认识方式。基于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不但"墨分五色"的中国水墨画具有可持续性的向内发展能力和向外拓展空间,焕烂求备的中国工笔画和彩墨画,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也具有对异域艺术强大的吸纳能力。故,中国画的"水墨"和"色彩"两大支脉不是要"一枝独秀",而是要"双葩竞春"。"饮真茹强,蓄素守中",这体现的正是中国哲学文化的高妙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美术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术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也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艺术观念决定了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创作的思想基础,美术作品是艺术家艺术观念的外在物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通过作品的创作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符号,并通过自己的艺术观念表达出来,让观者感受到画面所带来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其经历了漫长而悠久的发展过程。从最早的岩画、陶器上的图案,到古代诗书画印的审美形成,再到当代的多元创新发展,中国画所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笔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战国时期楚墓帛画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可以说是工笔重彩画早期代表作。随着历史发展,工笔画逐渐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审美意趣和风格,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不仅成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精髓,也为世界绘画艺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