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境的营造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目标,它诞生于虚实相生的画面处理,"留白"正起到这样的作用;空白处虽无笔墨,但与画面中的物象相交融,从而完成虚实相生的绘画意蕴,构筑出中国山水画特有的意境之美。以中国画"留白"这一特有表现语言在画面意境营造中所起重要作用为契机,展开对意境的生成、"留白"之作用的追溯探源,以及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经典留白样式的深入分析,试图为读者解析出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家的艺术创作是如何在借助"留白"之形式完成意境营造的同时,进而达成其"可游可居"的"志道"之愿。  相似文献   

2.
构图是构成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所谓"画也,真道也",构图可以构成艺术语言使画中的意境更好的表达出来,从而使观者产生共鸣。山水画如果不注重构图,画面就会变得非常混乱,不能够表达作者的想法,这幅画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以关山月山水画为例,研究岭南画派山水画构图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其山水画的构图位置、构图走势、构图气场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并以此为指导来进行绘画创作。  相似文献   

3.
"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启示我们:在素描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在构图立意上要有创意、有创新,努力实践"整散结合,画面构图有主次;虚实相生,三维作画有张力;繁简有度,层次结构有风格;有无圆融,构图立意有意境",引导学生掌握构图的原则,立意的方法,展示画面的意蕴和美感,从而在艺术世界里,享受"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现代国画艺术中,留白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画家利用留白使画面更加具有内涵和深度,能够引发欣赏者更多的思考,增强国画的艺术感染力。文章首先对留白进行了相关的概述,然后分析了留白在国画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最后说明了留白在中国画艺术中的作用,进一步为国画创作奠定更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也称国画,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平面设计和动漫设计两种途径,由于侧重点和对接点不同,中国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分为画面形式和意境两个方面,而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则为造型和技法、构图和意境。  相似文献   

6.
中西绘画在空间意识及表现形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中国绘画在画面的建构、时空意识的表述、视点的角度、画面留白的手法等方面,都是自由和开放的;西方绘画的构图则是以建筑原则为基础,呈现出封闭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下设计中,"留白"这一表现手法具有重要的地位。"留白"并不是"虚无"和"空洞",而是一个能给受众带来无尽回味与想象的美的存在,它以减法的方式给人以简约的意境美,明确且充分地将设计作品的形象和精神等设计信息传达给受众。从某种意义上说,"留白"的神韵在于其超越了画面中纯粹的"白",而具有一种无穷的意味,从而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留白",不让画面失去平衡,就要求设计师不断积累日常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设计内涵。"留白"不仅是设计,也是生活;"留白"的美不仅是设计的美,也是生活的美。当下设计师只有运用好"留白"这一手法,才能不断丰富受众对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夏茹 《美与时代》2023,(3):27-29
绘画创作是一种有目的、有设计思维的艺术活动,是在确立结构之后,通过运用造型元素,组合绘画中的冷暖色彩,对被绘对象的内外构成客观的反映。油画作品的构图在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直接关系到画面内容是否丰富、意境是否浓郁。鉴于构图的重要性,以构图为切入点,对油画创作中的构图艺术表现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郝丹 《美与时代》2023,(8):18-20
中国山水画创造了令人向往的幻境,运用有限的笔墨在无尽虚空中打造广袤空间。空白在山水画中起关键作用,与笔墨相衬,营造意境。虚之空白和实之笔墨共同构筑梦幻领域,引发观者遐想。学习和创作山水画时,空白不可或缺,与笔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正因为空白源自虚实相生的画面处理方式,留白的功效恰到好处,甚至在没有笔墨的情况下,空白与画面中的形象融为一体,营造了虚实映衬的绘画效果,塑造了独特的中国山水画意境之美。通过对中国画中空白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它在表达意境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追溯了其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经典的表现手法,探索艺术家如何借助空白营造意境,实现人们寻求心灵栖息之地的愿望。  相似文献   

10.
现通过概括中国画留白的理念和国画留白的发展及应用,分析了留白艺术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现状,运用"留白天地宽"的理念是平面设计的作品在构图上有了全新的特色,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靓丽,同时更好的体现了谢赫六法"经营位置"的重要艺术审美准则。留白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让传统的国画审美意蕴在当下的设计产品绽放出炫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讲究创造美的意境,从画中表现情与景,创造一个能够使人发挥想象的画面,而这个画面正是虚与实相结合的统一体。"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画更是将虚实之美表现到极致。无论是中国画中虚实的哲学渊源,还是中国画的意境、构图、气韵,"虚实相生"都是一个研究中国画很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留白是以国画中虚实相生、计白当黑等绘画理论为依照对画面进行留白处理,最早被中国传统绘画所选择继承与发展,并且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精髓。从思想、审美、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留白的价值,针对留白的特征和表现手法展开研究,提出在中国画中适当的留白,不仅提升了神韵美,提高了画面的节奏感,也凸显了空白的独特价值和魅力。利用留白来引导人们的视觉心理,将其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去,来达到留白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空白是艺术意境的最高表现,是艺术意境的虚空要素所形成的特殊结构和奇妙现象。而传统中国画立足于意,注重于意境的营造,构图简约、含蓄,计白当黑。在马远的《雪图》与《寒江独钓图》里,巧妙地利用画面上的“空白”来表现辽阔深远等意境。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也产生了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艺术之中,中国绘画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审美文化影响中国绘画艺术,使其有着独特的审美体系。道家思想中的"虚""实"观念更是启迪了中国画的审美创造,形成了"空白"与"留白"的艺术法则。"空白"与"留白"的含义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空白"这词用在绘画作品中指的是纸上没有被填满的部分;而"留白"更像是"空白"一词的提炼,"留白"中的"留"字更是表达了作画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思维创造性。这两个词在中国绘画的千百年历史中起着推进作用。直到今天我们仍在探讨画面构成中的"空白"与"留白"。因为画面中空白大小、位置高低都会影响一幅画的视觉效果,也会影响观者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前提,也是山水画创作的核心。山水画的审美意境是由构图与笔墨这两种基本要素组成的,艺术家在意境表达的同时还要关注创作与鉴赏之间的关系,即要考虑到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审美需要以及审美的积极性,又要在画面中充分展现山水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画的绘制中,不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构图都尤为重要。构图是作画的第一步,起到了基石的作用。中国画构图是通过在画面上合理地安排景物位置,从而表达绘画主题,追求艺术的一种境界。中国画在形神兼备的基础上更强调"神",而构图不仅仅直接影响着整幅画面的表达形式,而且关系着画家的主旨立意能否充分传递给欣赏者。  相似文献   

17.
结合当前国画艺术发展情况,分析了中国画中的"留白",并提出如何创造中国画的精髓——"留白"的相关问题,涉及到如何在构图中考虑留白的位置等,希望对今后的国画艺术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影视广告画面构图的艺术性对宣传产品信息,传达经营理念,营造强烈视觉效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艺术形式,影视广告画面不仅具有空间结构,也是一种时间形态,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综合体、有机体。因此,在创作中,只有充分考虑各种相关的构图元素,了解掌握其艺术特性,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影视广告的画面构图进行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9.
两宋绘画是继盛唐绘画之后,中国美术史上进一步繁荣的时期。宋代画家在创作构图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思想和智慧,然而当我们学习传统的时候,就必须与自己平时的创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选择性地"吸收",直到"消化",将其为我所用。绘画创作的关键是构图,工笔花鸟画的构图风格独具特色,它主要通过构图、色彩、造型、线条等方面体现作品的魅力。工笔花鸟画的合理构图对作品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花鸟画的构图变得越发多样化。文章分析和总结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多种构图方法,并对宋代花鸟画的构图和色彩进行了研究,在临摹宋代花鸟画时应专注画面背后所蕴藏的画家内心情感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画,然后学习借鉴宋代花鸟画的构图并运用到今后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画面既要符合工笔花鸟画工致的特点,同时也要营造意境,从而创作出有思想有情感的画作。  相似文献   

20.
留白是中国绘画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国艺术重要的美学概念。视觉的生理因素、情感的心理因素、美学的思想因素,是形成留白的原因。探讨留白带给中国绘画的形式之美与内在之美。它的恰当运用使得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具有气韵生动、虚实相生、意境悠远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