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菲 《中国宗教》2017,(8):70-71
伊斯兰纹饰艺术充满素雅、流畅的艺术魅力,当它们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互相交流、互为借鉴、相互交融之后,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一纹饰艺术是伊斯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斯兰纹饰艺术被广泛使用于建筑、绘画以及各种工艺美术中,它以几何图形、植物花草纹和文字书法为基本素材。  相似文献   

2.
正伊斯兰纹饰艺术充满素雅、流畅的艺术魅力,当它们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互相交流、互为借鉴、相互交融之后,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一纹饰艺术是伊斯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装饰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斯兰纹饰艺术被广泛使用于建筑、绘画以及各种工艺美术中,它以几何图形、植物花草纹和文字书法为基本素材,  相似文献   

3.
甘婷 《美与时代》2014,(10):102-102
舞蹈与杂技是人体艺术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两者是相似的,而又有不同的侧重点。就舞蹈与杂技表演的舞台融合性进行了探讨,主要围绕舞蹈与杂技表演的舞台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必要趋势,两者的融合包括相互借鉴和相互吸收,并为艺术带来了创新,提升了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属箔是传统的绘画材料之一。在中外绘画领域中金属箔得到传承与发展。在当代绘画艺术中金属箔依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不同类型的金属箔可以发挥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美感。当代艺术绘画对于金属箔的应用主要表现在重彩画、漆画以及当代油画。积极研究金属箔在当代绘画艺术中的应用情况,能够为当代绘画艺术地丰富提供支持,为当代绘画艺术良好地应用金属箔、提升当代绘画艺术整体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民间剪纸艺术的外在形式、造型、色彩等元素,内在寓意、审美体现、民俗民风等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学习借鉴?如何体现当代艺术与本土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结合和创新?文章对民间剪纸图案进行了解析,并思考了剪纸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如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现代艺术对传统审美理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冲撞的过程也是相互适应和融合的过程,促进了现代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作为人类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审美理想在与现代艺术发生冲突的同时也为艺术创作者在新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高等理工科院校对艺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创新,要强调艺术教育的"交叉性"、"因材施教性"及"与时俱进性",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习,让学生体会艺术的意境之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包括陶瓷绘画艺术在内的每一种艺术形式,如果要想获得可持续的良好发展,继承和创新都是至关重要的。继承和创新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继承是为了使陶瓷绘画艺术的本质得以更好的把握和保存,而创新则是为了使陶瓷绘画艺术在21世纪的今天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陶瓷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够达到和实现的,所以,现代陶瓷绘画艺术创作者要积极融合和秉持继承、学习、借鉴、创造的创作思想和创作理念,汲取生活的精髓,以继承为基础不断进行创造和创新,开辟出更为宽广的陶瓷绘画艺术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高波  侯方峰 《孔子研究》2023,(2):118-125+159-160
孔子乐论中“尽善尽美”这一命题涉及道德与审美的关系问题,“乐”“美”“善”等概念与艺术、审美、道德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所以“尽善尽美”有特殊的美学含义。通过对“乐”的艺术效果及艺术规则的分析可知,它是兼具道德和审美两种属性的特殊艺术现象,因而在乐论范围内“美”和“善”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价值,而是能够相互转化、融合,最终实现美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宋伟 《美与时代》2006,(4):46-47
设计是有计划的造型活动,追求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必须与艺术完美地结合,但也不能孤立地强调艺术而忽略市场对设计的要求。设计、艺术、市场三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11.
张伟 《美与时代》2007,(10):50-52
中国画和中国书法都是笔墨艺术,尽管二者在笔墨运用方法上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它们要达到的审美意境是一致的.书法线条的艺术处理方法以及其表现出的艺术审美情趣,时常为国画借鉴,"以书为骨,以诗为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画的审美核心.  相似文献   

12.
现代小品画在借鉴古代绘画的同时,跟随着时代精神和审美需求不断创新发展。它与现代的审美观念、造型理念相融合,以现代的情感、创新的手法、独特的艺术面貌,满足人们欣赏美的需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元化的审美享受,并提倡艺术创作者,以最虔诚的态度,用心去对待艺术、创作艺术,而不是仅仅为了利益去创作、绘画,脱离了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艺术作为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科目,在高校艺术教育当中展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美术在教育科目当中可以起到智力开发、审美提升、思维能力扩散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文素养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高校美术教育当中的教学理念,也开始向当代艺术潮流的发展方向靠拢。在此种趋势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受益匪浅,但是还有的青年艺术家过早"夭折"。当代艺术与美术教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因此,这个时候,高校美术教育就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深层探究当代艺术所具有的美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以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对应的精神动力支持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画创作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的绘画由相互怀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潜移默化地将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元素融合到创作中去,中国油画风景的表现在学习西方大师作品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如何平衡中国画中的美术形态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关系,体现中国文化思维和精神,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当代油画风景创作对中国画传统元素的借鉴为研究切入点,从对中国传统绘画美术元素特征分析的视角对风景油画创作进行大胆研究创新,通过探寻中国画与现代油画创作的可融合之处,进而在风景油画创作中能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传统国画风格相融合的当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力作,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5.
苏州具有深厚的传统审美文化底蕴和氛围。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苏州不仅没有丢弃掉自身的审美文化传统,而且对其进行了非常成功的保护、改造、创新和发展,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苏州一方面继承和保护着城市的审美文化传统,使其以活生生的形态在城市文化和生活中延续;另一方面苏州欢迎和接受现代化和西方审美和艺术思潮,以学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理解、吸收和利用西方现代审美与艺术。因此,苏州大学的美学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美学实践课,作为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和理解当下对西方审美特点吸收利用可能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威廉斯从其经验主义出发,敏锐地捕捉到英国社会文化生活中发生的显著变化,将大众文化这种新兴的知识对象纳入美学研究视野,不但打破了封闭性的审美自律性,而且是对后现代转向中的社会生活世界和文化现实的某种积极的回应。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中,艺术、审美与日常生活已经相互渗透,审美、艺术不再以孤傲自律的面孔出现,而是与日常生活浑然不分。甚至可以说,在后现代社会,审美因素向日常生活渗透播撒,这是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美术鉴赏在我国美术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不断促进美术风格欣赏能力的改善。在中外的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比较鉴赏法比较常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中外美术作品特点进行分析,并深入探究中外美术鉴赏教学中比较鉴赏法的应用现状以及有效策略,进而为美术鉴赏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南疆地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在社会各个层面上都受到了极大地关注,在普及双语教育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方向,从各个教育领域多角度相互贯穿、均衡发展。在研究幼儿美术教育的基础上从艺术领域课程内容去深挖南疆农村学前双语教育的成效,分析其美术教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困难,并针对如何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更好地发挥艺术领域课程的教育目标,提出适当的建议,为南疆地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提供些许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堂充满着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与活动并不存在标准答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试错,使他们在"从错误中学习"的过程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从美术课程内容来看,剪纸这一传统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与社会价值,来自民间的剪纸艺术与学生对生活的自由表达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通过试错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有效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们在试错中学习剪纸,在试错中体悟艺术。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相对较弱,存在教学目标不明、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随意等方面的不足。探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将自然美、社会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审美形态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各审美形态在人格熏陶、审美能力提升上的积极作用;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考察、互联网在线教学和传统媒体教学相结合,丰富、扩大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途径;最后,在评价机制上,将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干预相结合,发挥评价机制对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保障作用。多元化立体化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提升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