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王雯萱 《美与时代》2014,(12):136-136
随着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精神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而本文研究的群众文化中,对美术活动做出了具体探究,其中群众文化它属于一种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主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美术活动属于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范畴,它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精神娱乐,该项活动具有自发性的优势。现代化社会中,群众文化中的美术活动中涵盖的内容在不断扩展,在内容和形式中需要进一步丰富,更好的为群众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身精神文化素养的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人心也为美术活动在群众中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美术活动对群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主要探究了美术活动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指出当前美术活动在群众中开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究如何使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提升社会文化软实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不断得到提高,人民群众与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紧迫任务。而农村美术基地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对基层文化发挥出良好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文章以本溪地区农村美术基地为例,对农村美术基地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美术创作作为我国文化建设当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其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艺术素养均具有积极作用。而美术创作需要以群众文化为基础,离开群众文化的美术创作就是无水之源无源之水,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这一背景之下,通过分析基于群众文化基础的美术创作以及辅导技巧,希望能够为美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相似文献   

5.
马骏 《美与时代》2013,(1):32-33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对美的创造,是一切美术的源头和基础。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丰富群众生活的一种形式,是普通民众的一种精神寄托。当今社会巳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共存时期,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代艺术应从民间美术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已的艺术语言,民间美术应适应时代的变革,充分发挥来源于民众而服务于民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大众对于各类艺术审美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美术绘画作品作为一门历史悠久且品类繁多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人群群众对美术绘画作品这一美的艺术形式的追求也逐渐升温,从目前全国各地所创办的美术长廊、绘画展、绘画培训班热等种种现象也可窥探一二。文章中,立足于大众审美能力,从美术绘画作品赏析的角度,来探讨美术绘画作品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影响,以期提升美术绘画作品的质量,让美术绘画作品以更完善的形象和审美功效来切实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田昆  李少峰 《美与时代》2014,(9):109-109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基石,既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美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不可或缺。随着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美术活动的内涵不断加深,形式也越来越丰富。通过从美术的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群众品味、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开拓文化市场等几个方面阐明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被认为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也必然会对文化生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文化生活需求是人民群众在消费物品、获得服务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获得满足的一种渴求。我们知道,心理需求是每个人激发行为及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动力。人们出于满足自身精神的需要而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大众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各大艺术门类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美术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岩彩材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绘画材料,近些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在现代绘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分析岩彩材料的相关概念,探讨了岩彩材料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群众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业余生活中主动参与和提升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社会性文化活动。美术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组织多种群众文化的美术辅导和创作竞赛,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就群文美术的特征和群文美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群文美术辅导理念的深化和转型提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旅游成为人们衣食住行之外的又一大项生活需求。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面越来越大,对旅游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旅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着力推进太阳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将太阳沟建成享誉国内外的具有鲜明历史文化特征的文化产业园区,推进全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基础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与此同时大众文化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人们逐渐对文化艺术生活有了更多的向往。美术是较为常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所以当今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美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应该加强对其应用路径探索的重视。文章主要就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多种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促进群众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文章探究了群众文化活动中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以促进有关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多样。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艺术素养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校的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全面推进加强素质教育课程,根据地区、学校、师生的差异努力开发建设好自己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兴趣与需求,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间艺术作为中华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多样化的民间美术资源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创新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通过将民间美术资源引进美术课堂,在利用民间美术资源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创设了新的活力。因此,民间美术资源如何在美学教学中得到重用,是本文探讨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16.
艺术虽然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民间艺术作为中华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多样化的民间美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创新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通过将民间美术资源引进美术课堂,在利用民间美术资源的同时,也为其发展创设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生活中,艺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术创作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美术创作受到地域性文化的影响,逐渐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为了推动美术创作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美术创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点,结合地域性文化的形成原因等,研究了地域性文化对于美术创作的影响,同时,结合时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对美术创作的未来发展与地域性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对艺术创作的发展和美术创作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其美术是以维吾尔族传统的精神文化为基础的。维吾尔族群众具有独特的信仰与文化传统,历史上先后信仰了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的,这些传统文化艺术构成了维吾尔族的美术的特色和风格。维吾尔美术要改变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使其真正地与时俱进,南疆地区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保护、继承维吾尔美术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堂充满着可能性与不确定性,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与活动并不存在标准答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试错,使他们在"从错误中学习"的过程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从美术课程内容来看,剪纸这一传统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与社会价值,来自民间的剪纸艺术与学生对生活的自由表达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通过试错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有效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们在试错中学习剪纸,在试错中体悟艺术。  相似文献   

20.
当代艺术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艺术思潮运动,当代艺术之父——杜尚身体力行地完成了对于艺术的颠覆和解禁。在当代艺术的潮流下,国内外美术作品越来越趋向于商品化与大众化。国内美术创作者应如何使中国当代美术染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底色,并使其发展保持新鲜活力,体现时代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