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白石与毕加索的绘画艺术之间的比较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首先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自他的艺术风格成形诞生以来,就成为人们研究和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的读本,在国外齐白石的绘画也享有高的地位,他的绘画里简朴的画风投射出的深奥,一直令人思索,人们热爱齐白石、渴求达到齐白石的境界。论文的宗旨是了解齐白石绘画思想对中国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在近代的中国画家的理念里,我们能找到齐白石的影子,就齐白石的绘画而言,一个外国人——毕加索,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影响。齐白石出生于寒门,经历了北漂生活,面临时代政局的变迁,承受生命危机时刻内心的痛苦抑郁,而同时代的毕加索的境遇也如此。毕加索是高产的画家,他的绘画寓意深远,大巧若拙的风格从毕加索的艺术中流露,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从诞生之日就影响着西方人们的思想,虽然齐白石本人未必认同毕加索的绘画思想,毕加索也不一定完全理解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但他们之间却有某种共同点。齐白石是一位大气晚成的画家,长期练习、创新到晚年的领悟,齐白石的作品淡泊、宁静、童趣,和毕加索的绘画精髓契合。毕加索参加过革命,后来云游四方学习艺术,而齐白石从木匠转型到画家,晚年开始"我行我道",他们有可比性。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的主要结论是借中西方的思想来分析齐白石和毕加索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齐白石一直都是以花果鱼虫为著的绘画大家,《山水十二屏》拍出超级高价之后,我们都不免把目光都投向他另一些山水题材作品上。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近年来价格不菲的山水题材作品频繁出现,价格不断被拔高。其山水题材的作品高于其他题材作品的价格,同时齐白石变法前后的山水题材的作品价格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陈半丁先生是现代中国艺坛中不可多得的大家,师承吴昌硕等众多艺术大师,在绘画方面颇有造诣,著有《陈半丁画册》等。陈半丁生前与齐白石齐名,在民国时期他的画作甚至比齐白石的画作价格更高。同时,他在中国篆刻史上也是无法绕过的篆刻大家,便结合陈半丁先生的生平考证了其绘画与篆刻艺术历程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庭,抱着对艺术的一腔热忱,在年近半百之时进行"衰年变法"。经过长达十年的潜心钻研,齐白石终于独创了以"红花墨叶"为主要特色的中国花鸟画新风格。这种表现方式因充满民族文化内涵和民间生活情趣,而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推崇。"衰年变法"是齐白石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奠定了他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成功实现了民间艺术与传统绘画的有机融合。文章主要从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衰年变法"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价值及其对当代绘画的启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当下说明"衰年变法"对于研究中国画发展方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楷,南宋时期具独创精神的禅画画家,师法贾师古,多绘人物、山水、佛道、鬼神,为人放荡不羁。他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独创减笔、泼墨画法,开创我国大写意人物画之先河。梁楷画风上的创新对宋元明清乃至今天,都产生着重要影响。研究梁楷者众多,大多集中在其生平、作品、绘画风格、影响与画风的转变上,鲜有对其人物画"留白"进行具体探讨。文章通过对"留白"在梁楷人物画中的表现以及对现代绘画创作的启示进行解读,旨在为研究梁楷提供新视角,对今后中国画创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齐白石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生涯中,他以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绘画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开启了现代绘画一代新风。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世界艺术宝库奉献了一笔宝贵的艺术文化财富。齐白石绘画艺术在中西画坛独树一帜,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对齐白石绘画艺术的探讨与研究不仅有益于当今中国画论大厦的建设,同时也对当今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起着积极的影响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梵高和徐渭都是在中西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艺术家,他们共同的画家身份和相似的传奇性的人生经历,使得研究艺术史的学者经常将他们放在一起,其因此成为中西艺术比较的经典案例。文章着重从他们的性情、经历与其画风的同一性关系,探索他们在各自绘画上对表现"自我"的革新性成就,并以此展现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艺术家突破传统、推进艺术进步的难处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吉格尔是瑞士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作为对世界生物机械画风有深远影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以喷绘世界末日的生物和景象的科幻题材作品来表现对微观世界的恐惧、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忧虑,以及对我们身体机能赖以生存的未来担忧。他以生物机械的画风被人们所熟知,并对后世多方面、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结合吉格尔的生长环境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吉格尔的造型艺术形象进行更为深刻的了解,并且以吉格尔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阐释其题材、艺术特征,通过图像学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其造型艺术形象的特色。吉格尔不仅在绘画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还分别在影视、生物、音乐等领域有着不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艺术绘画,如油画,其自身也慢慢完成从"拿来"到逐渐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和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题材决定论"受到批判,更加关注绘画语言的本身,艺术家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受时代风气的影响,艾轩有着那一代人独特的特点,作为中国油画家中尚不多见的艺术天才,他的油画非常写实,却又蕴含着某种诗意。其作品的感染力在于画家对生活经历的一种感受,并又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将其表现在画面中。从他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艺术家与时代、艺术与社会背景、题材与艺术手法之间微妙的相互呼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齐白石,世界文化名人,20世纪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白石有四绝,"诗,书,画,印"。其中,诗,清新,朴实,真挚,亦情亦感,不拘一格;画,下笔多遗貌取神,不求形似,只求神韵。白石曾说:"吾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白石的诗,成就他的画。齐白石一生诗作约3000多首,那么,我接下来将摘取齐白石的画梅诗进行研究。齐白石的画梅诗与其绘画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将分别从齐白石生平、齐白石的画梅诗、齐白石的绘画、其画梅诗与绘画的关系四个大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齐白石的绘画艺术风格独具特色。他不但对中国民间艺术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且对传统写意花鸟画有着创新性的改造,其作品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气韵",对于齐白石的绘画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他的花鸟画蕴含人文精神的重要原因。因此,以"气韵"视角审视齐白石花鸟画,可以为深度探究齐白石助力。  相似文献   

12.
浙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尤其在董其昌提出"南北画论"以后,文人更是"褒吴贬浙",将浙派视为职业画工,地位极其低下。吴伟作为浙派领导者,后世对其的研究也相当稀少。因此文章采用文学研究中惯用的"文气说"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具体画作,从主观方面:吴伟其"气"——吴伟戏剧性的生平经历与其怪诞的性格对他画风的转变;到客观方面:吴伟其"文"——吴伟对浙派的继承与发展等两方面来研究吴伟画风中的突破和弊端之处。  相似文献   

13.
玛丽·罗兰珊(Marie Laurencin, 1883-1956)是20世纪巴黎画坛风格独树一帜的女性画家,画风柔美梦幻。文章通过对玛丽·罗兰珊生活经历和作品进行梳理,从题材、色彩、造型等方面探究其绘画作品中的诗意:罗兰珊的出身奠定了其后作品中女性视角的基调;早年受到野兽派和立体派影响,作品形成了平面化、程式化的造型特征;与诗人阿波利奈尔无疾而终的爱情和战乱时的颠沛流离为罗兰珊蒙上了一层浪漫而忧郁的色彩;虽然从现代艺术思潮中汲取养分,但罗兰珊有意识地探索革新,游离于艺术潮流之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意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14.
王会丽 《美与时代》2016,(10):46-47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绘画美术大师,其中以他的山水画最具特色。可以说,齐白石的山水画开创了近代绘画的新时代。除了山水画颇具特色,齐白石对绘画的审美境界也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探究齐白石的山水画语言和审美境界对于进一步了解齐白石绘画内容和风格有着重要意义。从齐白石大师的绘画成长历程进行探究,总结其独特的山水画语言特点,进一步了解齐白石绘画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5.
伦勃朗一生画了一百余幅画自画像来记录他的曲折的人生轨迹.他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和自身对绘画事业的追求,对他的画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自画像也反映着他所处时代的环境,随着他家庭生活的骤然转变,他的自画像的技法与艺术精髓也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在我国绘画领域,齐白石先生是近现代最为知名的绘画大师之一,也是世界级的文化名人。齐白石先生早年曾经做过木工,后来以贩卖画作为生,擅长绘画花鸟、山水、虫鱼和人物,其绘画作品的色彩明艳生动、整体造型简练,但绘画所营造的意境朴实,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所以他是花鸟类主题作品中的大家。正是由于齐白石善于花鸟绘画,他常常被人们称作花鸟画家。文章将着重分析齐白石先生对中国现代花鸟画的影响,细致分析其作品中的精髓,希望能够切实促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中国花鸟画领域的创新,同时也为关心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徐渭将草书的笔法、意趣、气派,融入他的写意画中,成为中国大写意画风之开创者.其画风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此画风形成,渊源于中国悠久的书画实践与理论,更得益于个人的书法特点、人生经历及对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三个部分对克里斯托弗·内文森与奥托·迪克斯的绘画艺术进行比较研究:第一部分立足二者艺术背景,研究其艺术历程;第二部分对二者绘画中的战后生活作品内容进行剖析,着重阐释其艺术特色并试图探索绘画技艺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第三部分通过二者作品的比较,更深入了解在战后生活题材上两者绘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通过对二者及其绘画作品的比较分析,以期达到对战后生活题材的绘画作品的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9.
钱松岩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中国画家。他绘画题材独特,多为革命题材,他的作品融传统技法与现实写生于一体,是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的典范。代表作品有《红岩》、《莫愁湖》、《井冈大瀑布》、《延安颂》、《常熟田》、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五六十年代新国画的一些面貌。他的画以古拙、稳健、沉着、浑厚为突出特色。钱松岩独特画风和杰出创作才能以及诗书画全面修养对中国画创作题材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沈周是明代中叶"吴门派"绘画的先驱人物,沈周的父祖辈及其老师杜琼、刘珏等多善画,画风近元画,因此,历来的评论家论及沈周的绘画,主要关注他对元代绘画风格的继承,沈周的早期画作,确实属元画王蒙一路.但是,单单看到元代画风对沈周的影响是并不全面的,沈周中年以后的画风受宋画和当代绘画主要是"浙派"影响很大,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沈周的弟子文征明曾对沈周中年画风的变化作过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