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从历史的角度将艺术分为三类,认为经得起时间与历史考验的经久不衰的艺术即可称为"典型"。由此我们可以探寻文艺作品的艺术性与通俗性的关系问题,进而分析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典型是怎样继承与发展的,包括丹纳在艺术批评问题上的"循环论"及其影响因素:时代、种族、环境。另外,我们可以追溯古典主义者所共同信仰的"绝对标准说"与丹纳"循环论"的异曲同工之处,在此基础上,理解丹纳如何将典型与时间的问题提升到了人文关怀和历史哲学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因素理论。西方后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出现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伟大革新。后印象派的出现,与当时西方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结合"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理论尝试进行后印象派绘画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是伊波利特·丹纳身上的美学标签,也是其美学受到褒贬的主要依据。着眼于丹纳思想的整体历程,挖掘并比对包括正式出版物和私人信件在内的文献证据,或可探知丹纳决定论的真正起源。丹纳吸收了斯宾诺莎的绝对因果论和唯物论以及黑格尔的作为有机总体的历史哲学,并在将两者融入科学实证主义时作了修正,形成其决定论的底色。决定论后来成为丹纳攻击法国美学古典主义传统的称手武器。《艺术哲学》是现代史学思想的一次美学演练,它取消了"美"的问题在美学上的优先性,尝试对艺术作品进行成因解释,并以大量事实作为示例。该书第五编对调和美学原则与道德原则作出尝试,暴露了决定论先天固有的内在张力,亦现出"新美学"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了艺术的产生取决于三大要素——种族、时代和环境。黑土绘画艺术比南方绘画的发展较晚,又具有其特殊性。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和黑土文化独特的地域优势,绘画艺术受多重因素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黑土文化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厚重性和边缘性,这也影响着艺术家在绘画艺术上的发展。文章主要对黑土文化视域下的绘画艺术进行分析,同时,这也是艺术家对黑土文化视域下绘画艺术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民国时期的"海上派"画家冯超然,探寻了民国时期的艺术环境,以及当时的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生活环境和这种环境下如何造就了冯超然老先生。在清末民初那个特殊时期,中国艺术涌动,中国艺术界群星璀璨,高手众多,他们都有不同的派别,但大致也就是"京派""海派""岭南画派"。而"海派"在中国影响较大,绘画作品也在当时非常畅销,绘画风格在当时成为艺术界的一种时尚。冯超然老先生就是"海派"大师之一,在当时被称为"三吴一冯",继承了文人绘画传统,又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市民阶层的审美要求,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和继承有着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黄杨木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广受艺术家们的青睐,经常以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海派黄杨木雕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上海徐汇区初步形成,经过了众多优秀艺术家们的发展、发扬,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黄杨木雕刻艺术风格,有着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然而,如今海派黄杨木雕的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黄杨木雕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另辟蹊径了。  相似文献   

7.
在美术史研究的方法中有许多很有影响的方法,这其中法国史学家、批评家丹纳提出的文艺社会学方法对美术史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在文艺社会学方法中,丹纳提出了著名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动因公式,这个公式很好地阐述了中西美术史上一些风格流派的形成原因。文章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南宋山水画的演变原因,来进一步解释这种研究方法对美术史的影响,并获得对南宋山水画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8.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画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艺术也不断发展,这使得"留白"不再仅存于中国画之中。众多的中国艺术家为寻求中西融合,极力将"留白"运用于油画。通过分析"留白"的传统美学意蕴,阐述了"留白"在中国油画中出现的成因,探讨了"留白"在中国油画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一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多元的"海派文化"与多姿多彩的生活,激发了艺术家无限的创作灵感。青年画家传承弘扬了前辈艺术家求真求美的精神品格,从现代视角切入都市母题,在写实油画创作之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创作出一幅幅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作品。本文聚焦上海青年画家创作的现代都市题材写实油画,力图对创作的思维方式、创作理念、表现手法作梳理研究,从而为相关的绘画创作探索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学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冯炜 《美与时代》2007,(2):23-26
场域理论认为艺术生产上具有一种双重结构的分立,这是由艺术场的自主化带来的.伴随着双重结构分立的是对艺术家"神崇化"的构建,这使得一系列以艺术为幻象组织到一起的行动者共同参与了对艺术家的神圣崇拜,可以说,以艺术家之名产生的文化炼金术是由所有的行动者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艺术所能引起的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思考往往是成就那个时代的思想核心,而"平面性"的艺术表达语言在现代艺术作品的表现中则更加隐晦,于艺术家抑或观赏者而言其凝练概括的特点都给予了现代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循迹现代艺术作品中"平面性"的表现,透过视觉形象试析"平面性"在现代艺术作品中怎样默契联系艺术家与观者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传媒技术的高度发达下,在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也是不甘平庸,他们大喊口号跟上时代步伐。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很少有人去静心地解读一些专业理论的文章,导致对很多艺术观念的误解,并且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观念,造成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甚至一夜成名的想法。很多艺术家打着"当代艺术"旗号,创作出一些让人费解的,懵懂的作品。而一幅真正的好作品它是不需要任何注释的。  相似文献   

13.
正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安迪沃霍尔作为在机器复制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运用丝网版画制作作品的波普艺术家,开创了版画艺术走进现代艺术领域的先河。在中国,运用版画语言去创作的当代艺术家进入公众领域的包括,徐冰在版画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中运用了雕版印刷的方式制作的大型装置"天书"  相似文献   

14.
钱庆 《美与时代》2013,(2):103-105
海派文化由来已久,充满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商业色彩,是中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月份牌年画作为海派文化的一种绘画形式,记录了我们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生动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背景,阐述了当时的文化内涵。"月份牌"是民国海派文化的历史见证,是散发着浓郁海派文化气息的老上海年画,它将西方设计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相  相似文献   

15.
近期我国出版了几本以“艺术哲学”命名的书,有翻译外国的,也有我国学者撰写的,对艺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都有所说明,但对艺术哲学与美学的关系则没有说,或说得不够清楚,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法国文艺家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对艺术的本质及其产生,艺术作品的分类及其关系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证,而对艺术  相似文献   

16.
张大壮是现代"海派"重要的花鸟画家之一,其鳞介题材花鸟画在表现内容与形式语言上较传统而言都得到了创新,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通过从新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张大壮的艺术观念与个性特征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全面探究张大壮鳞介题材花鸟画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艺术哲学》是丹纳的重要文艺理论著作,主要分析比较了古希腊、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荷兰17世纪以及法国16世纪的一些艺术作品,并提出了对文学艺术有影响力的三因素——种族、环境以及所处的年代。  相似文献   

18.
对于有着古老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纤维艺术家对于传统的继承和融入现代社会后的创新意识就都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艺术家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收国外纤维艺术的精华思想,建立新的艺术理念,在基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把握时代主旋律。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中国纤维艺术家区别于国外艺术家的重要特征。不管是具有传统特征的古老壁挂艺术,还是具有现代气息的立体化软雕塑艺术,无论是从装饰环境还是为了纯艺术的追求,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必将现代纤维艺术推向更加多元化的新境。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态是艺术家关于美的本质观念的外在显现,而对于美的本质探讨则是整个艺术理论大厦的基石,它体现着人类对最高审美理想的不懈追求。中西方艺术形态风格迥异,究其根源可分别追溯至柏拉图的"理念说"和老子的"道"。"理念说"影响了西方世界的文艺观,神秘色彩、内省意识、崇高追求等审美因素在西方社会一直延续至今。"道"则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的至高追求,庄子、陶渊明、刘勰乃至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无不彰显出道家有无相生、致虚守静、羽化登仙的审美理想。以上两种美的本质论对整个中西方审美艺术活动的影响贯穿始末。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的美学探讨──“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罗筠筠由中华全国美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分部中文系共同举办的“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研讨会5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一、在商品大潮下专家们的思考在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美学家汝信研究员就在当今这个大变动的时代,艺术应该向何处去这个目前美学和艺术工作者颇为关心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它指出,“时代提供了新的题材,新的激情,新的精神动力,但是能否产生伟大的艺术,还取决于是否有一批真正献身于艺术的有才华的艺术家”,“美学研究和艺术评论应该起积极推动作用,使真正的艺术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而不要帮倒忙”。他还就当前艺术家纷纷下海的状况谈了看法,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质疑:“我们国家这些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但这些年人的文化素质、文艺修养提高了多少呢?审美的能力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目前城市青年、尤其是中学生中间对那些港台歌星的狂热说明了什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做得怎么样?”周来祥认为,目前美学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发展,落后于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落后于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需要,所以美学脱离了艺术。要促进美学与艺术的结合,应注意三点;一是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