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相关的资料显示,我国的传统绘画在世界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影响。将中国的传统绘画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对我国的陶瓷工业美术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能够促使中国的传统绘画在陶瓷工业上得到展现。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传统绘画在陶瓷工业美术上的体现,同时阐述了陶瓷工艺美术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上的影响,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自传教士利玛窦向中国画界引进西画以来,以东西方美术交融为特征的新美术运动,结束了千年来文人画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西画东渐到中西交融,使美术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更加密切。从二高一陈到刘海粟、林风眠赴海外学习,中国传统美术逐步西化的倾向在近现代愈来愈严重。中西绘画正经历一个交流、融合与碰撞的过程。我们要学会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学习西方绘画,继承民族文化,批判地吸收西方绘画精髓。  相似文献   

3.
汉代画像砖石是中国宝贵的古代美术遗产,有极重要的研究价值。常任侠汉代画像砖石研究成果显著。他从画像砖石的社会文化背景、分布区域与时代以及画像砖石所表现的社会景象和艺术表现手法四个维度来建构其研究图景。他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画像砖石进行实地考察,在把古文献资料作为研究画像砖石重要材料的同时,还利用考古最新发现的地下遗物进行"文""物"互证。常任侠的画像砖石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史学家对史料的认识,丰富了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汉代绘画和雕刻艺术、了解汉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奠定了重要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4.
周跃西 《美与时代》2003,(12):42-44
西汉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社会奢华和厚葬风的盛行,极大地刺激了美术和美术市场,从而吸引了大批的美术从业者;汉代美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随着市场的扩大和需求量的剧增,创意、表现形式和技巧等也随着竞争而加强了,导致了汉代美术的繁荣,使其无论在传统美术方面,还是传统审美观等方面,都成为历史上重要的奠基时期。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术学科体系内重要的一支,美术史论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它在理论意义上,一直指导着美术创作的实践与应用。美术史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史,而另一方面是论。它是对美术史、美术规律进行的学术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明确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更加具有当下意义、应用价值的美术史论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绘画史学发展到20世纪后,因"西学东渐"和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思潮,逐步受到西方艺术史思想和方法的影响。中国美术史学开始形成现代形态,中国美术史的研究逐渐具有"国际眼光"。滕固将"艺术风格学"引入中国。方闻针对中国绘画和书法的特殊性,在风格理论基础上,创新提出"视觉形式结构分析"法。而与"艺术风格学"对立的"图像学"方法被巫鸿应用于中国美术史研究。从以上诸人的研究可以一窥20世纪至今,西方艺术史观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王朝,也是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人们在心理上很难接受汉族沦落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因此,民族压迫与民族反抗充斥着整个社会,元代文人画家身处乱世之中,身份低微,借绘画来宣泄他们悲愤和不满的情绪,表达主观意趣,把幻想中不合实际的要求体现在绘画创作中,并达到自我反思的效果。元代文人画家们在绘画领域反俗尚雅,发挥个性自由与想象,改变了传统的作风,把民族审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元代美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并对整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宜兰 《宗教学研究》2006,1(3):177-181
洛阳汉代墓室壁画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是迄今发现的能够代表汉代绘画发展水平的杰作,其古拙的艺术风格和娴熟的绘画技法,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过积极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探讨洛阳汉墓壁画中表现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儒道思想观念。在那些形象生动、奇形怪状的绘画艺术背后,蕴藏了汉代先民对天地自然,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表达了他们对生命世界的永恒追求,展现了中国神秘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9.
红色主题的美术作品是我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艺术家美术创作的重点和主要选题来源,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围绕红色题材美术创作,以当前时代为立足点来进行讨论,首先对红色题材美术创作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之后提出了此题材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要点和难点,同时就红色主题美术创作的当代价值和艺术创新进行探讨,以期能够给相关的艺术创作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滕固是我国一位很有成就的美术理论家,也是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最早的专业史学家,终其一生投入在美术史的研究与考古工作中。他是将西方风格学史研究法引入中国的绘画史研究的第一人,利用德语国家的现代艺术哲学、史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绘画史进行探究,重视对作品风格的分析。他改变了传统画史的叙述风格与组织结构,对现代画史的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建立现代化的中国绘画史研究体系的过程中,滕固史学的探究深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西方现代美术史的研究方法,他仅只是介绍,缺乏自己的理解。按他的学识与见解,他有能力成为中国绘画史学科的建设者和领军者,但受时代背景的约束,没能从观念上突破,进行系统的学科建设。滕固史学即使有着许多局限性,但对于现今乃至以后的中国画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版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绘画形式,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教学中增加版画教学可以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绘画形式得到传承,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古典艺术的魅力。文章将具体分析如何在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中融入版画教育,探究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和作用,希望能给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发展提供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2.
巫鸿先生在中国佛教美术史学科中有独特的地位和贡献,先生提出的"原境""空间""建筑与图像程序""原创性石窟""绘画语言""超细读""礼仪中的美术"等研究的理论、概念和方法论,在佛教美术史研究中开时代新风,先生用这些理论、概念和方法论对具体佛教美术史案例的研究成果,属同类研究的范本,在方法论上有学术指导和引领意义。先生对佛教美术史一系列尝试性的研究,涉及的时代广、方向宽、问题杂、属性丰富,观察问题角度之犀利,解决问题手段之独特,得出结论之新颖,可以称之为"游戏神通"式的思考与写作,为佛教美术史的研究树立一个个标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在美术绘画形式多种多样的今天,有着多元化的美术文化的发展背景,不同的美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达目的和内涵。油画作为一门由国外引进中国的艺术绘画形式,在我国不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绘画艺术与外国的油画艺术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展现出绘画特色,体现出绘画风格。目前油画艺术已经在我国有了很好的发展,随着我国的多元化美术文化发展背景的形成,美术艺术形式也逐渐发生着变化,美术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美术艺术的创作思路和艺术灵感等绘画艺术的内容都在不断发生着各种变化,这种多元化艺术美术绘画背景给高校的油画艺术创作教学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如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结合时代发展的特色发展油画教育,成为了目前我国油画教育领域重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进而为我国不断培养更多的油画人才。下面结合多元美术文化发展背景的特点对高校油画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思路展开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构图,绘画的要素完美地呈现在画面上,相当于是作家在绘画时的表达形式,是绘画的灵魂,也是作家美术创作的基本要素,指导艺术实践,将创作中的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有情趣的画面。全文对美术创作的构图美和作用做了阐述和描绘。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诸多思想家、艺术家或美学研究者,都曾经对美术进行过不同的理论解释和实践探索。而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角度或方法也层见叠出,发挥了不同的作用,美术地理学方法即为其中一种。现以艺术社会学方法为主要工具,对五代十国时期美术地理学研究出现的原因与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董梅 《管子学刊》2014,(2):82-85
风俗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分支,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以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习俗为原型,生动再现了人类发展史上不同阶段不同民族、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百态;以通俗易懂的艺术表现语言,记载着人们商业观念的改变,物质生活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改变。通过对风俗画的定义、题材的切入,依据相关文献、史料和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从图像学、美术史承继、艺术史料考证和风俗等研究角度,对尘封已久的传统风俗画进行文化解读,着力探究风俗画图像所对应的多种历史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7.
汉代是一个我国文化辉煌的时代。汉代的绘画艺术是继承和发展汉以前的艺术传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汉画作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承上启下,是我国本土艺术形式的源头。立足根本,探寻本源,是我们当代寻求文化自信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处于我国西南边境,它是一个多少数民族的边疆省份,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不均衡,坝区和山区、内地和边境差距相当大,甚至有人把云南比喻成"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它的民间美术往往带有"历史化石"的性质,因而它在民族艺术发展上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云南民族美术史对于促进我国民族艺术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也有利于剖析云南民族美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被近人称之为"画史之祖",其在美术史论方面的卓越贡献在我国艺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张彦远充分认识到了绘画在社会发展及其在人的精神领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是对新时代的绘画教化功能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协西安学术研究中心、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向老子致敬——中国首届道教美术史研讨会",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