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晶 《美与时代》2006,(9):62-64
水彩画创作的推陈出新,应该从挖掘水彩画传统软性用笔的表现潜能着手。在这个基础上探索和掌握现代水彩画创作的反传统的硬性用笔,以及其他特殊的用笔技法,这样才能创作出个性化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
刘航 《美与时代》2023,(4):36-38
西方绘画领域非常重视光影的运用,借助光影打造的艺术感是艺术家创作中所极力追求的。随着时间的流转,曾经在西方绘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光影,走入中国绘画领域,并经过多年探索尝试,如今日渐成熟,已成为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水彩画中运用光影,能够为画作加上一层明暗交织的光,丰富水彩画的艺术表达,使水彩画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光影的融入加强了画面纵深与明暗对比,使画作更显立体,艺术水平上升到更高层次。阐述水彩画创作中光影的运用,分析光影之于水彩画画面效果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光影,使其成为水彩艺术的一种语言,助力现代水彩画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不断增强,黑龙江水彩画已成为中国水彩画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来,黑龙江水彩艺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经过几代黑龙江水彩画家的努力,黑龙江水彩画已经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并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模。黑龙江水彩画立足于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表现风格、绘画技法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和地域性的代表。黑龙江水彩在保持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强调了水彩画的绘画性和表现性,具有极强的笔墨韵味。黑龙江水彩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国文艺理论中去学习和理解我国本民族内在的本质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将中西方水彩画的思想理念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极大的包容性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绘画方式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水彩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彩画创作紧跟改革开放步伐,有了重大突破,水彩画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水彩画创作,使水彩画创作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以水彩画多元化的形式语言为切入点,分析当代水彩画多元化的表现技法,探讨当代水彩画多元化的具体表现,以期促进我国水彩画创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彩画是一种古老又独特的绘画形式,基底材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作品的质感、效果和表现力。回顾水彩画的发展历史,了解其在艺术界中的演变历程,深入研究基底材料的含义,并探讨它与水彩画的完美融合。而后,进一步探讨基底材料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实际应用,包括不同材质的基底如何影响画面表现,关注基底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多重角色。其表现不仅仅局限于画面上的纹理和质感,更包含了情感和观点的传递。通过对水彩画中基底材料的深入研究,希望为艺术家提供更多创作灵感,同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水彩画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6.
水彩画的创作与表现,不仅是通过各类技法对事物进行客观描绘,在创作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融入情感与思想,将自身的情感思想与作品进行融合,赋予作品独有的审美精神与艺术内涵,可以说艺术创作与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水彩画而言,应突破技法上的束缚,追求意境意象,强调色彩对人文精神的表现,使其表现手法更加接近精神层面。由刻意寻求写实转变为追求情感精神方面的表现,侧重于作品所要传达的精神力量,探索水彩画的鲜活与魅力,以更为直接的方式表现意象精神,让创作者充分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也是近年来不断探索和思考的方向,也是研究水彩画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水彩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当代水彩画创作由单一的表现方式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诸多水彩画家对水彩画艺术的认知和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水彩画创作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水彩画创作理念,在水彩画创作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水彩画在新时代焕发新面貌。意象化表达是当代水彩画创作的发展趋势,其既是偶然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对我国当代水彩画创作意象化表达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形式展开探索,以助力当代水彩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一 《美与时代》2023,(6):30-32
水彩画是传统与当代并存的独特艺术门类,技法、材料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元的水彩画艺术表现形式。水彩画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各种技法已然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结合,蜕变成为艺术家们表达内心情感与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在众多水彩画技法中,留白是最重要且常用的技法之一。通过对留白技法的操作理论、具体实践、艺术风格进行研究,试分析留白法这种独特的技法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并寻找水彩画艺术家在留白法创作应用中有突破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中国画有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新材料的特性是画家在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不容忽视的,为了使作品达到更加生动的效果,在创作中画家会选择新材料,再配合相应的特殊技法,与主题和内容巧妙地融合成一体。运用个案研究法,以作品《轮回》为例,结合创作实践,来研究中国画中新材料和特殊技法的运用。在学习领会传统技法的同时,大胆创新,努力寻找新的绘画语言来表现不同的时代精神,满足当下新的审美需求。研究中国画的新材料和特殊技法的运用,能提升画家对绘画作品的认识,为当代中国画的革新提供一种走向新绘画形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水彩画是艺术领域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具有自己的艺术语言。通过水彩画语言的分析,并探索其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实现水彩画创作质量的提升,也能够彰显水彩画艺术张力。文章就水彩画语言及其艺术表现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水彩画的创作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陈逸飞,一位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在其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上非常广泛,而且在使用油画技法的表现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在其绘画作品中利用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陈逸飞式绘画风格,根据这一表现特点对陈逸飞油画中对服饰语言应用的技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从而为以后艺术家在服饰语言应用技法方面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融合,水彩画在今天的中国以蓬勃旺盛之势发展壮大。高水平、高质量的水彩画艺术家日益增长。回顾水彩画的诞生,研究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水彩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但两者却也有着相似之处,比如水媒介。对于水性的把握与掌控是两者需要熟悉的技能之一。虽然一个尚写实,一个尚意境,但在用墨技法上,水墨画的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对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水彩画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借鉴与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用水技法以及这种新的绘画语言对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玮 《美与时代》2023,(4):33-35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人们迎来了图像时代。由于绘画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当代水彩画的创作要积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激发出水彩画的鲜活生命力。同时,要以图像为出发点,获取更多的创作素材,不断引发关注和重视,从而拓展水彩画艺术的进步空间。基于此,通过阐述当代水彩画的精神内涵、语言特征、创作优势以及其在当代水彩画创作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图像对当代水彩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光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在绘画中巧妙运用光线可以赋予绘画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光对主体的突出、光对物象的改变以及光对气氛的营造,可在中西名画的赏析中感受光带来的艺术魅力。中国早期水彩画并不十分注重光线的表现,现如今画家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水彩画中光线所呈现出来的通透灵动的艺术效果,在其他的画种中是难以体现的,因此,光线成为水彩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当前,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画面的不同需求,画家主要是通过技法与色彩来表现不同的光线,使水彩画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水彩画中光线与色彩是构成一幅好画的重要元素,通过对光线与色彩的表现,产生水彩画独特的趣味与意境,表现画面的气氛,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文章主要探讨水彩画创作中常用的光线技法与色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水彩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绘画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水彩画的技巧综合了多个画种的精华扬长避短极大地体现了水彩的特点与优势。水彩画技巧多是以水和颜料为媒介,包含各种基本构成元素和衍生的构图原理,对光影有特殊的表达方式,是通过水与色的变化来描绘景物。文章从现代水彩特征、光影运用、干湿画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彩画的绘画技巧。  相似文献   

16.
滕龙  刘虎 《美与时代》2014,(2):123-123
材料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材料语言和水彩的本体语言在水彩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在当代艺术和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水彩艺术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景象,材料学家合成水彩材料的方法已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水彩颜料,随着艺术家们对多功能材料和技法的渴望,丙烯颜料应运而生。他们汲取传统水彩材料之长,补其短,丙烯颜料被大量地运用到水彩艺术创作之中,并与多种综合媒介相结合,这不仅拓宽了水彩画创作的思路,而且能运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绘画创作,促进丙烯颜料创作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到今天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水彩画作为一类画种从西方传入中国,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绘画中一类独具特色的品种,散发着属于自身独特的魅力。近年来社会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也趋于成熟,种类变得纷繁复杂。水彩画中承载着许多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属于自身的艺术语言特性,包括色彩、线条和构图。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彩画创作的三种艺术语言,即:线条、构图和色彩,随后从题材、创作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思维等方面详细描述了水彩画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结尾处展望了一下水彩画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础造型是重要的绘画基本功,是保证绘画作品画面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控制好基础造型,才能切实提升绘画水平,尤其是在具象水彩画创作中更应该用好造型基础,这是对绘画创作的坚守,也是对画家自身的艺术感觉的认同和肯定。中国水彩画应该在融入中国元素的同时处理好基础造型,才能走出瓶颈,使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水彩画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细细品味湖南工笔画大家朱训德的艺术创作,其实也是追寻湖南省工笔画繁荣的历程。朱训德先生的绘画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明朗轻快富有装饰性的绘画阶段、沉着厚重的重彩发展阶段和笔墨与西画技法融合实践阶段。其作品中的绘画语言包含了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在湖湘文化语言中,研究朱训德先生的工笔画艺术,从而正确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和迥然不同的外来文化,对后人开展湖湘文化研究及绘画创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乡土创作即以农民、乡土生活、乡土风情为题材,通过描绘农民兄弟、乡野田间,透露艺术家的真实情感。当今水彩画乡土创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我们既要对水彩画语言和技法继续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又要紧跟时代潮流,使水彩画反映出当代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