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罗马教皇为了显示自己拥有统治全教会的权力,除了用三级冠、教皇宝座等把自己赫赫威严地装璜起来之外,还要为自己另取个名号。如现在的教皇,本来的名字叫若翰·保第斯大·蒙蒂尼,但他却要改名,叫做什么“保禄”六世,企图用这个名号使人对他起敬起畏。 相似文献
2.
3.
一关于培根 ,在我国学界比较重视马克思关于“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的论述 (《马恩全集》第 2卷 ,第 1 6 3页 ) ,如同我国普通人更注意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那样 ,而对于马克思的另一个关于培根思想的看法 :“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 ,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 (同上 ) ,则重视得不够 ,这从已出的论文、著述中可见一斑。尤其令人感到不解的是 ,学界特别是在中国思想史界及某些搞中西比较的同志那里 ,连篇累牍地发表论文 ,以半考据、半比较的方式 ,证明或解说培根的“知识就是… 相似文献
4.
5.
《哲学研究》2019,(5)
王弼本《老子》第十四、二十一章的"惚""恍",是老子用以描述道的关键词,但是在各种《老子》中,这两个字的字形与解释都有较大差异。比如根据《老子》上下文语境作出的义理诠解,恍、惚二字为反义词,而按考据学方法则将其解为近义词,这两种解释路向之间的矛盾使得重新审视"恍惚"的释读和诠释成为必要。值得重视的是,帛书《老子》中的奇异字形为重新考察提供了新的契机。"恍惚"一词可能源于帛书甲本,但它在古音、字义上都与简帛本所提示的信息不符。帛书乙本在帛书甲本基础上释读出"沕"字,进一步又可读出"汒",这为判断上述分歧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思路。因为从训诂学上说,"沕"训深微貌,"汒"训深广貌,两字意义相反。哲学上解读为:"沕"喻道之本体的深微,"汒"喻道之显用的深广;"沕汒"深刻展现了老子论道的思维结构和特色,即以水喻道,以小大之辨为中介,引导修道者反思和超越二元对待的形名结构,由观物而体悟体用一如、显微无间的不二之道。 相似文献
6.
在汉代画像石中不乏胡汉交战题材的内容,此类战争场面多以山或桥为画面背景,其中一些山的造型可能会因工匠流派的独特艺术风尚而运用夸张或简化手法,形成较为独特的象征性符号。在汉代人的观念中认为山与胡人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以山为背景的画像石更多的反映出胡汉不同的生活环境,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7.
谈及雅克·路易·达维特,人们往往想到如《荷加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等表达其革命理想的知名作品。但在这之前,达维特创作的《乞讨的贝里塞赫》也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与寓意的作品。从图像学相关理论出发,运用图像学知识分析、阐释达维特作品《乞讨的贝里塞赫》,通过分析、解释作品的内涵及象征意义,以期为绘画作品的研究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释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之于《论语·泰伯》篇。以前,人们对孔子这句名言的句读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对它的解释则往往取朱熹的说法:“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论语集注》),歧见不大也不多。然而按照这一解释,只让民众顺从理之当然所呈现出来的样子,而不让民众了解此理之所以然的缘由,则孔子似乎有“愚民”之嫌。降至近代,西学东传,民智渐开,康有为觉得孔子此语的传统解释与西学新潮不合,有损圣人形象,乃截断众流,独出心裁,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句读给予了与传统截然不同的释读:… 相似文献
9.
11.
“水月观音”在中国观音信仰中有着独特的文化与审美意蕴。探究“水月观音”图像的发展,能够以小见大窥视佛教中国化的内在机制。中华传统的儒道文化与美学旨趣作为一种“前在视阈”,在文化交往中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观音信仰中国化是“汉化”与“化汉”的并存,体现着“相异而受”文化交往特征。“水月观音”图像是“三教合流”的文化载体,有着鲜明的民族性、融合性、创造性与审美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史》2016,(2)
"恒先"并非一个独立的哲学概念,在"恒先无有"这一命题中,"恒"才是表示永恒、恒常、惟一、绝对等终极意义的最高哲学概念,相当于《老子》中的"道"、《周易》中的"太极"、《太一生水》中的"太一"。而"先"只是一个表示"之先"、"之前"的词汇,"恒先"就是"恒"之"先"。"恒先无有"命题的思想内涵是:"恒"是最高的、最初的存在,在"恒"之"先"什么都没有,"无有"就是"恒"的本质特性、本质规定。"恒先无有"就是通过对"有"的否定来突出"恒"的本质特性是"无",以此来确立"恒"作为哲学最高概念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通常都是用这种"寻找最先"的方式来解释万物生成的终极根源的,这个终极根源被确认的标志就是在它之"先"是"无"或"无有"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宇宙生成论确认了在其提出的核心范畴之"先"是"无"或"无有"的状态,就意味着确立了该范畴作为终极性的最高存在的地位,就成功地完成了对它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正>培根的绘画以符号触及人性,这些具有符号性特征的作品反映着那个时代,在20世纪人物画艺术的发展中有其特殊意义。文章通过解读培根的作品《绘画,1946》,发现在这里,培根使用符号的本质在于把握与思考人类从蒙昧奔向文明之后人类生存困境这一主题。培根深入发掘了艺术的创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世纪经历了视觉化图像对世界的把握,图像学作为学科得以建立,具有时间性的动态图像也得以生成与发展。而进入21世纪"图像时代"开始正视"图像转折"。西方现代图像的生成,有其遥远的历史根源与延续至今的逻辑。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视觉的高贵、"看的图式"与对模仿现实的强调,促成了西方图像用视觉追求真实的内在冲动,压抑了创作的手的痕迹,其结果便是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再现体系的理论化与现当代的图像视觉化。而在20世纪,对图像的反思及新艺术形式、新技术的变革,也让"图像时代"内在孕育新的、富有创造性的造型图式。图像的构成与阐释逻辑一直并行不悖,二者之间的差异与张力,真正绘制了西方图像学如今的问题域与视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梅洛-庞蒂的“身体”图像作为基点,着重论述身体与身体、身体与世界的现象学图像。强调出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思路比以往哲学家们的精神探索更为本源,在身体的路上思考哲学比在精神的路上思考哲学更为深奥和本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