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画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作品中蕴含着画家的创作灵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部分画家在创作国画作品时会采用书法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以给观众传达出一种或自然、或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这些国画作品都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装饰价值。以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意义为主要内容,对国画及国画创作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制作与表现技法对国画创作的重要性,并对制作与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推动国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就要研究国画创作艺术精神的特殊性,在深层次意义上加强画家国画创作素养的培育。文章在深度分析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与艺术性格在艺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性基础上,在涵养创作心态、提高创作精神性、锤炼画外功夫几个方面,探讨庄子哲学"本真人"理论对于提升国画创作素养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中国画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国画艺术的创作,进一步将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特征都进行了传承和弘扬,促进我国国画积极发展。画家在进行国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的制作和表现的技法对画面进行构图和塑造,这就体现出了制作和表现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关键性作用。基于以上背景,首先介绍了相关的概念,为文章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然后阐述了技法在国画创作中的实际应用,最后说明了技法的运用对国画创作的重要意义,体现出了技法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是的重要性,为画家进行国画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画自古以来就是以写意花鸟为主要创作元素。写意花鸟的笔墨情趣也是国画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了解写意花鸟的起源、发展,了解国画创作的渊源。通过对国画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对写意花鸟的笔墨特点、关系和情趣进行分析和概括。最后,文章将总结我国写意花鸟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国画的爱好者、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希望文章的内容可以带给他们一定的启发,帮助其国画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国画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国画创作就是在不断的传承传统文明和创新创作两者之间的更替过程。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国画的创作方式及方法正从传统的创作理念中逐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而进步,而在画作的创作过程中,除了色调、笔墨技法等方式的运用外,文学修养作为提高国画的整体艺术底蕴,则越来越成为诸多画家所推崇的,其最终使得画作能够提高质量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审美意识和个人修养也得以提升。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已无法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笔花鸟画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为当代画家带来了挑战,画家需要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人的思想意识进行创新。平面构成理念的介入使当代一些工笔花鸟画家有了新的灵感,他们将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元素以及对比构成、重复构成、分割构成、密集构成等形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拓展了创作空间。画家在抒发自己感性情感的同时运用平面构成的理性方法创新工笔花鸟画作品形式,创作出既有传统工笔花鸟画韵味又有时代感且能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的高水准的工笔花鸟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国画的意境,其实就是画家描绘景物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国画中的诗性意境,往往能够让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国画是否具有诗性意境,同样成为了决定国画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对此,国画中的意境成为了国画创作汇总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山水画的创作,更追求诗性意境的构建。意境是国画的灵魂,意境的构建是所有国画画家共同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笔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巧妙地运用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可以创作出优秀的国画艺术作品,可以将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管是对于中国笔墨文化的良好发展来说,还是对于中国国画艺术创作的长远发展而言,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对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含义以及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审美价值以及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中的精神体现进行了相关阐述,并对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9.
龙江地域黑土文化是当代诸多艺术创作的优秀题材。龙江山水画家更是围绕龙江地域物象创作出众多国画艺术作品。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龙江地域黑土文化给予国画艺术提供了区域特征、民俗传统、价值审美等创作语言,为黑龙江美术乃至中国美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艺术画家遵循从物象到精神追求的努力,形成既有着民族审美趣味又体现龙江地域核心文化相互融合文化表现形式,拓展了人们对黑土文化的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营造符合当代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当今的社会,很多的画家在国画创作之时并没有将传统的文化传承,而且也没有将国内外优秀的画作借鉴。尽管当代的画作依旧被称为国画,然而其内容却严重缺乏传统文化的意蕴,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文章就对国画创作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风格与文体语言发展的重要节点是在创作中色彩与水墨的应用,在色彩语言的使用中,国画主要是运用了自己独特的颜色体系,以墨水和五种基本颜色相组合,其中黑色墨水是主要颜色。中国画家对画的颜色运用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常用油墨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兼容性和对比度表现上。目前中国画的颜色构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对于国画色彩的研究重点放在情感因素上,艺术家画家不仅可以根据绘画内容和形状灵活地使用颜色,也可以通过大胆的着色与背景及油墨组合来创造新的艺术风格。目前我国绘画的颜色调配虽然也会借鉴西方的颜色标准,但在绘画教育中仍然要保持住中国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画艺术中,留白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画家利用留白使画面更加具有内涵和深度,能够引发欣赏者更多的思考,增强国画的艺术感染力。文章首先对留白进行了相关的概述,然后分析了留白在国画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最后说明了留白在中国画艺术中的作用,进一步为国画创作奠定更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国画创作中,通过简单线条的勾勒,笔墨元素体现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结合当前中国国画创作的现状,从国画中笔墨元素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笔墨文化所涉及到的基本内容,并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画创作中的用墨相关细节,希望对于今后的国画创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所藏的《中山出游图》是元代画家龚开的代表作品,此画是研究钟馗画发展脉络及认识作者的一幅不可或缺的作品。从该作品的创作母题入手,结合此画的创作背景、画卷题诗跋语以及龚氏生平传记,分析其托名于道教题材所传达出的钟馗出游以外的特殊用意以及龚开的审美意识,为元代初期遗民画家的研究提供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世纪50年代新国画运动的兴起,画家张晋走出画室,深入生活,立足苏州本土人文风貌,创作了《枇杷黄时》《银杏林》《太平枫叶满山红》等作品,其创作实现了从延续古典到表现自然的转变。这一转变也是张晋对于青绿山水画改造的回应与实践。基于此,以张晋早期苏州地区写生作品为例,分析其绘画技法和绘画风格,以期促进当代绘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潘天寿是我国20世纪最著名的花鸟画画家之一,他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着非常全面的发展,同时由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使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画家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大师。从潘天寿花鸟画理论的形成、特点进行分析,来研究潘天寿花鸟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我国国画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其创作并不是呆板毫无生气的,也不是将生活照搬,而是作者融入感情创作的。国画作品是表达作者感情的媒介,是不掺杂功利性的艺术形式。当我们欣赏一幅国画作品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最为直观的美,也有情景交融之美。国画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借物抒情,因此研究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国画的欣赏以及创作都非常重要。文章对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重要性、蕴含的情感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了解国画艺术情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张隽先,1939年5月出生,四川泸州人,系湖北省美术大师,中国国家书画院资深水墨画家,著名已故国画大师李可染的门生,原武汉市中国书画院总艺术师。自幼受艺术熏陶,从50年代起就跟随其父——知名山水画家张瑟哉先生学艺。一生潜深研究、创作中国水墨画,不少作品被国内外知名书刊收录和名家名店收藏。张隽先在不断进行艺术探索的同时,还带出了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画家和培养出了众多的青少年书画人才,受到当地政府及书画界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扬,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教育书画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美术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国画鉴赏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于学生加深传统文化认知,增强民族荣誉感,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培养学生创造力,推动国画的创新发展,继承优化的国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留下众多艺术瑰宝,其中,国画就是珍贵的瑰宝之一。国画流传至今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其中笔墨画是国画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代表元素,二者完美结合,相辅相成。国画创作中笔墨元素为何受到这么多文人墨客的喜爱,究竟应该如何用笔墨完美表达画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创作者应该如何提升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通过笔墨元素进行国画的创作,这需要创作者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