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亚乔 《美与时代》2013,(12):88-89
在此处印象主义绘画风格被归类于一种涂绘风格来阐述。追求对光和色的表现,着力呈现瞬间的整体视觉感受;注重在自然环境下物态的颜色,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后期注重主观意识的后印象主义,涂绘风格从印象派绘画风格到后印象派绘画风格的演变过程中依旧存在,并持续发展。题材的转变,强调形体的构成,寻求画面动能关系与精神层面的探索,运用强烈主观将视觉以外的精神层面表现出来的致力于自我的表现方式,这些客观因素在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转变过程中,不断增进绘画风格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华 《美与时代》2007,(1):48-50
梵·高是世界艺术史上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一生孤独、忧郁,不懂得爱自己,从未有过弗洛姆所定义的"真正的爱".虽通过绘画这种创造性行为与外界建立了一定联系,但终未能摆脱孤立状态,在极度孤独、悲观绝望中选择了自杀.梵·高的经历证实了弗洛姆的观点:一个人要具有爱的能力,就需培养独立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正>梵·高的绘画以情感的深刻性震撼人,他燃烧的激情透射的是时代的情感,又因这种情感的宗教性而迥异于同时代的画家。他不是以线条或造型模仿外物,而是赋予色彩以情感和意义,同时又极力在事物中寻找隐藏的诗意。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具有宗教意味的阅读和"用语言来画"的书信写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亚历克斯?卡茨绘画特点展开阐述。他的绘画风格受到了西方传统的绘画、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绘画潮流的影响,亚历克斯?卡茨绘画艺术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受到许多艺术潮流的影响,但是他对具象绘画依然保持着深深的情感。亚历克斯?卡茨的绘画不仅是受到艺术潮流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受到电影、戏曲、诗歌的影响。他的绘画里往往可以感受到时尚的气息,这是亚历克斯?卡茨对时代变化与大众审美的观察;在他的绘画中可以看到有许多较大的肖像画,这是借助了电影与摄影技术中对镜头特写处理的运用。亚历克斯?卡茨绘画风格与特点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4,(5):212-216
弗洛伊德(Lucian Freud)是当代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从绘画本质意义和价值上看,成功的艺术家在于绘画语言创造以及呈现的视觉美学。本文从绘画与美学、个性与风格、观察与发现、造型与表现四个方面来探讨弗洛伊德绘画语言的视觉美学,探讨这位具象写实绘画大师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4日晚,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梵·高的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以5500万美元落槌。画面上,紫色、橙色的罂粟狂野地绽放,还有几朵清新的雏菊,透出作者的潜意识——我将离开这个世界,带着隐藏在心里的所有爱恋。从27岁学画到37岁谢世,梵·高在短短的10年里画了两千多幅画,他死后,每一幅都是天价,生前,却连土豆都吃不起。要说怀才不遇,这世上,还有谁,比得上他?梵·高活着的时候永远"奇  相似文献   

7.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绘画的形式感渐渐成为艺术家展现个人绘画创作风格的一种重要的载体,而如何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独特形式感也成为当代绘画中一个相对有探讨性的问题。而随着当代艺术,如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的兴起,传统绘画便被逐渐边缘化。其中,综合绘画的出现使得架上绘画有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于是综合绘画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绘画概念。结合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对当代具象绘画的形式切入和材料表现进行阐述,分析当代具象绘画的构成与形式美、材质美,并展开个人的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8.
仕女画的概念在绘画史论中,最早出现在唐朝。仕女画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种,原指描绘上层宫廷女性生活的绘画,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对表现女性形象的绘画的代称。在中国美术史上,仕女画发端于战国,兴于唐宋,于明清之后衰落。日本浮世绘美人画繁荣于江户时代,其风格特点与我国唐代仕女画有着一定关联。文章将以唐代张萱、周昉为代表的仕女画风格与日本浮世绘美人画、明清时期的仕女画风格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鲁菲诺·塔马约(Rufino Tamayo, 1899—1991年),当代墨西哥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根植于墨西哥这片历史文化丰饶的土壤,又不断吸收现代艺术的形式与手法,最终形成具有本土化色彩又与时俱进的个人独特风格。塔马约独树一帜的风格丰富了现代绘画。直到现今,塔马约的艺术依然迸发着生命力,别具一格的用色是其绘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针对塔马约最具代表性的本土韵味的色彩、限制色彩种类的配色、并置的色彩、小面积的"提神"色块四个色彩特点进行研究,并用绘画相关理论知识对其案例作品中的色彩使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逸飞,一位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在其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上非常广泛,而且在使用油画技法的表现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在其绘画作品中利用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陈逸飞式绘画风格,根据这一表现特点对陈逸飞油画中对服饰语言应用的技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从而为以后艺术家在服饰语言应用技法方面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流派与思潮。一批青年画家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所呈现的种种绘画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绘画风格,可以说是印象派绘画的创举和对绘画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正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梵二会议讨论的有关问题中,伙伴关系(集体领导)把我们带入了第二个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核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这里主要指教宗首席与地方主教们的权威之间的关系。地方主教的权利并非来自梵蒂冈。但是,在讨论这一主题的时候,不得不同时讨论"溯源"一词。而且,讨论伙伴关系,会明确地提到梵二所讨论问题中的第三个问题,即教会的运作方式:专制模式,还是民主模式。伙伴关系在梵二会议上如同一支荧光棒,体现了这三个问  相似文献   

13.
正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其中儒家文化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一影响在佛教绘画艺术上也有所体现。如果将古印度佛教绘画与中国佛教绘画比较,就可以直观地发现两者之间在风格上的差异。笔者拟从古印度阿旃陀石窟壁画和敦煌壁画的风格对比角度出发,对此进行简要说明。一、古印度绘画"情""味"的美学范畴古印度佛教注重对于现世的出离解脱。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淡化了出离的色彩,更加强调出世间与世间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保罗·克利(Paul Klee)于1924年在德国耶拿展览馆的一个展览开幕式上的讲话,以他准备的一篇关于现代艺术的专题论文为基础.主要谈自然与绘画创作的关系,从自然世界里到绘画创作中再到欣赏作品,找出隐藏在自然中的法则去欣赏绘画作品和创作绘画作品,来回与反复再反复,涉及到线条、色调值和颜色的元素,通过视觉的平衡和用隐藏在自然之中的法则来绘画,艺术家通过创作再给出一个更深远的空间和一个新的视觉来审视物体的空间,最后直至绘画作品拥有自己的生命力为止.  相似文献   

15.
安德烈·德朗是20世纪初期的法国画家,与亨利·马蒂斯一起创立了野兽派,他一生风格多变,经历了野兽派到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转变。其中,野兽派时期,安德烈·德朗的艺术风格受到诸多流派与艺术家的影响,其绘画语言日渐成熟,在野兽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汪晗 《美与时代》2014,(4):119-119
水墨不仅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巧,且是一种东方思想,具有独特的文化美感形式与视觉表现张力。本文首先进行水墨的美学精神相关文献搜集、分析及整理,选定分析井上雄彦的作品,研究水墨的实与虚的表现方式。传统水墨画各项技法结合现代数字媒体,把水墨的特有效果融入视觉影像,对融合古典与科技且带有东方现代水墨风格的作品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杰出的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之一,马格利特擅于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哲学性思考赋予作品以新的意境和高度,同时在绘画风格上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创作风格方面,马格利特擅长通过置换组合来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悟,通过时空重构、图文背离以及设置悬念等形式使绘画作品传递出更为深远的意义,进一步拓展了绘画创作的思维及视觉空间,为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正当我们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我们所绘画的是什么,所表现的又是什么?这是在学习绘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学会表现自己"是许许多多的当代青年踏上艺术之旅的过程中都会听到的一句话,也因此,我们都致力于学习并创作出带有自己独特气息的作品。要如何学会表现自己的感情?如何择一切手段,表达视觉美感以及独特的情思,产生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风格,把自己的感情很好地传达给别人,打动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艺  相似文献   

19.
小说与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前者是文字的艺术,后者则是视觉、听觉的艺术。但是电影离不开文学这一源泉,好的小说多被改编为电影。电影面向的是社会大众这一群体,在艺术处理上需要符合大众审美;小说相对而言,针对的群体要小,以文字直击内心,直面现实,并不需要以大众审美为标准。对此,以《芳华》为例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0.
后工业时代绘画在西方艺术历史中转变与发展最为明显,这个时期所有的艺术家的创作都处在排斥学院派传统的对事物描摹的创作手法,而是转向描摹客观现实世界并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呈现出一种新的精神形态。这种全新的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形式,在色彩构成上不断挖掘,希望找到可以充分传递更具主观情感及思想的要素,这种探索的精神充分体现在艺术家们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及个人绘画技巧与风格上。1867年10月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并在西方绘画历史中有着很高地位的皮埃尔·博纳尔是法国著名的纳比派画家。处在那个时期的博纳尔在画面上运用梦幻的色彩,在西方美术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色彩魔术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