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彩是油画的核心语言,是油画画家传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之一。色彩自身没有过多的情感意义,由于人类自身的生活经历,赋予了色彩多样的情感含义。在油画作品中表现主义画家蒙克所展现的具有强烈主观性和抒情性的色彩是最不易被忽略的。在他的画笔下每种颜色都有其情感个性,这种个性是通过作者潜意识流露出来的。其中黑色是他最常表现的几种颜色之一,生活中的黑色虽然显得单调沉闷,但是在他的画面语言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2.
作为德国表现主义先驱者之一,蒙克不仅是位画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位哲学家,其著作《呐喊》所表现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文章将探索《呐喊》这一著作是如何实现蒙克与观赏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的。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早期表现主义艺术家埃贡·席勒通过其笔下的女性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生命本能的探查和对死亡的思考,他作品中的种种女性形象是其传达自身情感的符号。克里姆特作为埃贡·席勒的老师和挚友对其早期带有装饰性的表现主义绘画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埃贡·席勒的女性题材绘画与其老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创作的女性题材作品进行从绘画风格到精神意蕴的比较,试图找出他们作品之间的异同,从而探究二者女性题材绘画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人性的不同表达。  相似文献   

4.
艺术情感是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随着色彩、构图、机理、笔式、笔法自然流露出的心理情感,通过艺术情感在架上绘画内在动力的研究与对表现主义大师蒙克和存在主义大师贾柯梅蒂的学习,从而形成自我的创作理念。创作时随着自我的内心情绪的跌宕起伏将事物本身的周围环境,外在的形象,表面的色彩,存在的质感与其内在的DNA,有机转化成画面上的构图、形象、肌理、色彩、笔法,彻底改变其原有的生存状态,形成一种全新的反映自我内心情感世界的记录,借用纸面的这种载体建立一种属于个人的情感家园。在分析事物的储存状态时,尽最大的努力将其进行最深层次的剖析,留下事物的本质,同时水性特点中的不确定因素是一种侵略性的兴奋剂,总是产生意外的情绪,这种人来疯的情绪与事物本质相互冲击、交融、重叠、混合、舍弃、形成新的情感新的状态。每一次的记录都是与自我DNA完全符合的情感归宿,或许它是情感的结果,或许它是情感中的一个过程。同时借鉴了表现主义大师蒙克的绘画语言和存在主义大师贾柯梅蒂的作品与思想,传达真挚的艺术情感,不断从各方面探讨艺术情感在架上绘画的意义,从中弥补自己创作理念的不足与未知,不断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大胆流露内心的情绪,都是自我不断学习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提出:"被压抑了的潜意识和本能促进了艺术家进入思考和创作,成为艺术作品诞生的源泉。"文章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阐述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的被潜意识所主导的艺术思维,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当代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油画作品充斥着暴力、性冲动、恐怖与愤怒,以至于其作品长时间来成为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市场上争论不休的焦点。他在长达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坚持着自己的具象表现主义创作,始终尊崇对内心的最直接的、最纯粹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蒙克画作,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崩离析的艺术流派中,表现主义画派异彩纷呈众画作里的一束流光。这束流光耀眼刺目,白炽强烈的光里有死亡、恐惧、惊骇、鲜血、绝望、无助。画作是画家心之镜像,里面映照了艺术家成长的轨迹。画作主观色彩浓烈,个人意识醇厚。画家渲染的一总情味,不管有多么不堪,都是他内心赤诚和本真的投射,画里祭奠了生命旅途中的所有艰辛和不易。  相似文献   

7.
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理论",人的行为主要受到潜意识的支配。画家创作绘画作品的原动力也是一种情绪宣泄,表现主义的代表爱德华·蒙克一生的作品风格大都围绕死亡等主题,这与他幼年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绘画符号揭露画作的内涵,是画家的想法、理念、描绘手段、情感等融汇的产物。蒙克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具有隐喻性的符号,它们类似文学家笔下的语句功能以视觉化的图像方式呈现,在观者和作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溯源符号、解读符号、整理符号等三大方面阐释蒙克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的柯珂希卡是20世纪典型的表现主义画家,其早期绘画风格属于维也纳分离派。一战后,柯珂希卡的绘画开始走向表现主义。他以敏锐的感觉和强烈的色彩以及性与色情的象征和暗示吸引着世人的注意,作品具有鲜明的性格和精神特征,并建立了独特的个人表现主义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0.
崔白是北宋中期花鸟画风格得以转型的关键人物,他善于创造荒寒野逸的花鸟画境,他的作品贴近自然,呈现出自然与生命的关联性。从生命理趣的写照和自由之境的创造两个角度结合崔白的花鸟作品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出他蕴含在画境中的特殊意味,从而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生命情感。  相似文献   

11.
新表现主义作为欧洲20世纪后期表现主义的新变与再生长,演进到21世纪的今天展现着当今的艺术面貌。现今的中国艺术深受其影响,并持续蔓延,不断创作出卓有新意的具有本土意味与个人风格的新表现主义作品。近几年以来,申玲的油画作品急剧蜕变为既明朗又模糊的新表现主义的视界,展现了其艺术自觉且独具美学风范与自由格调的艺术视野和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2.
抽象表现主义又称抽象主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抽象派,是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从抽象、抽象艺术、抽象派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根据抽象派的分类,介绍了抽象派的代表人物,最后通过分析抽象派代表人物的典型作品,点出抽象派的创作理念及其被人推崇欣赏的原因,从而让人们了解抽象派的特点及其作品,感受到作者的大胆创新、不受拘束及抽象派作品表达的艺术情感。  相似文献   

1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表现主义思潮诞生了。那么,共享"表现主义"之名的绘画与美学究竟有哪些关联,他们的观点是否有相似之处,又为何在美学和绘画领域同时发生了变革?通过比较表现主义美学以及表现主义画家的观点,得出二者在"直觉""表现"和"情感"上有一致的看法,它们同时是表现主义美学及绘画的核心主张。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绘画艺术中,表现主义的体现和应用对于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表现主义者选择社会现实、人性、战争等主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表现主义在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应用和影响,为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从表现主义在形式、色彩、主题等方面的表现入手,探讨其在西方绘画艺术中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呐喊》,或翻译为《尖叫》,是挪威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于1893年所创作的作品,而这幅画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表现主义绘画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 1895年版的《呐喊》拍卖成交价约1.1亿美元,打破了当时的拍卖交易记录。正因如此,《呐喊》所涉及的一些故事、一个和死亡及痛苦纠缠一生的天才画家蒙克的故事,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具象表现主义以具象主体为绘画范畴,具象为载体,充分利用夸张和变形的方式和创作者的价值取向来传达事物,表达内心情感。文章主要分析了具象表现主义油画语言技法在创作中的运用,希望可以给予相关人士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埃贡·席勒是奥地利画家,师从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的重要代表。他去世时只有二十八岁,生命虽然短暂,但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是20世纪欧洲艺术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充满激情,生动的风格、丰富生动的笔触、清晰的线条、粗犷而强烈的主观性、大胆的线条和夸张的造型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谈起席勒作品,人们首先会联想到的便是"情欲、生死",他大量的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的延续、灭亡,欲望的燃烧,情绪的变化。他的绘画艺术融合了他个人经历和时代特征,综合巧妙地运用了各色的艺术语言,如线条、色彩、形式和肌理等,体现了他对绘画要素的全面掌控。  相似文献   

18.
刘勰在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的《体性》篇中讲到了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问题,并具体总结出了文章写作中的"八体",以期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方法上体现作品由于作家的个性而表现出的不同变化。与刘勰观点相近的是英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罗斯金崇尚人物的自然美与生命美,在他的论著中,关于"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问题阐述,他偏向于与刘勰相近的"为情而造文"的观点,但同时罗斯金比刘勰更侧重于讲求人物情感的生发,在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更偏重于形式,对于"情感"所占比重二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元代的画家,大多信奉和推崇道教(包括全真教)和道家思想,倪瓒的绘画作品尤其如此。画面中的那种平静、深远、孤独、萧疏都寄托于他的绘画作品中,成为他情感的客观参照物,达到了道家所谓的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因此,他的绘画艺术受到道家自然观的影响较大,更深入其本质,更透彻地将心灵展现于自然物中。通过对倪瓒的绘画详细分析来揭示他与道家思想的关系,并进一步阐释道家思想在他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绘画创作的本质特征是表现"美",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过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表达出个人的内心情感,而没有情感的作品只能沦为一块画布。千百年来,国画的创作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西方文化的浸透下,中国画的创作思想受到了冲击,走向表现主义,整体的内涵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让人读出深层次的东西,艺术的创作变得有些浮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