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绘画从形式上大体上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花鸟画可以称之为中国绘画中的奇葩,它不仅比西方的绘画早几百年,而且据考古出土与美术文献记载,在人们发现的岩画和帛画中可以知道花鸟画的出现是先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这三类画种,每个画种都有其独具一格的特点。人物画注重写实、山水画注重写意、花鸟画则注重写生。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绘画史上,文人山水画既不同于文入画也不同于山水画,是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画派.它发端于唐,成熟于宋元,在此之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影响了中国绘画一千多年,并成为有别于西方绘画的艺术瑰宝.文人山水画存在的千年里一直以它独特的美征服着世人.  相似文献   

3.
在山水画成为主流的宋代以前,以人物、场景绘画为主要题材的中国绘画中,边框在画面中曾凭借划界等功能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山水画的兴起,绘画中的边框渐渐被突破,至宋代在主流绘画中消失,其原因正在于宋代及以后的山水画以“去边框化”追求无限空间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边框的消失是中国传统绘画空间观念在宋代发展的缩影,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自然观,并由此发展出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构图和观看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画包含两种样式,即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水墨山水取代青绿山水成为山水画的主流形式,释、道文化在中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物画与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一同构成了中国绘画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中国的人物画,作为绘画的一种形态,从开始萌芽至今,已具有悠久的历史.虽然对中国人物画起源的研究观点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远古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出现,证明人类已经将关注自然环境的目光转向自身的发展.人物绘画所要表现的对象已经永远被保存在先人们创造的器皿上,岩石间和地面上.  相似文献   

6.
人物画作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其出现比山水画、花鸟画要早.自六朝起,中国人物画便不断发展,到宋代已成为中国绘画的主体,开始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当时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其对人性的追求与展现,使宋代成为了中国人物画历史上的黄金期.其内容、题材、造型、色彩及表现手法都达到了相当完善的境界. 一、宋代绘画的文化背景与发展 (一)文化背景 晚唐和五代十国多年的地方军事力量割据状态结束之后,宋成为了一个统一的王朝,历史的教训使得统治者更加重视中央集权和文化的统一.以军权为核心,宋代的统治者进一步实现了行政权力、财权和司法权力的高度集中,自此,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未曾有过的以成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王朝.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我国中国画包括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等,其中人物画是出现最早的。由于中国画中人物画的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因此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容逐渐丰富,题材也越来越多样。基于此,对人物画创作中的"主题性"创作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其创作价值和对"主题性"创作的自我认知,以更好地实现人物画的"主题性"创作。  相似文献   

8.
罗来兵 《美与时代》2013,(12):98-98
中国的绘画源远流长,从夏商的岩画和壁画、春秋战国的帛画再到后面所具体形成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显示了中国在绘画史上巨大的成就。绘画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工笔和写意,后面经过无数优秀画家的尝试把这两种画法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兼工带写的画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画家和作品,尽管现在西洋绘画的冲击很厉害,中国的绘画以他独特的风格在世界的绘画领域保持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绘画艺术也博大精深,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国画艺术当中,当以工笔和写意为主要内容,而工笔当中人物画以及写意中的山水画被世人称赞居多。基于此,文章将以工笔人物画及写意山水为例,探析国画中的工笔和写意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绘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从最初的萌芽稚拙阶段到走向成熟,在世界美术中自成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人物画已经成形。发展至隋唐,三科均已发展成熟,呈现出繁荣景象。五代宋元时期,文人画占据了画坛主流,一直影响至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拓宽了中国画的外延和内涵,使中国画的表现力越来越强,其"成教化,助人伦,千古寂寥,披图可见"的功能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宋代(公元960-1127-1279年)人物画,在唐、五代人物画已有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又向前继续发展,进入了灿烂多姿的鼎盛时期,形成与唐代人物画并驾齐驱的新的高峰,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美术史中,"海派"诸家的绘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扬州八怪"的影响,一变传统文人笔下的雅人高致与不食人间烟火,作品立意由出世而入世,艺术趣味由尚雅转向雅俗共赏,艺术形式由文人的孤芳自赏变为多姿多彩,表现出个性鲜明的艺术风貌和充满生机的时代气息。其中,"四任"之一的任熊,以其丰富的绘画题材和多变的艺术风格成为近代绘画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本文即从任熊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各个方面简析其艺术及影响,力求从整体上对其绘画有相对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科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审美情趣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其中意象造型成为支撑这一体系的基础,传统人物画的意象造型,与绘画的观察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较于山水画和花鸟画,人物画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傅抱石在绘画上的实践,使得传统山水画有了新的面貌,尤其是其留学日本和长期写生后创作思路方面的变化,更是给人以启示。通过研究其作品,获得关于花鸟画笔墨、布局、题材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受社会背景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艺术逐渐走向自觉的时期,人物画有了新的发展。山水画也渐渐独立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受当时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顾恺之提出"传神写照"的理论。这一理论最开始是针对人物画领域而言的,而后慢慢渗透到山水画领域。以下文章主要从以下几点来阐述:顾恺之的传神理论;传神理论对后世中国画的影响;传神理论在近现代中国画多元化背景下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画重要组成部分,人物画有着自己的独特之美,其唐之前的色彩之美,让人感叹古人对于色彩的造诣;自唐之后,以宋为开端,水墨人物画成为文人墨客的钟爱。在水墨之间,在人物背后,色彩的运用始终贯穿着中国画以及人物画的发展。今天,在西方绘画作品对于色彩运用的影响下,对于色彩的突破正成为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的人物画论争及改造给中国人物画坛带来翻天的变化,"写生"成为新时代人物画的要求。随着新中国的发展,绘画日渐单一,特殊时期的工笔人物以"年、连、宣"的绘画形式活跃于画坛之上。文革结束后,百业待兴,水墨人物发展迅速,工笔人物略显踟蹰。到上世纪80年代,工笔人物多元共存,一片振兴之态。本文试从三个时期两个阶段浅议工笔人物画在时代背景下的存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绘画语言作为画家展现绘画主题的重要手段,在绘画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因社会因素及画家思想意识的转变,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面临的困境入手,力求从语言创新上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使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向着更高的层面上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自由开放、华丽壮美的时代特征,使得唐代文化异常灿烂夺目,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领域成果辉煌,促使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盛,造就吴道子、阎立本、王维、钱国养、殷季友、张萱、周昉、杨宁等杰出画家。另外,社会风气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现出高度的文明气象。唐代绘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画坛活跃,名家辈出,风格纷呈。这一时期,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佛教绘画世俗化,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分科独立,绘画史论随之丰富,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马研 《美与时代》2013,(11):82-84
在让我们青少年了解到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和山水画在构图、立意、上有如此革新的一面。山水画可以表现重大的历史题材、政治题材,人物画可以用山水和花鸟的手法来表现,这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不曾有过的。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西方素描、油画等观念引入传统中国画有了一个展新的发展契机。当前青年画家面临新的挑战,要在当下表现新的立意和想法,要吸收各家之长,学习中国传统,用传统表现当代的进步思想。表现当代的人文思想,在创作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探索新的表现手法,新的表现技法和新的表现程式,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勤奋的探索中才可能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