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近年来本科美术教育向"应用型"教育的转变,根据现有地方院校美术师范生的培养计划,认为应用型定位下地方院校美术师范生培养,需注重授课能力、通识素养、美术创作和创作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为此,提出了加强认知引导、革新课程与教学、增强创新引导、强化通识素质、优化教育实习与实践等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终端是工作生活的必需品,APP作为信息传达和服务的最主要载体,智能化的发展逐渐影响着教育的方式,数字化是未来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本课题的研究是以APP融入美术课程,从国内外研究的案例出发,通过分析当下初中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发展的特性,探索APP融入美术设计课程的价值,提出在数字化时代下美术教育的课程也应在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数字化素养以及对美术的创造性和兴趣性。  相似文献   

3.
《学海》2020,(1):113-118
服务学习的运用能有效克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困境。本文通过探讨服务学习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碰撞结合,通过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服务学习如何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方式进入通识教育的课程中,并取得了何种效果,从而指出服务学习作为社会工作教育通识化的途径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学前美术教育工作者。随着幼儿园教师教育层次的提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应从教育目标、学习方式、课程内容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多元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从通识教育来看中国古典文学类课程,存在着两大问题:第一,从教学内容维度看,当前中国古典文学类课程大都还是中文专业教育的概论版或精简版,对如何吸引大学生与修习者更有兴趣接触和阅读古典文学原著的创新不足;第二,从教学资源维度看,尽管一些课程尤其是精品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MOOC"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由于平台限制,多为碎片化,对现代艺术传播资源利用不够。通过四门大学艺术慕课对比,提出中国古典文学通识课程内容编制与教学资源由近及远的传播理念,从孔子"兴、观、群、怨"审美之维,将现代艺术传播资源融入中国古典文学教育。  相似文献   

6.
城市与乡村美术教育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我国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促进城乡中小学美术教育均衡发展策略;需要系统整合美术课程资源,探寻师生美术"教"与"学"的理念方式,加强基础教学设施建设这些方面来缩减城乡美术教育差距,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以动态的教学观贯穿美术通识教育,加强美术基础教育与传统文化的链接,促进城乡美术教育均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价值取向、教育理念等发生了改变,对中小学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大大提高了,高校美术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师范生技能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教学不够深入等阻碍了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对此,通过研究及实践总结出循环教育法,力求对师范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在近十年来迈入了移动互联的新阶段,移动互联网媒介作为新兴的信息载体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传播重任。移动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呈现出与以往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样貌,也与之前的PC端数字媒介有着重大的改变。人类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诉求点对移动互联网媒介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生活节奏导致的碎片化需求、个人主体放大后出现的定制化服务需求、读图时代人们对信息可视化处理的需求,都是新出现的诉求点。本文基于移动数字时代特殊的社会生活变迁和人们新的审美需求对移动互联网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分析和挖掘,以期得到一些基于视觉传播的实践规律。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学校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术课程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但是由于升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等制约,美术鉴赏课程并没有真正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成果提出了要求,也推动着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以此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  相似文献   

10.
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学科教育的薄弱一环,不仅课时被压缩,教材也常常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泛泛。在新形势下,应当采用邀请农民画传承人现场演示、组织学生参观农民画传承基地、农民画专题展览、鼓励学生参与民俗活动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掘农民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潜力,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创新思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使我们不得不关注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课程的整合。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应注重信息技术在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科技和生活发展迅速,时代不停更迭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来自于民众间自己创造的艺术,对于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美术不再关注,民间美术开始面临着缺乏传承人、创作理念停步不前甚至是濒临灭绝等情况。但在近些年,开始涌现出对传统美术、民间美术维护的各种形式,比如文章所提到的一种形式——将民间美术和新媒介结合,这是民间美术的一种跨界,同时也是一种融合。这种新的跨界融合的方式,重新将危在旦夕的传统民间美术带到大众眼前,并为大众所了解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课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积极引进新媒体技术,以全面提升高校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已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点课题。基于此,从新媒体的概念出发,通过对新媒体之于高校美术教学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课程改革策略,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MOOC学习理念,利用中国最大的智慧树网络学习平台,以"中外建筑艺术赏析"课程为例,通过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课程跨校互动课程的设计、课程学习评价研究、多元化信息教学手段研究等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准备通过2年时间把本门课程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使其更加注重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及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更加注重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任务,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实现跨界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对于教育的重视度也逐步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在教育制度上的不断改革,使得美术等艺术课程也愈发受到教育者和人们的关注。而情感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极为关键的。因此,文章将从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一步探究将情感教育渗透到美术教育中的意义,最后提出几点渗透策略,旨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与情感价值观的同时,提高初中美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进入到网络传播时代以后,信息接受的渠道被整合到互联网上,而信息的数量不减反增。人们对互联网信息获取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这种信息的爆炸式呈现引发了一些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阅读的碎片化。碎片化特点无疑给阅读类APP的沉浸式体验提出了难题,设计因此有了新的方向,即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沉浸式体验,并以此回归思维的严肃性、理性以及对文本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已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关系和职业要求.如何解决知识发展的无限性和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更新已经过时的信息加工方式,要求人们具有判断、选择信息和组织利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团以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学生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在通识教育成为高校发展共识和主流的当下,以通识教育培育全人以及融合艺术、人文和科学的理念,发展艺术团;结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艺术团的练习,将其规范化、制度化,提升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通识教育课程;运用活动为导向、慕课等通识教育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艺术团美育的展开。  相似文献   

19.
高中美术特长班课程与普通美术课相比,有美术教学的一般性,更有它的特殊性和完整性,主要表现为难度高、内容多、时间紧.这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有别于普通美术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的提高,即使美术教学服务于高考的应试目标,又要使美术教育与人文学科的时代内容相融合.美术教育是与人类精神创造密切相关的教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艺术个性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的渠道主要有家庭模式、社会模式、学校模式。家庭模式和社会模式都不可能提供系统的通识教育内容。我国学校教育自古就有深厚的通识教育传统,现代教育中也不乏通识教育课程,但其"散餐式"模式以及单打独斗的课程生产方式,导致通识教育类课程通常是各说各话,各唱各曲儿,缺少统一规划,内容零散重复不成体系,针对此情形,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尝试构建以"主题→维度→要素"为逻辑关系的三层次套餐式自我塑造系列课程,作为"散餐式"通识教育的补充,"套餐式"通识教育具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