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这一绘画题材被很多画家所青睐,从古至今,很多画种的绘画作品中都能发现动物题材的身影。漆画中材料与肌理的应用是漆画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所在,而以动物这一题材为载体,去表现漆画中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可谓是材料肌理运用的巧妙体现。文章从漆画中动物题材的创作出发,以材料肌理的技法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漆画虽然异于其他画种,但又有着同样通体表现意境和思想感受的神圣使命。传统漆艺技法被漆艺家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不同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漆艺朝着大画种的空间发展。传统漆工艺的精湛让世人赞叹,漆艺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将漆语言发展得更加丰富。无论是它的材料、表现力,还是题材,都使人耳目一新,呈现特立独行的品质。漆工艺不断演变,形成了这种当下审美思潮,使得漆画材料、工具、创作理念得到开拓。近年来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漆画作品,有些将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技法移植借鉴,它们在与传统的漆画技法相融合后,收到了亮眼的别具一格的艺术视觉效果,让人内心为之一振,画境与材料的相得益彰,也突出了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慧君 《美与时代》2014,(12):87-87
漆画是装饰画的一种,装饰性漆画比传统漆画更具审美性和设计感。现从漆画的材料、平面空间、色彩和技法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装饰画的漆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目前宗教艺术类的漆画作品较为少见,而对如意轮观音造像进行研究并探索创新的更不多见。因此在传承漆艺的基础上,对中国宗教艺术进行研究,以大漆工艺为载体,将漆画与如意轮观音造像相结合,通过造型的借鉴与创新、色彩的运用、技法的传承与发掘来探索实践,使漆画作品既有渲染力又有视觉冲击力,达到作品的观赏价值和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绘画中,漆画是一种创新的绘画种类,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材料特质。漆画的画面与美学品格紧密相融,要想使漆画朝着现代绘画层面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漆画的材料,并对材料的漆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使漆画呈现的形式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漆画的绘画性与漆性不能分离,在漆画创作中可以对漆的优势进行展现。不管对漆画创作还是材料进行研究,都必须对漆画的漆性与绘画性进行探究,才能发挥漆的灵动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和创新,当代漆画中的意象语言既具有传承古老文化的造物精神,又有现代审美的变通和创新。以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的部分作品为例,通过对作品材料、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当代漆画创作中的意象语言的来源、特点和演变规律。当代漆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意象语言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和变通。对当代漆画创作的语言分析、问题探究以及发展方向的探讨,能促进大漆艺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文化发展潮流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呈现交叉现象,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审美观念、社会意识的大幅度变化,传统漆画在很多方面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如画面语言、风格样式、表现技法等。因此,从漆画材料特点、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现代漆画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对现代漆画绘画语言创作方向进行深入研究,最后作出了一些个人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金属箔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用金属箔制作的漆画作品,视觉效果突出,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美感,是漆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漆艺术体系的不断完美和发展,金属箔的艺术表现语言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当代漆画艺术中。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不同风俗、不同民族特质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为漆画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表现风格上,漆画独有的材质技法也将西南少数民族人物的特点塑造得生动自然。中国漆画人物中,西南少数民族人物题材创作数量较多,但是仍存在对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以及不关注当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变化,导致题材陈旧老套,无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绘画艺术中,绘画使用的材料以及运用的技法都属于绘画艺术独特语言。围绕西方绘画材料技法的历史演进过程展开讨论,结合不同时期西方绘画材料技法运用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以何种形式在实际美术教学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漆画不仅是独立存在的新兴画种,也是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画种。中国的漆画艺术不断地发展,漆画创作的题材也随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漆画非常具有艺术特色,在漆画历史上也别具一格。目前关于少数民族人物题材漆画作品比较少,在时代进步的同时,各方面的发展都强调创新,民族文化创新也是重要任务之一。文章从少数民族文化与漆画艺术的关系出发,借助南北方少数民族人物题材,分析研究其在南北方漆画创作中的不同特征,为漆画艺术创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光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在绘画中巧妙运用光线可以赋予绘画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光对主体的突出、光对物象的改变以及光对气氛的营造,可在中西名画的赏析中感受光带来的艺术魅力。中国早期水彩画并不十分注重光线的表现,现如今画家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水彩画中光线所呈现出来的通透灵动的艺术效果,在其他的画种中是难以体现的,因此,光线成为水彩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当前,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画面的不同需求,画家主要是通过技法与色彩来表现不同的光线,使水彩画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水彩画中光线与色彩是构成一幅好画的重要元素,通过对光线与色彩的表现,产生水彩画独特的趣味与意境,表现画面的气氛,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文章主要探讨水彩画创作中常用的光线技法与色彩方法。  相似文献   

13.
漆画是现代化绘画当中的全新画种,其具备自身所独有的美学品格与材料特性。漆画所呈现的独特画面也正是依托于此优势,若想将漆画引入到现代化绘画层面,便需要增强对漆画材料的分析,由材料着手对其漆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漆画呈现的方式。漆画的绘画性与漆的特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漆优势的充分发展是整个漆画创作的关键构成部分。不管是创作先于材料还是材料先于创作,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漆语言和灵动地驾驭漆性就必须深入探究漆画的漆性与其绘画性。  相似文献   

14.
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画种,它的前身是以漆器的形式存在的。现代漆画以其独特的材料美、丰富的肌理美展现给世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能够与现代意识产生极大的契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激起了人们对大漆艺术领域探索的热情。将蛋壳、螺钿、瓷片等有着不同美感的材料与大漆交汇在一起,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漆艺语言。  相似文献   

15.
刘炯程 《美与时代》2023,(7):120-122
大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物质,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漆已由原来的修补、药用等实用价值转向了审美的观赏艺用价值,并衍生出了特定时代下的不同语境。“大漆世界:变·通——2023湖北漆艺三年展”集中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籍的漆艺家们对当代性与民族性的深刻思考,并就漆艺的未来之“变”与古往之“通”提供了自身的思路。从展览中的漆画作品入手,探讨大漆作为文化载体对东方智慧的视觉化传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新一代漆画家对漆语言在观念表达上所做出的探索性努力,来反映漆文化对漆艺术创作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一 《美与时代》2023,(6):30-32
水彩画是传统与当代并存的独特艺术门类,技法、材料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元的水彩画艺术表现形式。水彩画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各种技法已然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结合,蜕变成为艺术家们表达内心情感与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在众多水彩画技法中,留白是最重要且常用的技法之一。通过对留白技法的操作理论、具体实践、艺术风格进行研究,试分析留白法这种独特的技法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并寻找水彩画艺术家在留白法创作应用中有突破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漆线雕是一项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漆艺。在新时代,可以对其进行大胆的创新融合。一方面,将它与传统漆艺中的螺钿、蛋壳材料镶嵌工艺相结合,为其增添了更新的工艺亮点;另一方面,将现代插画元素融入到风格和题材的创新中,为其赋予了时代的艺术特色,这种创新和融合对于传统工艺来说,可以赋予它更多的艺术魅力和生命。  相似文献   

18.
德彪西既是一位继浪漫主义之后集中了印象主义风格、技法的代表性作曲家,可以说他是一位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音乐家。在他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作品体裁丰富,风格独特,本文从他的生平、作品的创作特征和演唱风格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让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德彪西和他的音乐,并希望为声乐学习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版画作品的语言拓展是版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从自身的创作入手,对比不同时期对人物头像的创作手法,分析了木刻版画创作的材料和技法的运用,试图探讨在木刻版画中让每种媒介材料都以某种形式参与到一个更大概念的创作意图中,使媒介材料脱离作为简单使用工具的状态,成为作品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画框在广义上是一种作品的镶嵌装置,其对作品具有保护和衬托的作用。可其在波斯细密画中却有另一层意义,它成为创作波斯细密画的基石,对细密画的呈现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每一幅作品必定不会雷同,即使作品表现同样的主题。它的独特可算是无可比拟,画框在细密画的作品中并不会给予任何拘束或框架,而是游刃在纸页上。不仅如此,对于细密画中的超框和留白行为也是画框分化出来的各种独特之举,本文也将对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