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主义与市民社会——关于个人主义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主义是西方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个人主义可分为极端个人主义与合理个人主义两种。过去人们认为个人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道德原则,与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实际上个人主义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市民社会的产物,资本主义有市民社会,社会主义有市民社会,个人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只是社会主义国家以建立“真正的”集体主义为道德目标,所以它极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只允许合理个人主义存在和发展,并且限制于市场社会领域,反对泛滥于国家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2.
李振城同志的文章《商品经济双向性影响刍议》(载<哲学动态>1987年第2期)认为,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有双向性影响,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不例外。对这个总观点我是赞成的。但李文对这一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双向性影响的分析,又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不揣冒昧,就此提出一点粗  相似文献   

3.
合理个人主义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它存在着逻辑矛盾。合理个人主义不是商品经济的反映,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必然。传统意义的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世俗社会,它是政治社会的经济基础。我国当今不存在合理个人主义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现在流行的关于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必须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诠释,有一个共同思路和基本模式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具有一切商品经济的共同特征和一般共性,由此就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必然造成某些...  相似文献   

5.
1991年12月2至3日,广东省伦理学会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召开1991年年会暨“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学术讨论会。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就目前社会广为关注的“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1.商品经济对职业道德的影响。不少同志认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干部在金钱与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在发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可能产生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也要注意加以限制,加强管理和教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个体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作用,个体户用诚实劳动和文明行为获得了社会信誉。但是,应当看到,在个体户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害群之马,他们缺乏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干出了不少违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缺德”事,有的甚至跌入犯罪的泥坑。  相似文献   

7.
医德有阶级性,也有继承性。列宁在谈到无产阶级文化时曾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列宁选集》第4卷,第348页)这里的文化也包括道德。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个方面的医德,也不能离开历史而孤立出现。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它的源,历史上的优秀医德遗产则是它的流。因此,用医史上历代相传的优秀医德传统进行医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对医生的职业道德的认识更充实。千百年来众多优秀医师的感人事迹,也会为将要献身医学事业的青年提供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水平,应置于整个社会道德教育中的突出地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进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同时,重视提高军人的道德素质,把军人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门学科来探讨,这在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人民军队担负着保卫祖国,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重任,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已走在各行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是相对于产品经济的一种经济形式。产品经济是为了占有和支配产品使用价值的经济,主要指原始村社经济、小生产自然经济和未来单一社会化经济。商品经济是为了占有和支配产品价值的经济,主要有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双向性影响是商品经济的共性产品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结合、相统一。产品的用途、去向及其结果全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时代总的来说仍然处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胜利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仍然是有效的。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别是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情况有了巨大变化。当代的社会实践主要表现为两大潮流,即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潮流和社会改革潮流。在新科技革命的强有力的推动下,不仅社会主义国家正在兴起改革的浪潮,而且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以及非社会主义的不发达国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的势头。虽然这些改革的阶级属性和发展方向差别甚大,但几乎都是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把竞争看成是资本主义的特点加以批判,我国对竞争研究甚少。近两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提出“鼓励竞争”,把“竞争机制”引入管理部门以来,研究竞争的人才逐渐多起来,但也仅仅是开始。其实,竞争是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开放、搞活,以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实践领域的一种纵横交错的运行机制。它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提高生产率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发展商品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为加速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疙瘩被解开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言而意赅。这既是对我国1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也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民族 的道德素质 葛得溪在《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撰文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以来雄厚的物质文明,也把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大的推进了一步。文章从三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民族道德的素质提高是统一的。首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促进克己奉公,无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向被当作资本主义弊端的竞争出现了。实践证明,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竞争的目的、性质、范围和手段不同而已。本文就有关社会主义条件下,竞争的必然性、二重性,以及必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给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包括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商品经济的辩证关系,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治与经济、精神与物质的辩证法的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商品经济的二重社会效应问题,并就商品经济二重社会效应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重视解决对商品经济社会效应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关于发展商品经  相似文献   

17.
论点摘编     
从根本上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但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经济的某些固有因素,也会“诱发出”或“伴发出”精神领域中的某些消极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消极现象绝对不可能单纯依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自身的更大发展来解决。因为:第—,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商品经济所固有的一般属性,它不能消除商品拜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民政工作以其广泛的社会服务对象和独特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政工作与其它行业的分工与合作也日益密切起来,因而对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政职业道德建设正是适应了这一历史变革的潮流出现的。如何总结概括民政工作者和广大职工的职业道德品质,进一步更加深入地、系统地开展民政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为理论研究方面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许启贤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政职业道德通论》(1991年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7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职业道德评价时,往往牵涉到道德境界的问题。就我国当前的情况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职业道德境界。一是雇佣型的职业道德境界。所谓雇佣型,就是以资本主义的雇佣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职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属于这种类型的人,对所从事的职业,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在工作或劳动中,给多少钱干多少活,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讨价还价。这种人虽然不多,但他们在职工队伍中的影响是相当不好的。有雇佣观点的人,在进行自我的职业道德评价时,以钱为出发点,只要能分得报酬,道德上就得到满足。在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中,社会的道德评价与道德自我评价是矛盾的。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脐带——与韩安贵博士商榷历史分期理论的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历史分期理论,马克思的五形态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居主导地位,很多学者提出不同的分期理论,但都无法替代五形态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