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以你当筹划,看怎样行才好。”(撒25:17) 教堂的建造,会众的聚会是有形教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表现。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会人数的不断增加,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准备兴建礼拜堂。据1996年底的统计,全国已开放的礼拜堂有1.2万多座,其中5000多座是新建的。  相似文献   

2.
开封市基督教大郭屯礼拜堂,位于开封市南郊乡大郭屯村,邻近开尉公路。就地理位置来说属于城乡结合部,周围围绕着18个村庄,开封市南部的工业区也位于此地不远。礼拜堂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城市教堂和农村教堂都不具备的,到大郭屯礼拜堂参加主日崇拜的信徒在千人以上。因为交通便利,不仅有本地的信徒,还有邻近几个县的信徒前来参加崇拜,大郭屯礼拜堂是近百年的教堂,对邻近几个县的信徒都有影响。大郭屯礼拜堂前身是“红洋楼”,因为建筑时用红砖红瓦,时间是1910年 10月。美国南浸礼会宣教士施爱礼在市南关金梁里街,购地312亩建筑大楼 3座,小楼8幢,平房几百间。创办济汴中学,后又建真光中学,施育女子中学和小学,同时,盖起一座15间的大礼拜堂,与学校共用。终因与学校在一  相似文献   

3.
各地兴建教堂,像雨后春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旺发达,好多地方已经由县、镇发展到乡村礼拜堂了。 由于好些地方因本地经济原因无法建成教堂,所以常会想到请其他地方教会帮助代祷。我认为,凡接到各地建堂倡议书、代祷书的,我们都当热心为神的事上而恳祷,并在圣灵的感动和带  相似文献   

4.
绵竹礼拜堂     
《天风》2016,(10)
正四川省绵竹市基督教礼拜堂,也称"福音堂",教堂的主体结构是中国特色的木制"穿窦式",门柱上方可见典型的中式牌坊,教堂的墙体配有镶嵌彩色玻璃的花窗,每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5.
上海基督教国际礼拜堂座落在徐汇区衡山路、乌鲁木齐南路口,庄严的新歌德式教堂建于1925年。国际礼拜堂先后曾由外国与中国的牧师主持。解放前,在沪的外侨基督徒大多到该堂聚会,自1950年12月起,上海国际礼拜堂由中国牧师和堂友管理堂务,完全成为中国基督徒...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市南岗礼拜堂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原名路德教堂。该堂于1914年开始修建,1916年献堂使用,是黑龙江省历史比较悠久,富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督教活动场所。该堂属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筑样式古朴典雅,庄严肃穆,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南岗礼拜堂外形简朴,外壁  相似文献   

7.
孙瑞 《天风》2018,(5):14-15
一座中国风格的教堂,便是让基督教融入中国社会的桥梁。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许多教堂都采用了仿哥特式的风格,仿佛在向所有人声明,只有上面有一个高高的尖塔的,才是基督教的礼拜堂。  相似文献   

8.
何琦 《天风》2001,(1):40-43
80年代以来,中国教会在历经文革极左路线的封杀、停滞多年后再次获得新生。文革中被关闭的教堂重又开放,由于各地教会发展迅速,为满足会众崇拜活动的需要,各地教会陆续开始建筑了许多新的教堂。细心的人若仔细查阅近些年来的宣传介绍各地新建教堂的图片资料,便不难发现近些年来中国各地教会所新建的教堂大多是新哥特式,或“仿新哥特式”样式的教堂。似乎,新哥特式教堂已成了中国新建教堂的唯一仿效的建筑样式,这实实在在是中国新建教堂在建筑设计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2,(7):71
四川省绵竹市基督教礼拜堂,也称"福音堂",坐落在绵竹市区小北街民主巷26号。这座明清时代的中西建筑经过了"文革"破四旧的洗礼,四年前,经过5·12大地震撼山动地的考验,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到如今尚保留完整的礼拜堂,是基督教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大胆尝试,也是中国建筑元素在西式教堂中的完美融合。进入小北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色  相似文献   

10.
和丽君 《天风》2017,(4):22-23
<正>我只是把从主而来的献给主2016年10月1日上午,昆明市三一国际礼拜堂的礼拜刚刚结束,一位“不寻常”的奉献者找到教会牧师,把自己获得的荣誉奖金2000元全部捐给北辰基督教堂,并将日常积蓄10000元无息借给教会偿还北辰教堂建设欠款。她就是在昆明市2016年“家政服务提升年”系列活动及家政  相似文献   

11.
向明 《天风》1995,(8):29-29
有人认为做礼拜不就是到礼拜堂去唱唱诗、听听道吗?说得不错,可是不少信徒对做礼拜的真正含义还是模糊不清。其实,进教堂好比古时进圣殿、去圣所,是信徒朝拜神、与神交通的地方。既然如此,进了教堂就应当严肃,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做礼拜不就是到礼拜堂去唱唱诗、听听道吗?说得不错,可是不少信徒对做礼拜的真正含义还是模糊不清。其实,进教堂好比古时进圣殿、去圣所,是信徒朝拜神、与神交通的地方。既然如此,进了教堂就应当严肃,  相似文献   

13.
计文 《天风》2009,(12):1-1
每年圣诞节,来教堂参加圣诞庆祝的人数总是大大超额,致使容纳量有限的教堂人满为患。去年平安夜,离圣诞庆祝礼拜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有同工上台动员说;“请已信主的弟兄姊妹注意,在我侍奉的教会礼拜堂就已经座无虚席。这时,为了欢迎第一次来这里的朋友们,建议你们把坐位让给他们!”进行这个提醒的道理十分简单,是为初来者提供一个听道的机会。为此教会还特意在节目单上印上了醒目的提示:“请基督徒站出来!把你的座位让给初来的朋友!’’  相似文献   

14.
<正>一100多年前,济南自开商埠,成为清末城市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在商埠区经四路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教堂,全称为"山东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大礼拜堂",又称经四路教堂。它是一座由中国人投资、设计、建造的大型基督教建筑。1924年开工,历时两年建成,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2013年,教堂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建筑面积1331.3平方米。其  相似文献   

15.
晓望 《天风》2006,(1):14-15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正是礼拜天,九江市、瑞昌市和九江县三地教会弟兄姊妹的礼拜受到影响,礼拜堂墙面不同程度开裂,有的教堂成为危房,有倒塌的危险,礼拜暂停……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重建!     
《天风》2009,(6):66-66
<正>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教会礼拜堂受地震影响垮塌房屋17间,剩余几间的屋顶大面积塌落,柱梁、墙体严重倾斜,如今一座新的教堂正在建造中。  相似文献   

17.
王丽青 《天风》2010,(10):52-55
<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拔地而起的教堂,见证了神的荣耀和中国教会的蒙福。但让教堂真正能成为一个崇拜神的地方还需要各地教会的加倍努力。而今的一些教堂建筑过于注重其功能性,过多地为了各个不同的聚会活动考虑,  相似文献   

18.
陈加和 《天风》2008,(9):18-19
编者语:今日中国教会在神学思想建设发展下,各地新建、重建教堂如雨后春笋,但我们也看到,某些地方在建堂过程中因为意见分歧而争吵不休,结果教堂未建起,教会則已分裂,众信徒心灵破碎,主的心也因此伤痛.这里我们刊出福州铺前堂的一些建堂经验,虽语言短小朴实,却值得我们各地建堂时注意.  相似文献   

19.
《天风》1995,(3):43-44
各地建堂简讯 ○福建武夷山市基督教新堂于1994年7月23日正式落成,弟兄姊妹欢喜快乐走进新堂参加开堂典礼。大家为在这个国家级的风景区、生物保护区、旅游度假区、环境保护区内建成具有武夷山特色的教堂而感谢主。 (重旺) ○广东三水市芦苞镇礼拜堂,原是一间矮小残旧的破房。在教会一无所有的情形下,主的慈爱感动了当地的海内外信徒,他们热心奉献,积少成多。  相似文献   

20.
季剑虹 《天风》1995,(11):18-19
1994年,江苏各地教会共有1400余处堂点,其中有95%以上建立了教堂,大的教堂可容纳2000人,一般的都在600—800人,小的也可容纳300多人,绝大部分县除建有中心教堂外,还建有配套设施,如牧师传道人住宅、办公室、接待室、会议室、培训班的学员教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