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沿海的一座都市里,一场台风把城里的上万棵大树都吹倒了。报道说,那些大树,绝大多数都是新栽的,它们从乡下来。我内心突然无比疼痛,我和这些树,有一种血缘上的相通。我也从乡下来,"移栽"到城市,快三十年了。朋友付老大有天对我嘀咕说,在这城里,他只记得几棵老树、几个老朋友。付老大说完后就默默走开,跑到一条河流边抽烟,独坐怅然。我上前去问:"老大,你这是干啥呢?"付老大撇撇嘴说,他在想一条河流的源头。老大说,尤其是一进入腊月,他  相似文献   

2.
正"我画连环画,起始只是为了吃饭。我自幼性喜画画,故一捧上这只碗就爱上了这口饭。从农村到城市,从寄养生活到独立成家,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对于人情世态、社会风貌,经历得多,体验较深,而这正是画连环画的丰富资本。所以,我一投入连环画这块天地,允我表兴,由我诚意,就深深地爱上了它。"老头在《贺友直自说自画》里这样说自己和连环画的故事。老头老家浙江宁波镇海。1922年11月,老头在上海出生。  相似文献   

3.
晓宇 《思维与智慧》2007,(13):23-23
我的朋友,是一个狂热的减法生活的推崇者。她多年的漂泊,养成了一切就简的生活习惯。所有的生活都随手挤压在一只皮箱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单位跳到另一个单位,她拎着皮箱从容地在江湖上闯荡,从没有为丢掉的东西而后悔,从没有为简便的生活而不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樊飞 《美与时代》2014,(9):14-15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城市广场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城市到局部的地域、到细部处理都包含着城市设计的内容,如城市空间组织设计、文化广场设计、公园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社区中心设计、灯光设计等等。  相似文献   

5.
保洁员     
大哥从老家到我所在的城市来,要和我见一面。大哥与我没有血缘关系,文友。80年代中后期,20出头的大哥和一班年轻人,组织了我们县的第一个文学社:“野草文学社”,当时的市报上还为此发过消息。在我们这帮文学小崽子眼里,他们就是高山仰止啊!而  相似文献   

6.
正有人说,认识一座城市,从公交开始。公交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早就听说德国的交通十分发达,尤其是公共交通,不但发达而且很贴心。前些日子,我去德国旅行,亲身体验了一番。德国的公交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巴士、地铁、轻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交通工具。初到德国,我以为跟国内一样,上车投币,到站下车,而事实上,在德国坐公交车,必须提前购票。你可以在车站的服  相似文献   

7.
心墙     
正小时候,我家四周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我常站在田埂上对别的小朋友说:"田间的那栋房子就是我家,这块田则是我家的院子,你们随时都可以到我家来玩。"七岁的时候,我搬进城市,院子四周种了些七里香当作围墙,我常跟邻居的孩子在墙间穿  相似文献   

8.
流浪的植物     
郊游归来,发现有位小小的“客人”不请自来——是一枚苍耳子,牢牢地附着在我的裤脚上,跟随着我从山野来到了这都市。也许它不安于山野的寂寞吧,想来城市寻找另一种生活。我把它摘下来,埋进窗台花盆的土里,算是成全了它的心愿。  相似文献   

9.
爱情工夫茶     
一切都从一份感动开始。一个人,在一个陌生城市,遇上了谁与谁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她本来是有男友的,两个人也曾如胶似漆,也曾把结婚拿到日常议程上来,可是男友出了国,她便又恢复了一个人的日子。在晨曦刚刚湿漉漉地探出头来的时候,坐上那班早班车,从这个城市的西边,到这个城市的南边,  相似文献   

10.
我住在城东,因为办事去城西。走在那条街道上,恍如置身陌生的城市。城市不大,何以产生这般感受。一想,已近十年没有走过这条街了。这本来是靠我一双脚就可以抵达的地方,从需要考虑,或者屈从于习惯,我竟然将城西的地理空间,排除在我的生活之外。单位、家庭、书店、菜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一朋友的母亲病了,血样化验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南京的一家医院。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忽然想,去的人是我该有多好。我忽然又为自己产生这个想法害怕,我害怕到那个城市,害怕真的见到他。在矛盾中我竟然看到了朋友几乎是乞求的眼神:“你能替我去吗,我这里实在离不开。”  相似文献   

12.
涂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出现在城市空间中,民众对此褒贬不一,但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存在于城市空间中的涂鸦文化却是一种空间实践,它使城市空间具有了一种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我住在城东,因为办事去城西。走在那条街道上,恍如置身陌生的城市。城市不大,何以产生这般感受。一想,已近十年没有走过这条街了。这本来是靠我一双脚就可以抵达的地方,从需要考虑,或者屈从于习惯,我竟然将城西的地理空间,排除在我的生活之外。  相似文献   

14.
从张家港漫谈城市精神文明沙英近十多年来,我在报刊上看了不少关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材料,例如三明市、沙市等城市的成就,感到很兴奋。最近许多新闻媒介纷纷介绍张家港的成就,我看了更感到兴奋,也受到许多启发。张家港过去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城,被称为“江南的苏...  相似文献   

15.
重活一次     
一个人到了37岁的时候,突然决定重活一次。准确地说,是想活出一种新的样式来,我不知道是不是太迟了。几年前在烟台的一段时间,我接触了一点宗教的皮毛。每每听到从教堂里传出的圣乐,虽没有什么觉悟,但渐渐地在我心里有了宗教的意蕴,又渐渐地感觉到内心里有种声音与我有着心灵的呼应,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我迟疑着不知道应该欣慰  相似文献   

16.
《天黑前的夏天》是多丽丝·莱辛的一部重要作品,刻写了一个人到中年的家庭主妇在某个夏日来临之时,突然打破常规,走出规范生活的情感变化和心理体验。它以一贯的女性视角观察、体味、想象与表达,情节枝蔓,用笔绵密,极其细致地描述了女性内心关于婚姻、自我、年华和性的困惑与迷乱。其中城市意象是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空间因素。城市的转换,从伦敦到伊斯坦布尔,再到西班牙的内陆小城,最终又回到伦敦。城市是每个个体生活、工作的社会空间载体,同时又影响着城市中每个个体的情感与生活,"我们时代的焦虑与都市空间有着根本的关系"。~[1]城市空间成为人们反思现代性的一个角度,甚至是一种武器。通过研究小说中的城市意象,揭示了莱辛书写城市的独特魅力,为解读莱辛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7.
城市广场作为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间和节点,面向城市的全体开放。因此承载着城市的集体记忆,城市广场能够让个人抛弃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融入到集体中来,强化了个人的存在感也增强了集体情感的认同性。中国城市广场从无到有是市民社会崛起的一种表现,因此城市广场的建设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也传承者城市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一到骆加城的公司去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了他的大名——最年轻的城市资本家,谈笑有风度,这个城市的十大杰出青年,在电视上报纸上频繁露面。大学毕业和他的公司签约,大半为了留在这个海滨城市,小半为了他,他的创业精神和事迹着实让人感觉到震撼,一个民营企业家  相似文献   

19.
正从市区向西到镇上有30余里的路程,需要穿越横隔在两地之间的巍巍太行,盘旋的山道一路向上,沿途有美不胜收的风景,有闪亮的柏油道路和静谧的林荫。在我进入不惑之年时,与这条路忽然间有了交集。每当周一,我就会准时在五点起床,给上初中的儿子打点早餐,然后整理自己的行囊。在6点钟骑行穿越黎明的城市,一路向西,攀爬而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城市在世界城市建设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各朝代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不断的传承、演进,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传统城市格局。文章梳理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重要发展脉络——从群居到定居、从里坊制到街巷制,总结我国古代城市居住区的演变特征,并联系现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探究古今城市居住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