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09,(4):83-84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分别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与"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谐"是其不变的主题;不同的是,第二届世界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4,(10)
正尊贵的同仁、诸位大善知识:我代表"世界宗教和平会议"向在陕西宝鸡举办的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致以最深切和真诚的祝贺。这次大会是佛教悠久的历史和未来发展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它确定了佛教徒在全世界各社会层面中承担推动和平的决心。佛教的修习在各层面推动和谐:在修习者内心、社会与大自然。"世宗和"一直荣幸地视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为备受敬重的国际伙伴。"世佛联"为联系世界佛教徒  相似文献   

3.
对于"京华香"的诠译,华香人自己的解释是:"京"城皆知,"华"夏闻名,"香"飘世界。这既是企业的品牌,又是企业业绩的彰显,更是企业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墨子思想以其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可以为我们解决家族制企业面临的文化困境提供有益的借鉴。建立在"互利"基础上的"兼爱"思想应成为家族制企业文化转型的核心价值目标;"尚贤"是家族制企业文化转型的重要立足点;另外,墨子思想及其本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刘义 《世界宗教文化》2012,(2):23-29,114
宗教与全球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一个标志在于联合国千禧年发展目标的提出及世界宗教和精神领袖千禧年和平高峰会议。其中,由前世界银行行长及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联合发起的世界信仰发展对话,即为推动类似目标的一个重要机构。发展的目的在于人。贫困不仅包括物质的层面,也包括精神的层面。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伦理和价值的支撑。文化应该作为一种创新机制,参与并影响全球发展的过程。在中国,宗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中共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发挥宗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则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日益加强,文化和精神的维度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将扮演更重要的作用。中国模式也将对世界论坛的讨论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星云 《中国道教》2007,(4):34-36
"世界和谐"是所有人类共同期盼的目标,事实上,不只是人际之间需要和谐,就是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甚至个人的身心都需要和谐。一旦失去了  相似文献   

7.
周丹 《伦理学研究》2017,(4):126-131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道德经济是在企业社会责任思潮和消费者对企业社会目标的期待的双重推动之下而兴起和发展的,社会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其兴起和发展的典型表征。以研究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为宗旨的经济伦理学应该把道德经济纳入其中并赋以主题地位,而道德经济也可以展现经济伦理学为经济发展创设价值目标的学科价值,丰富它的研究内容,为它合理指导经济决策提供新思路,从而构成经济伦理学现实化的实践平台。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不同的是,经济伦理学研究道德经济建立在经济主体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的理论假设之上,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价值分析法研究道德经济。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0,(5):37-37
<正>第40届"世界地球日"基督徒组织以圣经观点关心地球2010年4月22日是第40届的"世界地球日",非营利组织"祝福地球"于4月21日举办"万物的希望"活动,以圣经观点关心地球,回应保护地球花园的呼召。"祝福地  相似文献   

9.
则竹秀南 《法音》2009,(4):45-45
诸位领导、上座法师,诸位来宾:很高兴,在此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的殊胜因缘中与大众见面。今天的讲题是"和谐世界,众缘和合"。  相似文献   

10.
冷子  桑吉 《中国宗教》2012,(5):88-89
4月26-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成功举办。本届论坛是继前两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后的又一次高品位、全方位精彩纷呈的国际佛教盛会。来自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和各界知名人士出席论坛,共襄盛举。与会代表围绕"和谐世界,同愿同行"的主题,进行论坛大会发言、7场分论坛、6场电视论坛和1场网络论坛等活动。本届论坛以"和谐世界,同愿同行"为主题,既充分体现了佛教  相似文献   

11.
世界哲学大会按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上一届于1983年8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下一届即第十八届,决定于1988年在英国的布赖顿召开。《今日哲学》杂志除在每次大会召开的当年,刊专文介绍大会外,习惯上在两次大会之间发专稿介绍世界哲学大会的情况。本文是 V.科希(Cauchy)和 J.古齐恩斯基(Kuczynski)的两次谈话记录。一次是在十七届大会之前,一次是在大会之后。提问者古齐恩斯基是波兰哲学季刊《辩证法和人道主义》的编辑。回答者科希是十七届蒙特利尔大会的主席,以后被推选为“世界哲学学会联合会”(FISP)主席。他还是蒙特利尔大学哲学系主任、加拿大哲学刊物《对话》的创办人。(他于今年6月应中国社科院邀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4,(10)
正"秋色清华,梧叶庭飞"之际,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宝鸡市,特于潮香映月、桂花飘香的十月,盛大举行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此为全球佛弟子无上法喜,圆宗谨代表台湾"中国佛教会"特来祝贺!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与台湾佛教关系渊源深厚,"世联会"(WFB)是一个国际性的佛教组织,1950年于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创立,是最具影响力的佛教组织,长期以团结全世界佛教徒,发扬佛陀慈悲教理,服务社会、增进世界和平为目的,特于全球各大洲  相似文献   

13.
宽运 《法音》2012,(5):21-27
2012年欣逢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并为庆祝佛陀诞生2556年,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4月25日至27日于港举行,将延续前两届世界佛教论坛确立的"和谐"理念,故以"和谐世界,同愿同行"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是第一个最有影响力的世界佛教徒组织,简称"世佛联",于1950年由斯里兰卡著名的马拉拉塞克拉(Malalasekera)博士倡议成立,在斯里兰卡任教的太虚大师高足法舫法师代表中国佛教界参加了第一届"世佛联"大会,并与马拉拉塞克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马拉拉塞克拉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巴利语学者,他在1948年斯里兰卡佛教会召开的第28届年会上提出,希望邀请世界各国的佛教代表于1950年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决定》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在给南京大学的学生做讲座时说,如果你的目标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当你考上这所大学以后,你的目标又是什么呢?是读研?读博?还是毕业以后当官?挣很多很多的钱?但当这些目标实现以后,你又去干什么呢?余秋雨向大家讲了美国富人、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贝林先生的故事。贝林的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追求最多,什么都要多,房子要多,车子要多,钱要多,贝林以他的智慧和才能,很快  相似文献   

17.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中国武汉举行,为迎接军运会的到来,武汉遵循"满足赛事需求、方便组织运行、体现绿色生态、益于赛后利用"基本原则,大力开展大型军运会场馆建设与改造。文章从军运会场馆意境特征出发,着重探讨了军运会场馆的功能性、文脉性、生态性、雕塑性和氛围性意境营造,为以后大型体育场馆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新阶段,给我国宗教指明的根本方向,提出的殷切期望,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19.
<正>哲学家的职业使命是解释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自从马克思在1845年春作出那个著名论断①以后,哲学家们已没有理由用对世界的解释来贬低或代替对世界的改变和改造了。但在当今时代,"解释世界"客观上已比在任何其他时代都更成为"改变  相似文献   

20.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立足从地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同中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就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建设上,强调对企业、社会双重目标的满足。"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提出,使校内实训工作室、校外实践工作室的协同建设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双工作室制"教学平台实现了学生专业实训、企业岗位实践与分层教育的对接,更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满足社会、企业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零距离、同步调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