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本体论,是指“关于医学的”最根本的根据、本质和基础的理论,它是医学赖以存在的本质基础和逻辑根据。当代医学本体论的转向是从人体学本体论向人学本体论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途径在于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而其前提性问题,则是建构人学本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2.
医学本体论,是指"关于医学的"最根本的根据、本质和基础的理论,它是医学赖以存在的本质基础和逻辑根据.当代医学本体论的转向是从人体学本体论向人学本体论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途径在于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而其前提性问题,则是建构人学本体论思想.  相似文献   

3.
实践唯物主义能否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总体改革的方向?笔者对此持肯定态度。可是,讨论应该在深一层的逻辑上展开。对此,我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实基础。在1845年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格式塔转换中,历史的总体社会实践范畴是作为新的哲学“本体”规定被提出的,这是马克思旧哲学本体论(人学异化史观)的解构后新的逻辑思路之基石。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学笔记》与历史唯物论的升华/唐正东//南京社会科学,2006.4马克思经济批判的哲学境域/卜祥记//哲学动态,2006.5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超越/王翠英,王刚//社会科学论坛,2006.5(下期)马克思对主体哲学的批判与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吴晓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实践人学:马克思哲学的最终归结———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诞生160周年/张奎良//哲学研究,2006.5简论马克思的生产力系统理论/孙喜杰,曹荫全//哲学研究,2006.5马克思的个人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张凤莲//哲学研究,2006.5…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一些具有研究范式和创新路径意义的问题。这包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解释力;从本体论的根基看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性质;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探讨;“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人”的争论;文本学和解释学引发的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批评性话语;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与会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学术走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一种前提性的批判,为提出建构中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而建构中…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和萨特相隔四百年,相距二万里,哲学思想自然有差异;然古今之变,东西之遥,无碍其相通,盖心学乃人学故。比较两者的哲学,不仅有助于对两者哲学思想研究的深入,而且对于把握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认识中西文化的特质,亦有积极意义。本文仅对两者的哲学本体论作一探索性的比较,旨在明辨其同异,分析其特点,考察其原因,总结其得失,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的限度与改变世界的哲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新世纪 ,“本体论复兴”连同“生存论转向”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的一大主题。据说 ,任何哲学都必须有一个“本体论承诺” ,否则从严格意义上说 ,立论就没有根基。吴晓明在 2 0 0 1年第 9期《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很有影响的文章 ,提出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从本体论上发动的命题。由此 ,本体论就成了一个展示哲学“转向”的平台 ,各种“承诺”纷纷上场 :实践、生产、生存、生成、社会存在、文化精神甚至人学等等。这些不断更替的“承诺” ,虽然形式上的解释有异 ,但基本的意旨是一致的 ,这就是从本体论上论证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中“哲学人类学”是同一层次的具有相同或相似意义的概念。作为一种对人的本体论结构进行思考和建构的观念体系 ,人哲学以其对人的形而上纯思而区别于对人做科学研究的丰富多彩的具体人学或人类学 ,如考古人类学、民族人类学、生物人类学等等。作为 2 0世纪中国重要哲学家的梁漱溟一生热衷于人哲学的研究 ,不论是他 2 0、 30年代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朝话》 ,还是 80年代出版的《人心与人生》 ,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人哲学思路。梁漱溟的人哲学继承了中国传统人哲学特别是儒家人哲学的主要精神 ,并融会法…  相似文献   

9.
人学唯物主义是由当代日本哲学家船山信一提出来的。船山信一(1907—)1930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科,青年时代曾参加无产阶级文化活动,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潜心于黑格尔研究,并翻译了费尔巴哈全集;在过了漫长的哲学生涯之后,晚年把自己的哲学立场规定为人学唯物主义,先后出版了《人学唯物主义的立场和体系》(未来社,1971)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为了人学唯物主义》(1984),从而使自己的哲学思想理论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10.
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等著评介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一○○○九一(一)近年我国兴起的人学研究思潮,其主旨在于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并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核心的哲学理念。为此,我国许多学者开始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思想体...  相似文献   

11.
陈胜云 《学海》2003,3(3):46-50
阿多诺批判本体论哲学的真实意图是解构人对自然支配性关系的延伸即“第二自然”。阿多诺对本体论哲学所展开的剖析是深刻的 ,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对新近本体论 (阿多诺用“新近本体论”来指认现象学 ,存在主义等哲学体系 )的一种现实批判 ;同时 ,在批判本体论过程中 ,阿多诺显然又误读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人学研究张百春(石油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部102200)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俄罗斯哲学界大规模地转向人学研究已成为整个俄国哲学的一大特色。这一方面是受西方人学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苏联时代的哲学的回应,同时它还受当代俄国哲学界自身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学研究已成为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引人注目的基本问题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排斥人学,但绝不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事实上,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人学遗产像一般认为的那样是一种人学的理论体系,是普适一切的人学公式,恰恰相反,它是研究在现实历史活动中的人的人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因此,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人学方法的形成逻辑及其最终形态的确立,对于上述问题的科学解决以及理解…  相似文献   

14.
张锡金 《学海》2003,(6):187-189
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是在争鸣中曲折发展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讳言“人”的现象迅速改观 ,“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重新提到了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面前。 2 0世纪 80年代初发生的那场争论 ,主要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展开的。争论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引起 ,进而引发出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异化问题等 ,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解放后 ,中国哲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曾作了艰苦的探索 ,涌现出一些成果。但是 ,由于左倾错误强调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一面 ,因而人的研究受到严重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5.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学研究的历程,它经历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80年代初波及全国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带有较为浓重的政治启蒙色彩和思想解放的性质。就人学研究本身来说,它只能算是一个自发的阶段。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学术界开始站在更高的视界上,开始反思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问题,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问题,等等,人学研究进入自觉阶段。9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开始构思建立中国的人学理论。学术界在一系列问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30年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30年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本体论问题始终没有逸出我们的理论视野,因为对本体论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着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质的解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合理建构.马克思哲学有没有自已的本体论?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范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哲学本体论规定着伦理学的道德本质论.马克思哲学的物质本体论有三个特性:即辩证性、历史性和实践性.因此,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实践唯物论,都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及其特质的正确表述,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三者不应该是对立关系,而应该是互补关系.在开展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中,既要坚持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作用,又要重视实践唯物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哲学界,许多人认为,人学就是关于人的哲学.然而,这一表面上看来不成问题的命题至少隐含着两个理论上的陷阱:其一,似乎人学只是哲学理论内容的一部分,除此之处还存在着别的不是关于人的哲学或研究与人无关的东西的哲学;其二,似乎人学只是哲学的一种形态,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非人学的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1 2月 2~ 4日 ,由中国人学学会、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上海市哲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 1 0 0余人与会。会议围绕着党的十六大精神对人学建设的意义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人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中国人学研究的推进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理论的研究 ;当代中国人学发展的历程等专题进行了讨论。一、关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有学者提出 ,对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动态地理解 ,即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理想的…  相似文献   

20.
哲学、人学与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哲学家们不同的哲学理论 ,在某种层面或意义上 ,都是关于人的理论的某种独特的表现形态。从世界观层面上说 ,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理论 ;从人学观层面上说 ,人学就是哲学视野中人自身的理论 ,或者说是关于人自身的一般本性的理论。因此 ,既不能撇开人、撇开人的活动来理解哲学世界观 ,也不能否认或消解哲学的世界观本性 ,把哲学归结为人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观是科学的人学观。它的创立 ,实现了人学研究中方法论上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转变 ,从而开创了当代人学发展的全新前景。一、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理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