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最美现象"反映了人民群众内心对社会风尚和价值的一种企盼,对社会道德和良知的一种期许。"最美现象"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蕴含了丰厚的伦理价值。"最美现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伦理要求,引领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彰显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2.
推进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关键在于价值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价值认同提供了可能性,但市场经济的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给价值认同带来一定难题.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实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利益认同和思想认同的辩证关系,坚持以利益认同为前提和基础,突出思想认同对利益认同的引领作用,通过利益认同推进思想认同,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呼唤具有整合社会、凝聚人心的国家伦理的复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应了这一需要,它的伦理价值体现出需求伦理的色彩。当今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事实冲突与旨在协调的各种努力都使需求这个概念具有了独立的伦理研究价值,西方工业文明的经验与教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与反思,都为需求伦理提供了丰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需求伦理的视野下显示出强大的伦理力量,它具有4个伦理分层,以人为本是其核心价值,满足人的需要是其价值起点,构建和谐社会是其价值终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其始终不变的价值守望,其伦理实践主要落足于坚持公平正义和坚持科学发展,此二者分别体现了需求伦理的保障性原则和协调选择性原则,其伦理精神与需求伦理的三大价值观相契合。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理论框架等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讨论,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属性仍然存在模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属性应体现在三个方面:普遍性与民族性、单元性与复合性、保护性与扩展性.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具有普遍价值理念,民族精神的精华,道德单元构成,道德单元与道德意识、实践的复合,保护性"硬核",自我完善与不断创新等属性.  相似文献   

5.
“忠”与“信”作为传统的政治伦理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特定的内涵 ,对整个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信”作为一种道德之德 ,在古代的道德体系中 ,从属于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要实现二者的当代转换 ,根本的途径是既要保持二者的核心价值 ,同时将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转换为个体的道德之德 ,而将作为道德之德的“信”普遍化、制度化为全社会的伦理之德 ,赋予“忠”、“信”新的内涵从而使其具有恒久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代道德生活中底线伦理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学科基础。对于底线伦理问题的考察,必须把它纳入到关于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的理论框架中去。底线伦理确立社会制度的基本道德和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成为解决重大道德问题的共同信念的伦理基础,又受到在根基和多元互动中的终极关怀的支撑和超越,有机地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结构。作为个人行为规范的底线伦理的保障,主要有待于文化生态的完善;至于作为社会制度道德的底线伦理的保障,则呈现出更复杂的状态:以合理界定国家和公民之间相互性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核心,处理好和平、自由和正义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当下的道德现实警示我们,底线伦理正在呈现"后退"之势。同时,由于社会超速世俗化和市场化所致,却又"缺乏"信念伦理。若无坚实而清晰的信念伦理的支撑,底线伦理的"后退"就难以避免,最终也将无法维系和坚持。信念伦理是一种特殊的道德类型学,狭义的信念伦理是指在一般伦理领域内,与(传统的)美德伦理、规范伦理、现代分析伦理(或"元伦理学")相较而立的伦理(学)类型。它以信仰或信念为终极道德目的和最高行为规范,以道德或伦理的理想价值(或韦伯意义上的"目的性价值")为终极道德伦理的价值评价标准,借助于道德文化传统的理想范型、道德先贤、道德典范或道德先进的范例化(examplification)或道德类型学(moral typology)研究,阐发、论证和确立一整套基本道德伦理规范和伦理学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实践性的,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实践,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需要,是引领社会精神需求的需要,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公民道德建设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广泛认同的重要实践方式,这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灵魂和根本,而道德价值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和基础。因此,公民道德建设如何在实践中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何种程度上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必须实现道德转型。他提出了道德转型的基本思路:确立人道主义为最重要、最基本的伦理原则;以是否宝爱生命、尊重生命价值作为划分文明道德与野蛮道德的标准;确立两利为利的功利观;从普世伦理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的相容性问题,发掘传统道德的价值。他的诸多思考至今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重新阐释了人类道德价值的内容、形式与机制。从伦理内容创新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为传统德主刑辅思想注入新的伦理思想,刷新了“德”与“法”的内涵与外延;从伦理思维范式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实现了德与法的深度融合;从伦理运行机制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确立了将伦理价值与法律价值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德治”软实力与“法治”硬实力共同发力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