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 2 0世纪 5 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 ,神经衰弱症是城市机关职工、学生常患的一种慢性疾病 ,由于涉及思维、记忆等心理功能而产生的悲观、焦虑甚至绝望的负性情绪 ,患者不间断地寻医求治 ,但单纯的药物治疗只能使疾病持续不愈。195 8年至 195 9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组、北京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组和北京大学卫生院及心理系合作首先在北京大学对患神经衰弱的学生们进行了综合快速治疗 ,前后两批 (117人 )取得了全部好转、其中痊愈和显著好转占 93.2 %的疗效[1,2 ] 。综合快速治疗的指导思想是 :神经衰弱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疾病 ,它不…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统计数字显示,一位普通医生,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他每天所诊治的病人中,至少有10%是失眠症或者与失眠有关的病症,这个数字说明,在工商业发达的大都市,失眠是个发病率较高的都市病。睡眠可以消除疲劳,保持精神旺盛,促进身体健康,消除心理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方国家普遍地用心理治疗方法来医治精神方面的疾病。其中有心理剧,“原始喊叫”,小组疗法,角色疗法,对话疗法,“敏感性训练”和在水池中自我思索。这些现代化的治疗方法对于医治精神疾病是很有成效的。下面简要地介绍几种治疗方法。心理分析心理分析是一种最困难的,费用最昂贵的,但也许又是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  相似文献   

4.
双相障碍是以起伏性躁狂或抑郁为特征的慢性周期性精神疾病。近年来,社会-心理疗法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被引入到该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本文基于近期关于双相障碍的病因学的研究,评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心理疗法在双相障碍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指出今后的研究需要进行严格的临床设计,以保证不同研究间的可比性和可重复性;应尽可能延长追踪观察的时间,并进行大样本多变量研究,以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5.
失眠症治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兰 《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116-118
失眠是睡眠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入睡后易惊醒、醒后不易再入睡等。本文主要探讨了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睡眠约束,光疗法,认知治疗,松弛疗法和行为治疗。  相似文献   

6.
失眠、健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是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引起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多是由于生活、工作及各种人际关系交往产生的多种紧张因素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所致,如何恢复正常的心理活动?您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想象疗法     
●什么是想象疗法 想象疗法又称想象指导疗法。该疗法的进行,不是让人漫无边际地随意想象,而是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客观剌激(图形、颜色、光亮)或言语诱导,使人产生积极的想象活动,以此调节对疾病的消极认识,通过积极的想象活动,调节人机体内部的生理性和心理性防御功  相似文献   

8.
神经衰弱,这个病名人们并不生疏。从字面上便可以理解:它是一种大脑神经功能失调而造成精神和身体活动能力减弱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森田疗法与心理分析是目前我国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两种东西方心理疗法。它们都是为治疗神经症而创立的。仔细考察两种疗法 ,我的发现并不像高良武久所说的 ,森田疗法是对心理分析疗法的彻底否定[1] 。两种疗法有相似的人性观 ,因而在病因的诠释、治疗原则上同大于异 ,只是各俱其文化特色的治疗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迥然不同。1 人性的假说有关人的科学探索离不开关于人类本性的基本假说。森田和弗洛伊德的治疗模式也反映了他们对人性的理解。从决定论和自由选择这一人性维度看 ,可以说他们都是决定论者。森田认为 ,我们的身心活动是受因果法则…  相似文献   

10.
失眠障碍是目前最常见的睡眠-觉醒障碍之一,其本质特征是入睡困难,早醒以及对睡眠质量的不满意等,并且影响记忆力、情绪等日间功能,此外患有失眠的高龄人群会有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随着对失眠的认识的加深,针对失眠的治疗也越发重要。失眠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习惯的改变、睡眠卫生的教育、心理和药物治疗等,本文着重介绍药物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  相似文献   

11.
集中式运动疗法是一种以身体为导向的心理疗法,其适应证范围包括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集中式运动疗法发源于体操练习,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注重感官体验与精神分析治疗相结合,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德国医疗机构中普遍应用的治疗方式。集中式运动疗法将身体的运动和感知作为经验的基础,是基于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思想模型。通过反复探索两个环形控制回路——非言语回路(运动-感知)和言语回路(思考-交流)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对该疗法的介绍,以期能够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以身体为导向的心理疗法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音乐心理治疗的一般概念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音乐对人体能产生明显的生理心理作用。所谓音乐心理治疗,就是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音乐的力量和手段,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治疗效果。它主要治疗功能性障碍,身心(生理、心理)和大脑障碍,神经官能症,精神病和病态癖好等疾病。接受音乐心理治疗的病人按年龄分组,治疗方法主要有感受式和主动式两种。听音乐是感受式治疗的重点,使病患者心理上产生自我调节的作用,或让病人去领悟音乐所产生的各种反应等。主动式疗法是让病人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即让病人单独或集体同治疗人员  相似文献   

13.
园艺景观康复疗法是由多学科发展交叉而形成的康复治疗方法。人体感官受到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刺激,治疗的心理机制在于它能以减少患者消极的精神状态,增加积极的感觉,如:镇静安神、消除疲劳、血压、心率平稳、情绪改善、心理平衡。治疗的脑机制在于通过增强神经-内分泌调节,反馈于大脑皮质的感觉、运动区及边缘系统,起到改善病人疾病的状况,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跳端公"是一种以舞蹈为中心,兼及图像、音乐、诗歌和戏剧元素的传统信仰疗法,是人类巫医文化的类型之一。西南地区的"跳端公",以楚巫文化和氐羌民族从西北携带至西南的巫文化,兼及古傩文化为基础,融合了道教及佛教的文化元素,是一种混合型信仰形态。作为一种信仰疗法,"跳端公"以神灵信仰为基础,充分利用舞蹈、音乐、图像、诗歌等综合性艺术治疗手段,使疾病和治疗的经验具体可感,在人与神交流、人与病患心理交流、表演者与观众交流三位一体的交流模式中,对病人进行积极地心理干预,从而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理疗法又叫精神疗法,是以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医生的语言、情绪及行为或借助电子仪器,纠正病人的错误认识,改善或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和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重视调整个体与环境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心理疗法在我国的应用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年前,祖国医学就有精辟的论述。例如在  相似文献   

16.
接纳承诺疗法是基于正念发展而来的第三代行为治疗理论,它以关系框架理论为基础,在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临床心理辅导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病理观和治疗观,以正念、认知解离、接受、价值观等内容为指导,通过正念接受程序、平衡接纳与改变程序来提高心理灵活性,其独特的咨询模式在过程治疗和效果治疗中都取得了比其他常规辅导方法更好的效果。接纳承诺疗法与其他传统疗法相结合及其本土化应用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7.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的遗留病变,主要改变是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等^[1],令患者承受身心痛苦。经典的治疗方案很少强调对患者行为和心理的干预。而这些患者由于疾病不适的反复发作、病程延绵难愈,出现了一些心身疾病的症状,如神经衰弱、  相似文献   

18.
病症理解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反映了医学领域的男性主义思维统治。病症的唯科学理解割裂了病症与不同性别主体的联系;病症的唯科学理解忽视女性经验与情感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的意义。病症的理解需要范式的根本转变,这种新的范式将不仅应该根据临床界定的疾病状态来理解病症,而且应该根据患者的性别与心理以及他们的生存困境来理解病症。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病人:他们诉说失眠早醒、头昏眼花、浑身乏力、全身不适、腰酸背痛、食欲减退、月经不调、性欲降低、阳萎早泄,曾经到过很多综合性医院,做过不少检查,却没有阳性发现,医生便轻易下了“神经衰弱”的诊断。实际上这种病人并不是什么“神经衰弱”,而往往是“抑郁症”。国内外有人做过多次研究,把一般医生所谓的“神经衰弱”病人,按照目前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中医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祝由是其中一种较多用于临床治疗的中医心理疗法。中医心理疗法亦称“意疗”,是一种运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治疗情绪、精神障碍和某些躯体疾病的方法。其中“祝由疗法”可谓是最早的心理疗法,它对心理治疗历来受到医家的重视。最早出现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在历史上,“祝由”科曾与中医的内、外、妇、儿科等一起,并列于早期学校式的中医教育之中,从隋朝到明朝的太医署都曾设有祝由科”’。了解“祝由”这一具有古老文化特色的疗法所蕴含的心理学意义对现代中医心理治疗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