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象个性是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等研究的对象一样,兴趣作为个性心理倾向,同样是这些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兴趣这个概念,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在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著作中。许多学者都  相似文献   

2.
浅析丧失与哀伤辅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失与个体成长共存,丧失发生给个体带来影响。哀伤是丧失发生后个体必经的过程,哀伤辅导是个体从丧失中恢复过来的有利促进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丧失定义及类型,探讨丧失发生对个体心理感受上造成的影响,同时提出丧失应对的哀伤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十一假期走后的第N天,我依然想念它。其实假期8天过得很无聊,几乎在家瘫了一半的时间,足不出户地看朋友圈里的人们周游世界、人山人海。总之,这个假期过得平淡无奇,没有任何精彩可言。这让我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懒惰和散漫,可我真的爱死这样百无聊赖的日子了:它让我转到头疼的大脑得到了休息,让我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了下来,让我有时间去多愁善感、胡思乱想,或者什么都不想。年中的时候换了工作。彼时走得如此坚决,自以为终于从  相似文献   

4.
文学批评十分经常地忽视宗教社会学的贡献。但是,它最好还是应该懂得,一切文化无不发源于人同世界的某种宗教关系,产生于可见物和不可见物的某种平衡配置。实际上,这正是例如狄尔泰所强调的宗教活动的主要特征:“凡是遇到冠有宗教名称的事物之处,同不可见物交往乃是其特殊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深入那正在发掘的未知,你不得不徘徊苦思。”——勒奈·夏尔:《伊普诺斯诗稿》,1946年。文学批评十分经常地忽视宗教社会学的贡献。但是,它最好还是应该懂得,一切文化无不发源于人同世界的某种宗教关系,产生于可见物和不可见物的某种平衡配置。实际上,这正是例如狄尔泰所强调的宗教活动的主要特征:“凡是遇到冠有宗教名称的事物之处,同不可见物交往乃是其特殊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四川心理科学》2014,(4):10-10
为什么中国的大学生一入校后就彻底放松,开始“享受”?为什么中国能教给学生真才实学的大学并不多?为什么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回顾,探讨丧失、创伤及人类复原力问题,以期促进人们对复原力的理解并为灾难创伤后民众的心理复原提供一些理论根据.研究发现,复原揭示的轨迹不同于恢复过程,面对丧失或潜在创伤时复原力比通常人们想象的更普遍,并且是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张锋  高旭 《心理科学》2022,45(6):1375-1382
本研究采用同时判断任务和时距二分任务,探讨了听觉丧失对听障学生视觉通道的时间知觉的影响及其机制。两个系列实验结果表明,听觉丧失损伤了听障学生视觉通道的时序知觉准确性、敏感性以及时距知觉的敏感性,支持了普遍缺陷假设;但是,听障学生视觉通道的时距知觉的准确性却未受到听觉丧失的显著影响,支持了知觉补偿假设。因此,听觉丧失对听障学生视觉通道的时间知觉的影响可能是基于选择性的机制,这主要取决于不同的时间任务以及知觉属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某中学学生,在同班同学获得全市的大奖后,不是高兴,而是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在背后大发议论,评头论足;某学生听说同学自我感觉考得好,竟然偷偷溜入教师办公室,将同学试卷的正确答案全部涂掉;一个15岁的少年,为了能  相似文献   

10.
当下画坛随着各级美展和各层次画家的个展、联展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美术创作可谓是空前繁荣,名家备出。当我们认真品读这些美展作品和画册后,发现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高大上作品,都统一呈现出画风之精细、尺幅之巨大、视觉之强效的面目。当下画坛这些高大上作品以正式取代了已有千年历史的中国绘画的最高标准文人画的地位,这其中的原因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有一种观念认为,罗马帝国的衰颓是由于基督教的出现.事实上,基督教的出现,与其说是罗马帝国衰颓的原因,勿宁说是罗马帝国衰颓的结果.它的产生,与罗马帝国感性主义的蜕变与泛滥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学史上,《中庸》对"过之"问题的强调,以及对由此引出的"真知"问题的处理,从根本上确立了心性论在儒学中的地位.宋明时代,《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几经遴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平起平坐的圣人之书.朱熹于"四书"之中最重《大学》.《大学章句》既是对《大学》的注释,同时也是在系统阐述朱子本人所服膺的修身之道.然而,《大学章句》在借用《中庸》、《孟子》的"性"概念时,几乎完全忽略了与之相应的"过之"与"真知"问题.顺此继续追踪,我们发现,《大学章句》虽设定了"仁义礼智之性",但实际上并未将其作为修身的出发点.在对"过之"与"真知"问题缺乏深刻体会的情况下,《大学章句》试图以"格物致知"作为获取真知的途径.然而,"格物致知"所蕴含的怀疑精神,最终却使实践者陷入了"不知该如何格致"的"出发点丧失"困境.  相似文献   

13.
诗歌产生之初,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最早的诗歌是为音乐和舞蹈服务的,因此它的音乐美特征十分显著。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诗歌逐步从音乐中分离出来,诗歌的音乐美特征也开始逐渐丧失:诗歌脱离音乐而独立,独立的诗歌要具备审美价值,仍需音乐为其服务;从齐、梁时期的"声律说"到唐代律诗,诗歌虽然保持着音乐美特征,但是音乐的作用始终是处于边缘地带;而随着宋诗的发展,诗歌散文化、议论化的倾向凸显,使得诗歌音乐美特征进一步丧失。  相似文献   

14.
航天飞行的失重环境引起的骨质丧失的机理极其复杂,是多系统,多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应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指导失重致骨丧失的具体研究,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促进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航天飞行的失重环境引起的骨质丧失的机理极其复杂,是多系统,多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应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指导失重致骨丧失的具体研究,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促进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明副产品之一:电视文盲─丧失阅读和思考石中元能够阅读的人必定是一个对社会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大的人。现在许多家庭有电视电话、录相录音机,可是人们越来越脱离阅读和写作。据悉,1991年每个美国人每年看电视时间2463小时,听广播730小时,打电话...  相似文献   

17.
以80名3-5~6-5岁儿童为被试,用个别访谈法和关键词编码法研究了他们对人、事、物三个维度(随时发生性、伤感性、难修复性)的丧失认知及其与亲密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他们对丧失认知是随着年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但在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2)对广义和狭义死亡的认知具有一致性;(3)丧失是一种破坏性情感,对儿童情感的伤害程度与其对所爱的人、事、物的亲密程度有关;(4)对丧失认知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和情感色彩。  相似文献   

18.
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是道德存在的意义,是道德导向功能、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发挥作用的理论前提。从“道德容许行为”到“次道德”范畴的提出,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正在丧失,道德的规范作用、引领作用日益淡化,道德已经跌出了“道德底线”。道德在沦为经济附庸的同时丧失自己的高贵品位。因此,道德建设必须高扬理想的旗帜,实现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在《会饮》中借老妇人狄奥提码之口传达了爱若斯(Eros)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攀升的超越之路,揭示了他对人之整全的坚持。最终的落脚点是超越了形体和体制的神圣的理智至爱,是对美本身的爱。这一神圣的爱若斯是人应该践行的崇高的生存方式。它是能够让人对美本身,对神圣的理式世界进行理智的观照,是让人从可朽实现不朽的灵魂阶梯。但是,纵观希腊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却呈现出爱若斯内涵的分离以强人之整全性的丧失的痕迹。本文试图对这一思想线索作出一个历史现象学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