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攻击行为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情感和心理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同伴侵害是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先前的一些研究已经考察了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但是尚不完全清楚调节效应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采用三水平元分析方法检验效应量的可靠性和一系列调节效应。在系统地搜索了2020年10月之前发表的文献后, 当前元分析确定了40项研究, 包括25605名被试, 共计333个效应量。主效应检验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此外, 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同伴侵害变量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身体侵害相比, 关系侵害与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更强。儿童和青少年的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也受到了地区的调节, 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亚洲地区比在南美洲地区更强。研究设计也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 儿童和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攻击行为的相关在纵向研究中比在横向研究中更低。最后, 当前元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伴侵害的报告者也是一个显著的调节变量。与同伴报告的同伴侵害相比, 教师报告的同伴侵害与儿童和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较高。当前研究的结果指出, 在预防、控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时应该注意同伴侵害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曹丛  王美萍  张文新  纪林芹  陈亮  陈欣银 《心理学报》2014,46(10):1486-1497
遗传与环境如何交互作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是当前攻击研究中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近年来, 分子遗传学关于人类攻击的研究已拓展到对不同攻击亚类(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遗传基础的探讨。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 对1258名儿童进行为时4年(四年级—七年级)的追踪调查, 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仅交互作用于男青少年的身体攻击, 母亲教养行为显著预测GG 基因型男青少年的身体攻击, 但对T等位基因男青少年身体攻击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 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了自尊在青少年抑郁和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研究选取了256名年龄在12到16岁的初中生,采用青少年自尊评定问卷测量自尊,儿童抑郁量表测量抑郁,AQ攻击量表测量攻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在性别维度上并无差异。自尊和抑郁、自尊和攻击之间存在负相关,抑郁和攻击之间存在相对较小的正相关。结论自尊在青少年抑郁和攻击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近二十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研究进行综述,概括了至今为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建议。从留守儿童概念、生存状况、受教育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留守儿童问题对策与建议进行分别概括,提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留守儿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弄清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可为人格发展与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文章梳理了近30年西方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发展的研究进展,区分了人格发展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分别从这两方面总结出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人格特质平均水平的可变性。最后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时代特点,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弄清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特点,可为人格发展与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文章梳理了近30年西方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发展的研究进展,区分了人格发展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并分别从这两方面总结出儿童青少年"大五"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人格特质平均水平的可变性。最后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时代特点,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青少年攻击信念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儿童感知父母冲突量表对506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信念和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青少年攻击信念在父母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青少年攻击信念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度地玩电脑游戏能够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在知觉、注意等认知任务上的表现,电脑暴力游戏可能会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过度沉迷于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学业成就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可在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机制、电脑游戏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是一种发展性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很有可能会发展为青少年犯罪。本研究总结了三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快速跟踪、多系统治疗和专注力训练。快速追踪包括两种水平的干预措施:普遍性干预和选择性干预;多系统治疗是个别化和多元化的统一;专注力程序简单易学,可用于攻击行为的自我控制。通过对这些干预措施的总结,我们希望能够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为对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实际干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培养是新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自1981年以来,我们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有机结合,在全面系统地评述儿童人格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基本构建出我国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基本框架。本文将具体阐述我们三十多年来对于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研究的成果,系统地阐述儿童青少年人格及重要特质的结构,发展的一般特点,影响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因素,以及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有效模式,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