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6年5月,国家宗教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定》精神,为切实做好"十三五"时期全国宗教工作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全国宗教工作系  相似文献   

2.
《法音》2003,(4)
(2003年3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通过)根据浙江省普陀山佛教协会上报我会的《关于对演权作迁单处理的决定》,鉴于演权严重违反佛教清规戒律,损坏佛教形象,性质恶劣,违反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的规定,按照《中国佛教协会章程》,决定撤销演权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职务,提请中国佛教协会下一次理事会追认。关于撤销演权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如何恢复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3,(10)
根据浙江省普陀山佛教协会上报我会的《关于对演权作迁单处理的决定》,鉴于演权严重违反佛教清规戒律,损坏佛教形象,性质恶劣,违反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的规定,按照《中国佛教协会章程》,2003年3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扩大会议,决定撤销演权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职务,并提请本届二次理事会会议予以追认。本届二次理事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予以追认。关于撤销演权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的决定  相似文献   

5.
《法音》2002,(10)
根据《中国佛教协会章程》第十六条“必要时常务理事会可决定一位副会长协助会长主持日常工作”的规定,经一诚会长提议,由圣辉副会长协助会长主持日常工作。本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一致通过。特此决定。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关于圣辉副会长协助会长主持日常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前儿童推理过程的发展与教育》这项实验研究是我们承担的朱智贤教授负责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六个和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教育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儿童心理的特点与教育》中的一个课题.为了使这项研究能直接为早期开发儿童的智力服务,我们试图以推理过程为线索,系统地探讨如何了解并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这个综合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决定》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全党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份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于宗教和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做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宗教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为丰富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  相似文献   

9.
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也是西部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6,(3)
我们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听了赵总理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即将在这次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七五”计划,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军的号角,行动的纲领。实现“七五”计划需要全国的安定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我想讲两点:一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的问题;二是宗教界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全党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份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把“宗教关系”列入五个重大关系之中,表明中央已将处理好宗教问题视为在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件大…  相似文献   

13.
晓望 《天风》2005,(2):F002-F002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五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会议于2004年12月27—30日在沪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160位委员,审议通过本届两会各项专题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宗教事务条例》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画出了宏伟的蓝图《。决定》在谈到“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时,对宗教问题讲了6句话。从3句话,到4句话,到今天的6句话,说明了党对宗教工作的重视,对宗教认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6句话中讲到“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肯定了宗教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对广大宗教界、广大信教群众,包括…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在文化上的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决定》还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训谋 《中国宗教》2006,(11):43-4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马宇虹 《中国宗教》2006,(11):39-4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徐远杰 《中国宗教》2006,(11):38-3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