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旁观自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加上身边老人们说的“人有三昏六迷九糊涂十二癔症”,  相似文献   

2.
好心看得见     
常言道:人心隔肚皮。人的心是黑的,还是红的,谁也看不见,故有“人心难测”之说。 于是有的人好心办了错事,也有的人“好心成了驴肝肺”。 当然,也有人自恃自己是好心,不图什么私利,也没什么藏的掖的,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天真如孩童,率直近鲁莽,一不小心便得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来气,好心可能在别人眼里就成了恶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家里盛不下心灵的东西。”朋友赵金禾在来信中说。他是劝我有些事在妻子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不要跟她发脾气。他说自己心灵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真正支撑,而支撑自己的东西往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特别是,不能强求每一个人理解。他比我长17岁,是过来人了,又是颇有名气的作家,他的这个说法想来是有道理的。我承认我对妻子要求的太多,我总想人有了家总不应该再有孤独吧。现在看来,人有了家还有孤独是很正常的事。我有时想我找个什么样的女人成家,家里才能让我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呢?而且说什么都有人听,笑什么都有人懂,哭什么都有人一起流泪。我把跟我接触过的所有女人都想遭了,可我一点也拿不准会有哪一个女人  相似文献   

4.
徐晓鸿 《天风》2017,(7):22-24
“何以故?若有知见,则为有身;以有身故,则怀生想;怀生想故,则有求为; “是什么缘故呢?(人)之所以有知识,是因为有自己见解的缘故;由于有了自己的见解,就会孕育产生想法;因为孕育产生想法的缘故,就有了需求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经营自己     
每个人都怀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渴望攀上成功的峰巅,但人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无数事实证明:如果你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善于经营自己的长处,你就找到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人生在世,谁都不希望自己庸碌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平平庸庸默默无闻。是大雁就想翱翔蓝天,是骏马就想驰骋草原,都盼  相似文献   

6.
郭文文 《天风》2006,(12):11
说到自由,我想普天之下没有人不想拥有它吧!自由是什么呢?对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对于长期被父母管束的孩子来说,也许离开父母,离开了家,就是得到自由了;对于长期生活在监牢中的人来说,也许自由就是有朝一日能离开囚笼,自由它有多重要,它在哪儿呢? 曾有人写过这样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战争,多少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什么呢?得到自由,他们是在为自由而战!今天,也有好多人在追寻着他们想要的自由,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为了早日摆脱父母的约束和唠叨,得到想要的自由;找份工作,努力工作,为了多赚钱,不受经济的困扰和辖制,过自己想要的自由生活;努力工作,得  相似文献   

7.
入世与幽隐     
你说你很矛盾,一方面想要隐居,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光耀的名人,受人注目。你说:“想隐居是因为世界太浮华,想受人注目大概是因为自己有这份才情吧?”  其实,你一点也不例外。林语堂博士就曾有名句,嘲笑自己“踟躇闹市说隐居”。  我也正如林博士所说,一年到头向往山林幽隐,却极少时间真的去看看山林,别说在山林去居住了。  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人们经常是一面喜欢幽隐,一面卷入繁华呢?  我想,这正是人的天性了!  我们的天性有此两面。一面想要表达自己并得到别人的认可,一面想要摆脱这种无形的催迫,而希望遗世独立以求得心灵…  相似文献   

8.
有句谚语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人的思考活动也是这样:问题人人会想,各有巧妙不同。有的人想问题弯过来绕过去,半天也理不出个头绪。有的人却能快刀斩乱麻,很快就把握住问题的脉络和关键。有的人只善于想比较简单的问题,或想自己长时期以来所熟悉的老一套问题;碰到复杂的新问题便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有的人则不但思考经常碰到的常规问题能驾轻就熟,应付裕如;在陌生的需要有所突破创新的问题面前也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如此差异,说明了什么?它反映了人们的思考能力、特别是创新思考能力,有着高下强弱之别。我们…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好压抑自己想做得不敢做,想说得不会说,只是在自己的脑子中想啊想啊,一片混知己比如学习中,出了点小毛病,就会不断的责怪自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时候因为自责,为难自己,搞的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不想学习,也不想与人交往,见到别人就会怕。还有,我觉得自己有点自闭倾向,不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那些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对一些人事的不满,可越是这样,就越觉得压抑自己,有时候跟一些知心的朋友讲讲,会舒服很多,可我总不能老是去麻烦别人,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解决,我需要心理咨询么?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20多岁的女大学生,几年来她一直处于苦恼之中。从高中时开始,她就对自己的狐臭感到不安。在图书馆学习时,只要邻座的人一起身离开座位,她就认为是自己的狐臭使人感到不快。在公共汽车上,邻座的人起身离座,她也以为是对自己的狐臭感到讨厌。她越来越不敢与人交往,甚至见到人就紧张。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位女大学生患的是对人恐怖症,又称为社交恐怖症。这种心理异常表现为平时虽想与人来往,但又害怕被人拒绝、抛弃,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眼泪     
正从小,他就特别羡慕同龄小朋友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他,却只能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正因为父亲的严厉和管制,他特别恨父亲,因而性格也变得很是执拗。初中时的他尤为叛逆。为了对抗父亲,他总会想尽办法气父亲,比如抽烟、打架、逃课,只要能刺激到父亲的事情他都去  相似文献   

12.
智慧语丝     
正你比小时候弱多了,那时候你有许多梦想,并且做了很多努力,你想考一个好学校,你想拥有一群朋友,甚至还曾偷偷地喜欢过什么人,会熬夜读书,会倾听朋友。可是现在,你见识多了,比原来更有智慧了,也变得强壮了,可是却再也没有像原来那样因为坚信自己和未来,而拼命去努力了。——几米漫画集  相似文献   

13.
尝试     
在物理学上尝试就是试验。要想知道一种事物的结构究竟如何,只要去做一下试验,一切就能弄明白;如果不去做试验,那就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事物的本质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天文学上尝试就是探索。要想知道地球以外究竟还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文明,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地球去探索。任何一个成功的开始都需要自信。一件事情没有去做,也就不知道困难程度有多大或者会有什么不曾预料的事情要发生,但只要是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继而孜孜以求,那就表明你有绝对的自信,相信自己有实力战胜任何困难,坚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各种挑战。尝试最重要的是勇气。面…  相似文献   

14.
小王在联欢活动中认识了女性小蒙,两人初次相识都对对方有较好的印象,小王就开始了恋爱攻势,想约小蒙单独活动,以便进一步加深了解,但是虽然有时相约成功,而有时却被小蒙以种种借口婉拒了。小王百思不得其解:自从两人相识及交往以来,自己没有什么失礼的言行,并且看得出小蒙对自己也很有好感,为什么她的反应却不是很积极呢?  相似文献   

15.
我是什么人?     
余督兵 《天风》2007,(13):18-20
摩西在米甸旷野经过40年牧羊之后,才认识自己是个什么人。当他认识自己是什么人的时候,正是他生命成熟而蒙召为以色列民族领袖的时候。那么,摩西认识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一、是畏罪逃难的罪犯圣经说:“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出2:15)神从荆棘里火焰中呼叫摩西,要打发他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上了很多和生活有关的课程,也遇到许多有趣的人。比如说葡萄酒课吧,就有人和我一样,喝久了,就想对自己的饮料多了解一点。烹饪课,有位大姐已经很会做菜,学烹饪并不是想开餐馆,而是想在买菜时多一些"懂的乐趣"。果然,买了半辈子的鱼,她发现了新的乐趣,懂得了更专业的挑鱼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不俗的成就,就必须学会主动,自己找活干。将公司当成"家",将公司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个"发工资"的地方。很多时候,要想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视,并非他要你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而是你能自己主动地去做出成绩。拥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重要基础。如果你不主动向前走,没有人会推着你走——更多的人只会想方设法拽你后腿,希望你倒退不前或步履缓慢,始终走在他们后面。  相似文献   

18.
学生篇 无拘束睡眠 越接近高考,部分 高三学生越是对自己的 睡眠问题感到苦恼。晚 上睡眠质量不高或者是 长时间无法入睡。 睡眠其实很简单: 有些人之所以很难入 睡,是因为他在睡前总 想着一个问题:"我要 是睡不着该怎么办?" 其实,当我们闭上眼睛 什么也不想的时候,大 脑就处于休息状态,如 此便可称作大脑在放 松,也算是入睡了,我 们用不着把睡眠想得多 么神秘,休息乃最终目 的。  相似文献   

19.
悟迷     
不敬悟解不笑迷,圣凡颠倒世询戏,论道多为痴狂客,梦蝶方显真消息. 你参加过酒宴么?在酒席宴上有个可笑的现象:凡口口声声自己没醉的其实都是醉汉,而清醒的人却推辞说自己不胜酒力,已经醉了.  相似文献   

20.
遇上对的人     
正菩萨不在庙宇,也不在殿堂。人世间真正的菩萨,是那些摆渡自己的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合适。传经布道者也许为你讲了很多,但越多,你可能越纠缠不清。有时候,小人物一句简单的自嘲,就会让人心头豁然开朗。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也就什么都简单了。所以,遇上对的人,比遇上高人有意义。这看似偶然,却是每个人的运数。冥冥之中向你走来的人,有些是过客,有些却是送你到彼岸的摆渡人。《飘》的结尾,斯嘉丽说,毕竟,明天将会是新的一天。是的,无论此刻多艰难,都要等着明天为你降临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