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方的心事     
方方上5年级了,他一直是少年宫合唱队的领唱。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方方的嗓子音色好,唱得更好。方方的愿望是将来考进音乐学院,做一名歌唱家。但是,最近方方唱歌的声音很难听,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变了。方方的嗓子变成这个样子,还做什么歌唱家!为此他很着急。  相似文献   

2.
《佛教文化》2007,(5):103-103
一只历经400多年风雨沧桑,生活在西园寺放生池里的雄性斑鳖“方方”日前终寿正寝,由此全世界的活体斑鳖只剩下了四只,濒危动物斑鳖的离去,不免让人觉得惋惜。经解剖鉴定,确认“方方”系自然死亡。苏州西园寺专门为斑鳖“方方”做了“铜像”。“方方”去世后经过测量,身躯全长1.52米,重73公斤。斑鳖俗名“癞头鼋”,是一种已有2.7亿年历史的古老龟类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3.
将当代作家方方的小说《风景》与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位作家在这两部小说中的叙述手法明显相似,人物性格命运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通过对两部作品叙述结构中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文本叙述结构的基本形态以及其带来的同与不同的悲剧呈现方式,显然,福克纳"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与方方讽刺的语言则又是各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4.
郑芳 《美与时代》2003,(9):83-84
方方的中篇小说《水随天去》揭示出当今人们该如何对待情感和生命的矛盾问题。从结构主义角度看,个体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所关涉的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光有法律不成,光守伦理不成,重要的是理解、沟通、对话,从而达到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正"你有多想要,你的行动力就有多强。我每天6点起床,23点睡觉,每天不敢耽搁半分钟去休闲娱乐。我每天只想着,那个目标是我一定要实现的。"说这句话的林林,靠着业余时间的努力,考上了某重点大学的在职研究生。朋友方方受到了鼓舞。按照林林的学习方式,她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早上被闹铃叫醒,看书刷题,下班后随便吃点儿就着急忙活,每一天都是打满鸡血地度过。  相似文献   

6.
方方的小说<在我的开始就是我的结束>是一曲真爱缺席的悲歌.主人公黄苏子是个苔丝一样纯洁的女子,她用尽一生去守望真爱与幸福.可在荒原一样阴沉酸腐龌龊的世间,她历经千回百转,遭遇千疮百孔,亲情,友情,爱情的大门却始终对她紧紧关闭.不甘生如死之寂寞荒凉,无色无声,她飞蛾扑火似的许身风尘,以出卖身体这样绝望的自由选择,来实现生命的绚烂与求证自己的存在.可她依然没能如愿.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身体的磨练完成了心灵的旅程在邦答后的晨曦里我们以净化的身心迎来了穆斯林最尊贵的节日─古尔邦一顶顶鲜亮的白帽在攒动一方方多彩的盖头在晨风里飘动一声声色兰道出了穆斯林的真情这是来自安拉的祝福啊!这是节日里最美好的风景芭兰香气味在空中飘溢静下来的人们纷纷肃立在众乡老的簇拥下阿訇洁白的台斯塔尔像一面圣洁的旗帜声声大赞中从容、庄重、步履坚定没有激昂雄壮的鼓乐没有气势宏伟的伴奏阿訇带领穆民迈向拜主的殿堂平静中显出热烈自然中透着隆重大殿上的气氛格外宁静阿訇讲的“卧尔兹”震撼心灵民族的自觉,国家的振兴敬畏的…  相似文献   

8.
孝心无尘     
这个故事发生时我还在读小学四年级。那年暑假,父亲领我去徐州的老叔家走亲戚。老叔在一家挺大的机关里当翻译,整天是外语说得多,中国话说得少,在外的时间多,在家的时间少。我和父亲在老叔家一共呆了三天,老婶和孩子们陪了三天,老叔却只陪了我们一个晚上。那天晚上恰好是我们启程返乡的前一天晚上。老叔结束完他的所谓“外事活动”,便兴高采烈地拎着一包点心———俄罗斯产的(当时还叫苏联)点心回到家中。老婶打开了花花绿绿的点心盒,一大堆圆圆方方、奇形怪状的点心呈现在我们眼前。父亲无动于衷,似若未睹;老叔家的三个孩子倒像出笼的小鸟…  相似文献   

9.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灵官宝诰》曰 :“先天主将 ,一神君。都天纠察大灵官 ,三界无私猛烈将。金睛朱发 ,号三五火车雷公。凤嘴银牙 ,统百万貔神将。飞腾云雾 ,号令雷霆。降雨开晴 ,驱邪治病。观过错于一十二年 ,受命玉帝。积功勋于百千万种 ,誓佐祖师。至刚至勇 ,济死济生。方方阐教 ,处处开坛。豁落猛将 ,三五火车大灵官、王元君。太乙雷声应化天尊”。据《新搜神记》的记载 ,王灵官本名叫王善 ,是宋徽宗 (110 0 -112 5年 )时候的人。曾从师于西蜀萨天师受道符之法 ,为林灵素的再传弟子。道教有五百灵官之称 ,五百灵官中有四大护法灵…  相似文献   

10.
坦荡     
坦荡是春日一望无际的原野,是夏日汩汩流淌的清泉,是秋水长天,是大雪无痕。坦荡是拂晓时分的万里霞光,是雨后青翠欲滴的远山,是亭亭玉立香远溢清的莲花。坦荡是海水的沉默,是天空的无言。坦荡是自然本身,是纷繁复杂的生活底色,是一种最本真的生活姿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独欢     
马德 《思维与智慧》2011,(11):43-43
众生喧闹,尘梦缭绕,我喜独欢。 独欢,是一个人的热闹。独,有一点落寞,有一点薄凉。欢,也不过是清欢,也不过是寡欢。独欢,要的是沉静之味,要的是孤雅之趣,要的就是,心灵在不被打扰中,觅得大自在大快活。  相似文献   

12.
微笑     
微笑是强者对人生最完美的诠释,微笑是从从容容的人生态度。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也一定微笑地面对着我们。喧嚣尘世,受约束的是生命,不受约束的是心情。只要心是晴朗的,人生就没有雨天。生命,有时只需要一枚真诚的微笑。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微笑,是一种境界,境界依靠的是磨练。相逢一笑泯恩仇,桃花依旧笑春风,我自横刀向天笑;温情的笑,苦涩的笑,开怀的笑,无私无怨的笑……笑世间的冷漠无情,笑自己的愚痴幼稚,笑他人的庸俗褊狭……所有的善意和感悟都融汇在这真诚的微笑之中。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  相似文献   

13.
心宽即福     
现代人的心里太拥挤,功名利禄衣食住行,林林总总万事萦怀,于是疲惫不堪,却仍于疲惫中举步维艰。或说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所有的艰难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幸福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可静下心想一想,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才会明白,我们所付出的,也许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4.
“五功”赞     
“念”怀着敬畏的心态,带着真诚的情怀,清真言,这是穆民崇高信仰的表白。“除真主之外,再没有主宰,穆罕默德是真主的钦差。”清真言是真理,常定会得到真主的喜爱;清真言是盾牌,常就能避免恶魔的伤害。让清真言伴随穆民终生,使信仰发出耀眼的光彩。“礼”亮的邦克声,回荡在万里长空,“快来礼拜,快来礼拜,你们必定成功,必定成功。”穆民从四面八方走来,面向“克尔白”履行拜功,从而心灵得到了净化,对教门的认识进一步跃升。礼拜的前提是敬畏,敬畏的向导是服从,服从真主的命令,追求两世的吉庆。拜功是真假穆民的试金石,是…  相似文献   

15.
别人,是自己的根基、营养、启示、绿荫、港湾。关爱别人是一种美德,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  相似文献   

16.
成攻与失败     
人生的奋斗目标虽然不是失败,但却是失败这块基石铺平了通向成功之路。英雄在失败中醉里挑灯看剑,懦夫却在失败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在失败面前谈成功是有勇,在失败面前论运筹是有谋。失败既是漫步荒丘者的暮鼓,也是攀登险峰者的晨钟。屡战屡败是颓靡,屡败屡战是骁勇。失败是化做春泥的落叶,为一抹新绿再度招揽阳光。失败是冰封雪覆中的小河,忍过三冬便会激流欢畅。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希望,失败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 ※成功是一株带刺的玫瑰,她可以催人奋进,也可以诱人堕落。成功是一杯飘香的美酒,她可以为勇士壮行,…  相似文献   

17.
天满宫是日本福冈市的游览胜地,在太宰府的东边。一个星期天,大女婿开车领我们去参观。此时虽为冬季,但路旁鲜花盛开。特别是路边住宅,院落尽管很小,也就是10多平方米甚至几平方米,可绝大多数都种有树,有的是梅花,有的是茶树,更多的是罗汉松。 车行两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到天满宫。这里虽是游览胜地,但并不收门票,人们可以随便出入。因为是星期日,来的人特别多,里外都是人。在宫门外,有一所祭神的建筑,进门一看,里面是个好大的院落。在大门内两边有神像,一边是“今五神”,一边是“志明神”,皆是唐时天竺的旧物,为日…  相似文献   

18.
是主旨,主与我行———有感于中国天主教爱国会40年历程安华是真理,终必获胜;是正义,万众归心;是正道,步步似锦;是主旨,主与我行。是爱国主义旗帜,九州飘扬把风迎;是火焰,燎起反干预反渗透的斗争;是政策,迎来了宗教信仰自由;是主爱,五湖四海携手并进。四...  相似文献   

19.
心中的丰碑     
十字架,是我心中的丰碑, 真理、公义筑成的‘·堡垒”, 千秋万代铭于世间, 坚不可摧! 十字架,是我心中的丰碑, 救主耶稣生来卑微, 他是神的独生子, 令人敬畏。 十字架,是我心中的丰碑, 从那里流畅着江河活水, 生命树四季常青, 佳果累累。 十字架,是我心中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一、导言 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信仰理念展现和发挥的枢纽,是修行实践和社会教化的基地;是反映佛教面貌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佛教精神的一个窗口,是佛教荣辱兴衰的一种象征。因此,寺院的社会价值不应仅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壮美,而主要在于其精神内涵的崇高,在于其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所以,寺院不但是佛教活动的物质载体,而且更是佛教信仰的精神实体,其信仰建设才是根本。 寺院主要由出家僧众住持,因此,信仰建设首先应从出家僧众开始。更重要的,他们(她们)是在家信众的领路人,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和人格楷模。对一般信仰者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