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丁光训 《天风》2007,(13):6-8
弟兄姊妹们,今天让我们来认识神的一个青年仆人,就是对神忠心耿耿的约瑟。约瑟一家共有弟兄十二人,他是第十一。他是一位有理想、有大志的青年,为人正直,对哥哥们不太严肃的生活很看不惯,常去告诉父亲。这当然就导致了哥哥们长期对他的不满。当约瑟十七岁那年,哥哥们远出放羊,约瑟奉父亲的命给他们送饭。哥哥们对他怀恨在心,就暗暗把他卖给一批商贩,对父亲  相似文献   

2.
马婷婷 《天风》2007,(16):47
前几天,我的一位亲戚病了,我来医院照顾她,她住骨科。就是在这几天里,让我知道人生的确是无常的。我们隔壁的重症监护室里住着一个7岁的小孩,他的父亲和双胞胎哥哥都在车祸中死去,只有他捡回了一条命,小孩的头部和  相似文献   

3.
她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父亲从小就给地主做长工,1937年就参加了革命。父母都是解放前人的党。哥哥、姐姐、姐夫、嫂子全是军人。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她的高干父亲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隔离审查,后来因为找不到“罪证”,便让他在家“闭门思过”,实质上是一种“软禁”,完全剥夺了他工作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的关云长,以刮骨疗毒的惊人之举,树立了一个硬汉形象。在明代,又出了一位不在其下的人物,他就是河北容城人杨继盛。杨继盛从小就十分不幸,七岁丧母,十一岁时又失去了父亲。因为生活无着。他就和一个僧人住在一所破庙里,刻苦读书。有一年夏天,瘟疫盛行,僧人病倒了,庙里的其他人都吓跑了,哥哥不放心,也来催他回家。  相似文献   

5.
他出身于佃农家庭,家里非常贫穷,世代务农,帮父母下地干活,是常有的事。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他和父亲下地劳动,不多一会儿就汗流浃背,全身酸痛难忍,他回头一看,一上午和父亲辛苦的劳作,就只割掉了一小块的稻谷,他无奈地望着那一望无垠的稻田,问旁边的父亲,这么一大片,什么时候才做得完呢?父亲淡定地回答他,怎么会做不完呢?我每年都是这样一步一步做完的。  相似文献   

6.
    
很小的时候,读到过一个关于"鱼链"的故事。加勒比海附近的一个孩子,到他的叔叔家做客。吃饭之前,叔叔带着侄子来到海边钓鱼,把钓钩扔到水里不久,叔叔拉起了鱼钩。奇迹出现了:在鱼钩的下面,一大串鱼闪着白花花的光芒破水  相似文献   

7.
温冠森 《天风》2007,(20):10-11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受到冤屈的时候,那么,怎样才是正确对待此遭遇的态度呢?让我们看看约瑟,以色列的儿子,第十一子,一个属灵的伟人,是怎样对待冤屈的。约瑟是父亲最爱的儿子,但因此受到同父异母的十个哥哥的嫉恨。终于有一天,约瑟给哥哥们送饭,十个哥哥却趁机把他卖了,卖到了埃及。  相似文献   

8.
一个男孩,小学5年级时还口吃。他哥哥听说抽人大嘴巴能治口吃,所以他一结巴,他哥哥就突然抽他,但还是没治好。  相似文献   

9.
曾经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老人和一位青年同时来到一个池塘边钓鱼。不一会儿,老人就钓了好几条大鱼,青年却一无所获。青年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的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青年来到老人身边,向他请教  相似文献   

10.
正台湾奇美集团创始人许文龙每个周末都要去台南安平港钓鱼。一个星期六的早上,许文龙和新入职的助手张晓宏一起来到安平港,选好位置后,两人开始打窝,上饵料。张晓宏早就知道许文龙是垂钓高手,所以,他特别关注许文龙是如何上饵料的。许文龙的钓竿上有两个鱼钩,但是,上饵料时,许文龙在一只鱼钩上使用蚯蚓,另一只鱼钩上用的却是番薯泥揉成的鱼饵。  相似文献   

11.
关于父子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一个儿子酷像他的父亲,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一个朋友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忽一日早上又见着了他,忍不住就叫了他的名字,当然知道这是他的儿子,但能不由此而企羡起这一种生生不灭、永存于世的境界吗?  相似文献   

12.
袋里的父爱     
正母亲去世后,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3.
正他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荣耀,反而使他遭受诸多磨难:父亲"文革"期间遭不白之冤家庭分散,这让年少的他受到歧视和委屈,且养成了玩世不恭的叛逆性格。他留着一头卷发,不时与人打架,还时常跟母亲斗气。面对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孩子,家人伤透了脑筋。后来,平反归来的父亲觉得部队是一所锻炼人的好学校,便把他送到部队去当兵,希望在军营里改造他。就这样,18岁的他参军入伍,当了4年空军地勤  相似文献   

14.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出生干广州的一个艺术之家。在父亲和哥哥的影响下,黄伟明3岁时就迷恋上了画画,那个时候,他的生活只有丽件事,一是画画,二是看动画片。从《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谈》到《三个和尚》《没头脑和不高兴》,黄伟明一直都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5.
关启蒙 《天风》2004,(1):44-45
上小学时,父亲特意让我和哥哥同读一个年级。那时,我俩的成绩一直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神不断加恩典给我们,在全乡统一升初中的考试中,我和哥哥双双中鹄。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读初二的那年,哥哥忽然高烧不退,经医院检查,患上了肾病综合症……  相似文献   

16.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献之小时候跟父亲学字,觉得并不比父亲差。有一次,王羲之在墙上题了几行字就出去了。王献之等父亲走后,把那几行字擦掉,自己重新写了同样的字,他想看看父亲的反应。谁知道,王羲之回来一看到那几个字,就说:"我怎么写  相似文献   

17.
念完上海交大硕士研究生的他面临这样的选择:留在上海找家跨国公司上班或出国深造。就在他决定出国深造时,他的生命中又出现了另一个选择:父亲要他回到老家一个叫长河镇的乡村打理他正在亏损的企业。这是个规模不大的私营企业,是他父亲一手创立起来的,因  相似文献   

18.
白友华 《天风》1997,(6):29-30
张学宽医生现年47岁,家住四川会理县岔河村。他16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医,到山上采药,至30岁整整14年的行医过程中,没有多收过别人的钱,而自己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14个春秋过去了,靠着主的能力和他的祷告恳求,神给了他医病的恩赐,使他医技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主的名在行医治病当中得荣耀。 张医生和他一起行医的哥哥在受洗归主那天曾立过心愿,凡行医得的钱要献上十分之一。他们这样想的,也这样做了。如今,张医生家不仅仅是十一奉献。最近他为绿水教会盖建教堂奉献1000元,还奉献100多斤红糖。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6)
<正>有时我们会听闻,一些做妻子的有这样的烦恼:结婚后与公婆住在一起,婆婆随意进出已婚儿子的卧室,一点也不觉得尴尬。更有甚者,每晚儿子和媳妇睡着之后,还要进来亲吻一下儿子,才能入眠。当婆婆成为夹在夫妻之间的"第三者",或遇到"未断奶"的丈夫,怎么办?雅各也曾生活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因他觊觎哥哥长子的名分己久,甚至在母亲安排他行动之前,已用一碗红豆汤换得长子的名分。然而,他盗用哥哥的名义夺得父  相似文献   

20.
张学宽医生现年47岁,家住四川会理县岔河村。他16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医,到山上采药,至30岁整整14年的行医过程中,没有多收过别人的钱,而自己却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14个春秋过去了,靠着主的能力和他的祷告恳求,神给了他医病的恩赐,使他医技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主的名在行医治病当中得荣耀。 张医生和他一起行医的哥哥在受洗归主那天曾立过心愿,凡行医得的钱要献上十分之一。他们这样想的,也这样做了。如今,张医生家不仅仅是十一奉献。最近他为绿水教会盖建教堂奉献1000元,还奉献100多斤红糖,1996年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