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晏阳初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提出"除文盲,做新民"的目标,主张用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来解决民众的"愚"、"贫"、"弱"、"私"问题,提升其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道德力。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献身平民教育、开展公民教育、寻求教育创新等思想,对于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民"的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鸟 《天风》2010,(12):62-65
<正>今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1890-1990)诞辰120周年,开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工作90周年,同时也是他逝世20周年,作为教育界的一代伟人,他立志一生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劳苦大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能有如此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一生只为一件事奋斗,那就是立志乡村建设,推广平民教育。如今,他  相似文献   

3.
今天知道晏阳初其人其事的人可能已不多,但在上世纪前半叶,他却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风云人物。1943年,他被美国百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之一,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人齐名。1945年美国旧金山市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1967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授予他最高平民奖章金心奖章,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授予他终止饥饿终生成就奖。此外,他更被尊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可谓功誉满身。  相似文献   

4.
包兆会 《天风》2017,(2):54-55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为中国教育四大圣人;留学期间曾担任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会长,一生受基督信仰的影响。他一生主要从事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是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以及儿童师范教育创始人,主持创办中国第一个现代幼儿园。  相似文献   

5.
北京高校大学生家庭教会信徒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督教家庭教会近年来在高校校园传教十分活跃,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不断增多。课题组以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高校的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教会大学生信徒对基督教的信仰更多带有终极追求的成分,对教会活动表现了很高的热忱。他们加入教会的途径多为传教的结果,入教与排遣不良情绪有关。他们的价值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显示了比较多的消极倾向。从差异性的角度看,男生信徒、教育、心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信徒最值得关注。对于家庭教会的大学生信徒应当区别不同学生,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  相似文献   

6.
青年与教会     
肖荣光 《天风》1995,(5):9-10
一、教会需要青年 1、青年是教会的力量。家庭或国家的前途如何,要看青年的表现怎样。教会兴衰也是同理,青年的影响最大。摩西时代,真神叫他数点二十岁以上能出去打仗的壮丁。  相似文献   

7.
<正>感谢神,主将得救的人数不断加给他的教会。中国各地教会每年都有几十万的初信者受洗加入主的教会。按照教会通行的做法,这些慕道友在受洗前,都必须参加长短不一的慕道班。慕道班的授课内容大多为初信者必须了解的基督教基本信仰的教义实践等启蒙课程。慕道课程能够为初信的弟兄姊妹深入系统地认识福音真理打好坚实的信仰根基,所以对信徒生命成长和教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福州地区基督教历史,和教会的基督教教育事业及其在仓山区的影响。教会在今天时代中,不应只以传福音为唯一目的,而应全力增加所有人民的幸福和社会和谐为追求;透过提高教会及教牧人员和信徒的素质,发挥教会的有利因素,为提高众民的素质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赵鑫 《天风》2015,(4):49-50
亚他那修,古亚历山大城杰出的主教,公元4世纪伟大的神学家,东方教会的伟大教父,《尼西亚信经》忠实的捍卫者。亚他那修,古亚历山大城杰出的主教,公元4世纪伟大的神学家,东方教会的伟大教父,《尼西亚信经》忠实的捍卫者。亚他那修,296-298年间出生于亚历山大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亚他那修从小接受希腊式的传统教育,从他的著作里我们可以发现希腊文化对他的影响。亚他那修少年时便聪慧过人,被亚历山大主教看中,着重  相似文献   

10.
格列高利     
《天风》2015,(8)
<正>格列高利(Gregory,也称大贵钩利,540-604),与安波罗修、奥古斯丁和耶柔米并称为"四大拉丁教会教父",大公教会古典时代与中世纪分水岭的重要代表人物。格列高利(Gregory,也称大贵钩利,540-604),出生于罗马贵族家庭,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家庭有着深厚的信仰传统。在格列高利少年成长时期,被他的父亲送往隐修院学习,从圣经、神学、语言、音乐、绘画、管理等各方面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积累。在政治、法律、社会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0,(8)
完美的婚姻是神的心意,因为神与人之间最终极的关系,是以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来作比喻的。 使徒保罗以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来引伸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故此,在某一程度上,丈夫之于妻子好比基督之于教会。无疑,丈夫不是基督,但是他在家庭中,他对妻子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主的样式;而妻子也不是教会,但在家庭中,她对丈夫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教会的样式。由此,基督徒在婚姻生活中,要培养责任感、爱心、分享、彼此顺服、谦卑和互相委身。兹简述丈夫及妻子的角色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汤茂如先生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著名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也是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的好友和同志。1940年至1943年期间受四川省政府委聘担任四川省立华阳中学(成都列五中学前身)校长,进行六年一贯制试验。其目的是“增进教育效率,提高教育程度”,“为升大专之青年培植良好基础”。本此,汤茂如大刀阔斧的改革课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其要旨是:培养“公”“忠”“诚”“敬”之品质,树“和协”之校风,重视礼节,陶冶品行,爱生如子,重视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修讨论,提倡生活即教学,“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有工农之身手”等。王誊阶先生之继任校长后,继续贯彻了这些主张,加大改革实验力度,推进学校课制改革。当时学校风气为之走振,声誉为之远扬,成为列五中学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童文灿教友于1918年12月31日出生于随州一个教友家庭。他从小随一位教友来到武昌育英堂长大,并受到良好的教育,后在大堤口等几所教会小学任教、训育主任、教导主任等职。1950年11月29日,四川广元天主教王良佐神父及教友发表了《天主教革新宣言》,童文...  相似文献   

14.
近段,“东方闪电派”或“女假基督”派在河南的一些地方作了些疯狂的工作,给当地教会弟兄姊妹带来了一时恐慌,她(他)们使用手段混乱教会,用女人色相引诱一些单身或丧偶的弟兄,用钱财收买那些信心不稳固的信徒,加入她们的邪教归顺女假基督。更有甚者,她(他)们对家庭教会的守望人、传道人及接待家庭的肢体,牢笼收买不动的时候,用钱雇佣打手伤害他(她)们。1998年11月份被伤害的传道人及教会工人,在河南的社旗、唐河两县境内就有10几人。要伤害的人已  相似文献   

15.
陈鼎亮 《天风》2017,(2):10-11
周联华牧师一生致力于教会牧养、神学教育、圣经翻译、基督教高等教育、社会关怀、跨越省籍追求教会合一服侍这一代华人教会与社会,影响甚巨。有牧者评价周牧师:“一生对社会、对教会贡献极高,却没有自恃其才,更没有居功自傲。一生温良、谦恭,有君子之风。”他一生勤勤恳恳,著作等身,  相似文献   

16.
荣耀归父     
刘恭慈 《天风》2004,(12):i010-i010
在使徒行传10章详尽地记载了哥尼流及其家庭的信仰和生活,他的生活成为信仰的载体。从而使自己蒙福、家庭蒙福、教会蒙福。  相似文献   

17.
香港基督教会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香港基督教现有堂会1200所,信徒在册人数381,200人,占全港人口6.29%。香港教会历来强调传道与服务的配合,在教育、社会福利事业上有显著的参与和贡献。目前教会中学和小学约占全港学校的20%,教会的服务机构约占全港服务机构的50%。超过一半的堂会均开设阅览室、幼稚园及医疗、辅导等服务。80年代以来教会更加关注服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开展多  相似文献   

18.
顾梦飞 《天风》2010,(2):24-26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英国国内奋兴运动的影响下,英国教会逐渐放眼海外世界,近代传教运动风生水起。传教运动的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传教的目的是传教区本土教会的建立,而本土教会的建立即指教会应当自治、自养、自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神学上对中国神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反省与应对,探求中国神学教育的处境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以推动当代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会健全成长,提高教牧人员的素质,办好教会。  相似文献   

20.
晚清三十年间(1860-1895),尽管教案频发,但英国和加拿大基督教会在台湾进行的传教事业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与此同时,基督教会在台湾创办了近代教育,设立各类学校,推广白话字、创办报纸等.教会教育引进西方先进教育观念和方式,客观上对晚清台湾教育事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