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亲的训诲     
赵德云 《天风》2014,(6):19-19
<正>母亲的一生是艰辛付出的一生,是博爱的一生,是敬虔的一生。母亲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个子女,父亲早逝,家中的重担全落在母亲肩上。二十世纪50至60年代,当时我家主要靠着母亲和大姐挣工分,生活拮据,时常不能饱腹,母亲还拿家中一些食物周济比我们更困难的人。尽管日子很苦,但母亲靠耶和华神刚强喜乐。每次母亲被烙煎饼时冒出的烟熏落眼泪,她都是笑着去擦。母亲时常对我们说:"有笑就不是穷人。"是的,我们靠着  相似文献   

2.
坦荡真诚的人格美——李白赠内诗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一生写了许多妇女题材的诗歌,特别是创作了大量的赠内诗,这些诗篇充分反映出李白坦荡真诚的个性和平等进步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毛颂赞 《天风》2007,(16):24-25
10年前,1997年9月5日,特里萨嬷嬷因心脏病发作在印度加尔各答逝世,这位不知疲倦的人的生命,在经过87年之后走到了尽头!她的国家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全世界亿万人为她的离世表示惋惜和悲痛。她将一生献给了为穷苦人  相似文献   

4.
她以玉女出道。然后不惑,耳顺,知天命,从心所欲不逾矩……于是,她就变成了玉婆。她的一生,是非常好莱坞标本的一生:拥有美貌、珠宝、财富、艺术、爱情……以及注定要失败的婚姻,和注定要糟糕的身体。幸好,还有并不是注定要红火的电影。她的一生,就纠缠于此。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2)
正"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经文:诗90:9-17《诗篇》90篇是神人摩西写下的一篇人生祷词,对人的一生做了回顾与说明,一些圣经学者甚至称其为"人生之诗"。诗中写道:"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开始越来越敏感于光阴飞逝,也会有意无意地去数算自己的日子。人生有限,如何过好一生,值得思考。圣经中的一些故事,会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1800年10月,约翰·托德出生在佛蒙特州一个叫拉特兰的小镇。之后不久,他的父母移居到了康涅狄格州的克陵沃斯镇。约翰6岁时父母双亡。一位住在北克陵沃斯的好心的姑母愿意领养他,给他一个温暖的家。他就是由这位姑母抚养长大的,并且在他去外地学习牧师之前一直住在她的家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桑伟 《天风》2001,(2):4-7
经文:(诗90:12)。 一个人一生的年日,是由过去、现在、将来,亦即昨日、今日、明日所组成。怎样数算这些日子?当日摩西曾向神祈求:“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如此看来,怎样数,怎样算,意义深远,关系重大。求主赐给我们属灵的聪明智慧,让我们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在新的一年里,使我们得着生命的造就和长进。  相似文献   

8.
田冬 《天风》2001,(12):40
良善的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一位原本家境就很贫寒的女大学生,从遥远的乡下来到北京。但她上学还不到十天,家中就传来噩耗,父母姐妹在制作花炮的过程中,竟然在一声炮响里全被炸死了。家中房倒屋塌,不剩几片瓦。消息传来,女大学生和老师全都惊呆了。从此女大学生举目无亲,再也没有一分钱的来源。她含着眼泪向学校提出退学。看来这是惟一的办法。老师问她日后怎么办,她说家中有一亩一分地的水田,还有一  相似文献   

9.
当我叩开许月容医生家的门,许医生热情地把我迎进客厅,迎面看到马来西亚诗巫新福源堂妇女会赠送的纪念盆:“神恩妙手主恩满溢”,刻画了她的一生。 1935年,许月容出生于闽清一个颇为殷实的家庭,在这深受封建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家庭中,她险些被弃。但无形之中,上帝看顾这个弱小的女婴,甚至于在其以后成长过程中,两次奇妙拯救了她的生命,并借着她的生命为社会、为人民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为教会作了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0.
邓灵勇 《天风》2016,(10):34-35
正这几天,读到两则信息。一则是:今年8月初,福建省闽南一村庄77岁的老伯在家中被发现时,已经去世多日。并据报道:一年以来,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却无人知的事件在这个村庄已发生3起。另一则是:著名演员宋丹丹7月底发微博称,因为母亲临终,她放下了工作。她在微博上发出了一组图片,配的文字是:"母亲生命垂危,不知何故,唯有拉着她的手,她才睡得踏实安稳,我便这样拉着,我也踏实安稳。儿子巴图把它拍下来拿给我看,我说:‘有一天你也要这样拉着我昵……'"这条微博发出后在网上引起了热烈反响。"眼泪掉下来  相似文献   

11.
爱女梦绮踏上社会,穿行于红尘之中,跋涉在半坡之上,初尝艰辛,日渐明理,常要我们这些"准老人"看破想开。一日,晚饭毕,谈起人生苦短,生命无常的话题,她拿出了一张信笺,撕下其中一条纸,将其比喻成人之一生。撕掉二分之一,比作我们活过五十多年的部分(实际上已很便宜了  相似文献   

12.
1989年6月20日,在国家民委和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的93名全国少数民族企业家中,有一位青州回族妇女,现任青州市清真罐头厂厂长丁桂英,她还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潍坊市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13.
姜根深 《天风》2006,(1):42-43
原安徽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阜阳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任张启秀牧师于2005年12月10日安息主怀,息了她一生的劳苦。她在阜阳教会辛勤事奉50多年,为阜阳教会的建设呕心沥血,在广大弟兄姊妹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形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14.
南丁格尔是近代护理学的奠基人。她是英国人,1820年5月12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斯城,而被以此城名命名,南丁格尔是姓。现在全世界都以每年的5·12作为护士节,也是纪念她的生日。护士们怀念她,纪念她,是因为她一生为病人以及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南丁格尔是一位  相似文献   

15.
一日,家中的电话铃骤响,我摘下话筒,方知是妻子的一女友打来的电话。于是我叫来了妻子听电话。妻子听完电话,半晌没有说话。 这样的情况在家里已发生好几次了。妻子的女友(姑且我们称她为李小姐)李小姐近来总感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4)
正"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二姨婆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她一生坎坷,但她对神的爱始终如一、坚如磐石,并用自己的所做所为荣耀神。在我年少时,就听母亲说过二姨婆和一挂香蕉的故事。故事是真实的,时光流逝,二姨婆早已故去,但她所传递的美好见证,水流影在。二姨婆的晚年过得并不太平,她的身体一直很虚弱,几乎  相似文献   

17.
智慧人生     
王英 《天风》2006,(8):18-19
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90:10) 经文:诗90:10 看过许多有关谈论人生的书,感悟着人生的这一台戏,而最喜欢最得益处的还是圣经中的智慧书,就像诗篇九十篇中的这短短的一节经文,却把人的一生描绘得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8.
工夫在诗外     
宋朝大诗人陆游在逝世的前一年写下了一首诗,向他心爱的小儿子传授他的写作“秘诀”,其中的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总结了他一生写作的经验教训,得出了决定诗歌创作成败的是“诗外工夫”的结论。因此,他要求儿子不要一味追求词藻的华富和技巧的奇绝,而要重视“诗外工夫”,着力从生活中觅求诗的真情、真境、真意。“工夫在诗外”,是陆游对自己创作经验最切要、最深刻的概括和总结。诗人一  相似文献   

19.
忆尹襄老师     
慕义 《天风》2002,(4):47-47
尹襄老师离我们而去后,作为同她一道工作了十几年的晚辈,很想写些点滴感受来纪念她,也许那些平常琐事还不足以表达尹老师一生的功绩和高尚的品德。但我想这些平常事可以启迪我们平常人继续走那美好的路,打那美好的仗。尹老师在教会工作期间曾担任过《天风》周刊副主编、中国基督教两会办公室主任、上海基督教  相似文献   

20.
炼灵通功     
《中国天主教》2007,(6):17-17
李秀英教友,女,圣名德肋撒,天津市北辰区兴埠镇人,1996年12月11日蒙召,享年63岁;黄秀英教友,女,圣名玛露德,广东雷州市潭斗镇外村人,2007年3月30日蒙召,享年74岁。请众祈主,赏赐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