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源于它独树一帜的音色传达出别具一格的美学特征。本文从古筝音色特点入手,阐述它清脆悦耳、风格多样和美不胜收的特征。进而借助古筝名曲《高山流水》,进一步探讨古筝音色与美的关系。笔者以为,古筝音色和美学之间,从总体而言是辩证的、统一的;分别而言,古筝音色是古筝音乐之美的源泉,而音乐之美又是多姿多彩的古筝音色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2.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奏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的演变,古筝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以河南、山东、客家、潮州、浙江等几大流派为主要代表的古筝艺术。 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此,河南的古筝艺术自成一系。在河南筝派中,南阳古筝艺术又具有  相似文献   

3.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在我国黄河流域,历史上广泛流行着古筝音乐.在这一地区较为集中地分布着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和陕西筝派三个古筝流派.三派筝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就如同血和肉、鱼和水的关系,正是丰富、浓厚的民间音乐的土壤,才培育出了筝乐这朵中国民乐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石蔚 《管子学刊》2013,(1):51-55
春秋战国时期的器乐艺术,已经成为独立的音乐形式,受先秦时期音乐思想的影响,使乐器演奏的声音形态中,蕴涵各种声音之外的意义,具有很强的意象特征,即以乐器声音、音色以及不同乐器组合象征统治者的地位,象征某种理念,隐喻某种声音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樊蕾 《美与时代》2004,(2):54-56
一个未经训练的声音在歌唱发音时会呈现三组不同的音色,发音的音区也不统一,而经过训练后的歌唱发音,应将由低到高的声音统一在同一音区,并统一音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种训练方法,并愿与同行和声乐爱好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众多的古筝流派中,河南筝派具有广泛的影响。这一形成于中原大地的古筝流派发展到近现代,由曹东扶先生(1898~1970)创立的“曹派”艺术,以其鲜明的特色和独有演奏技巧而著称于世。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曹老精心培育下,造就了曹桂芳、曹桂芬、李婉芬、尹其颖、何宝泉、吕殿生、邱大成、何成育、娄方等古筝名家,成为曹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之后,曹派的大批再传弟子纷纷活跃于筝坛,其中,曹老的外孙女冯彬彬就是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之一。这表明,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谈到钢琴演奏时认为:"最重要和首先考虑的是所发出的声音,技巧和其他问题是次要的.首先是色彩!色彩!色彩!"[1]拉赫玛尼诺夫所强调的"色彩"即指钢琴音色.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塑造形象、体现音乐风格以及展示不同流派与学派的重要途径,也是演奏者理解表达能力及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钢琴艺术伴随着音乐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几个代表时期,各个时期的音乐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针对不同的音乐发展时期,从作品风格、触键方法、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探讨钢琴弹奏中对音乐的把握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一门情感艺术。人的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的运动形态,在歌唱中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力度、速度和音色的变化上。歌唱是演唱者通过对声音的强弱、高低、快慢、长短、明暗来表现歌曲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纯声音、节奏、旋律尽  相似文献   

9.
手风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最早在1818年由奥地利人黑克尔发明,是簧片乐器。手风琴音色婉转动听,风箱带动强大的气流能自如控制声音,可演奏出任何风格的作品,还可变换多种音色;可用于独奏、重奏、合奏;轻巧便于携带;是一件非常实用的乐器。由于手风琴音色特殊,很多著名的乐曲被改编为手风琴版本,我国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0.
琴棋书画适合我的年龄,书房便有了古香古色的筝。弹过了听过了抚摸过了之后,仿佛那音走了好远,心绪不宁,每天为生活而奔忙的日子,忽略过它。偶尔搞书房卫生的时候,掀起那琴布,满眼灰尘,轻轻地拂去,怜香惜玉的眼泪湿了双眶。想当年青春力盛,对人生的爱好充满激情,如今端坐在古筝前,什么也不想,唯有用右手大拇指狠狠地勾弦。暮然发现,此一勾灿烂了得,原来,春心荡漾花落是有痕的。  相似文献   

11.
正大地上是有着众多不同的声音的。而且,大地上的有些声音是无法用耳朵听见的,不过,这些声音却是可以用心感觉得到的。有些声音可以在心中蓬勃地滋长,甚至变得很响亮,很巨大,但耳边却没有任何的响动。走在草木茂盛的乡野林间,耳朵里听不到都市中的喧嚣之  相似文献   

12.
儿童先天的声音自然、甜美、清脆、稚嫩,具有成人无法比拟之美,按照科学的方法予以训练,便可以使之突破声音初始的自然状态,有效地美化和优化其音域、音量和音色,大大增加声音的艺术表现力.实践证明,童声期不仅能进行歌唱训练,而且是歌唱训练的大好时期.笔者根据多年声乐教学经验,总结出开发自然声区、由浅入深或气息练习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方方的心事     
方方上5年级了,他一直是少年宫合唱队的领唱。老师和同学们都夸方方的嗓子音色好,唱得更好。方方的愿望是将来考进音乐学院,做一名歌唱家。但是,最近方方唱歌的声音很难听,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变了。方方的嗓子变成这个样子,还做什么歌唱家!为此他很着急。  相似文献   

14.
电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出现,在我们地区应该是在80年代初期,当时只是作为色彩乐器来使用,用于演奏一些自然发音乐器所不能表现的音色。到了80年代中后期,有一些乐队用它的璇乐音色作为铺轨使用。从90年代开始,各个艺术团体精减人员,乐队的编制也随之缩小。乐队人员的减少、伴奏的音亮和力度就相应减弱。电子琴具有多音色、多声部、音量可大可小的特点,正好用于补充乐队的中声部和低声部的不足。因此,有一些戏曲乐队就把电子琴作为一种常规乐器使用。但是,由于电子琴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  相似文献   

15.
1 人们完全有能力来摹拟世界上所有的声音,但是,这种摹拟记录下来则必须依据本民族语言的语音系统和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加以适当的改造,因此,这种拟声词的音色对本音来讲,只能是近似的,而非完全记实的。例如:  相似文献   

16.
陆媛媛 《美与时代》2005,(11):49-50
古筝经历了两千多个春秋的洗礼,仍然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它那浓郁的民间韵味、别具一格的演奏技法,使其成为当今中国的"民族乐器之王".古筝艺术的空前繁荣与从事古筝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而在古筝教育事业中,早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位古筝专业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我对古筝早期教育的体会是: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其情感表述和个性塑造对于促进学生筝艺的全面和谐发展、造就未来古筝人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艺 《美与时代》2006,(12):69-71
陕西筝曲是依附于陕西地方戏曲及大型器乐演奏形式的民间音乐整理、编订、创作而成的。河南筝曲的渊源主要依托于“河南曲子”。复兴之后的陕西筝派技法是通过长期的对外派筝艺的学习、继承、借鉴并根据陕西地方音乐风格表现的特点而形成的。河南筝作为长期伴奏说唱音乐与河南曲剧的乐器,所以逐渐地形成了乐器自身的表现技法,使得河南筝在戏曲腔韵艺术与微分音程的运用上,呈现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声音是音乐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法.然而,我们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小提琴是一件技巧高深的乐器,唯有掌握了所有繁杂的技巧,才是学习小提琴的真正目的,才是小提琴水平的真正体现.殊不知,小提琴最终是要通过声音来传达的,而这些技巧如果不能通过完美的音色把它们呈现出来,那么,你的演奏可以说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9.
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恰如历史的发展一样,离不开传承与创新.在一辈又一辈的音乐家共同努力下,使古筝这件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当代依旧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璀璨的光彩.筝曲《枫桥夜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情怀及其精神内涵与古朴的意韵和现代化的作曲技法加以融合,以写意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颇具中国风情的水墨画卷.《枫桥夜泊》是浓缩了中国传统音乐精粹的一个典型曲目,并与张继的唐诗《枫桥夜泊》加以融合,运用叙述性的音乐语言将诗中那种唯美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完美的钢琴艺术需要用音色来表现,同时音色需要听觉来进行思维训练来辨识;经典的钢琴作品是历史和大众认可的音色完美的作品,伟大的钢琴家们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流芳百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所使用的音色得当.从心理活动的层面上讲,音色同人的听觉思维联系紧密;从技术层面上讲,其主要是把触键技术(触键高度、触键力度、触键速度、触键深度、触键角度)和踏板技术和谐统一并运用自如,从而同思维协调,使作品准确地表现出作曲家及作品内容相符合的音色.也使音色真正诠释出作品的音乐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