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乐 《美与时代》2004,(10):60-61
任何艺术都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并生动地表现着人类的情感.人们从不同的视野探索情感开发与培养的奥秘,其中艺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钢琴音乐也是如此.钢琴演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它以特定的艺术符号及音响结构的运动形式直接展示着人的内心情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审美和情感在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青铜饕餮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观赏它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是原始社会人们劳动生活的内容;品味它的形象,我们感受到了原始人们对那个"血"与"火"交织年代炽热情感;咀嚼它的意味,我们看到了历史前进道路上的腥风血雨与沉重的沧桑。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一种浑厚凝重的美。它美在形式,美在形象,更美在意味。然而,这美的"有意味的形式"更是来自原始的积淀,艺术的积淀,生活的积淀。  相似文献   

3.
陈东 《美与时代》2006,(9):56-57
艺术是以人类的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来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与思想。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因而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发现、探索,真正从内心感悟中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这也正是创新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4.
装饰图案是一种审美符号,它汇聚了人们的思想情感,是人们审美情趣的载体,反映了人们生活的一种情调。布依族服饰的装饰图案凝聚着该民族服饰的文化精髓,承载着布依族人民的理想和精神寄托,蕴含着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服饰的每一装饰图案或纹样,都投射出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的文化意蕴及那份传统而又纯洁的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5.
曹原 《美与时代》2004,(7):70-71
海报设计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视觉传达形式从产生之日起就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忠实地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反映着人们生活情趣和精神文化追求的品位与方向.我们回首那些优秀的海报作品,就会被其精美的艺术手法折服,被华丽的艺术形式所打动,会在海报记载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生活中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写实风格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绘画风格多样化的今天,新颖的构思、别致的形式越来越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在绘画界,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化的绘画语言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这也是艺术生命之树常青的保证。文章试图谈论油画创作中个性化语言的建构,从两个层面入手:创作情感的个性化和表现形式的个性化。情感个性化是表现形式个性化的内在追求,它促使作者寻找与众不同的视角和看待问题的思维,挖掘人们所不常见或忽视的真理。而表现形式的个性化是情感个性化的外在表现,由别具一格的语言样式传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7.
装饰图案的情感因素通过形象、色彩、组织、表现技法等诸因素,用外在的形式,给人一种内在的美感享受。它是整体的精神把握,具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审美情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修养、艺术技巧、创新意识和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鉴赏都源于和归结为人的情感,它不失为音乐本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它是县体可感和确切的,它对人的人文感化和润泽效应具有自身内在的原理和方式。音乐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实质上是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素养。 音乐是乐音与时间有机结合的听觉类表情艺术。它通过音响、节奏、旋律、和声等诸多方法与方式来表现和塑造音乐形象,表达和诱导人们的情绪、情感以及人的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9.
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论式的反映,艺术的根源在社会生活,谁不承认这一说法,就被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这种观点至今仍然占据着艺术理论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艺术不属于认识论范畴.无所谓"唯物"、"唯心"之分.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价值——情感的形象建构,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生存结构和精神结构之中.人类的生存结构是艺术发生发展的根据,人类的精神结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源泉.与艺术相关的人类的精神结构有四个层次,它包含着人类进化史、社会发展史、当前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价值事件在人类心灵中的深厚积淀和人类的理想与想象的丰富内容.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和确定艺术的根源,把艺术只当做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论式的反映,是极其浅陋的,它会引导艺术退化为非艺术.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是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追求,一种自主自觉的精神向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发现了一种与拼音术完全不同的形象语言表述,不仅仅是对形象的临摹,更重要的是人对生命、自然万物生灵的思考,反映着人对它的情感寄托,这种以点线勾画组成的线条便成为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艺术,即汉字。汉字本身作为个体就创造了审美的形式感,而中国书法的妙处就在于用笔墨准确而生动地描述和概括了汉字。  相似文献   

12.
高亮 《美与时代》2003,(8):46-47
平面设计中的形式语言是作用在人们视觉心理基础之上的,是借助画面中的形状、色彩、光线、文字、空间等视觉元素,以一定的视觉程序经过特有的表现与组合,达到与人相互交流与沟通的一种信息语言形式。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形象,而且是通过视觉的形式语言传达一种信息思想,一种思维观念,它涵盖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对时尚的追求,反映的是当代文化的气质。随着同类作品的增多及现代艺术思潮的发展,致使设计师要不断地追求与探索,以一种新锐的设计理念与全新的形式语言来解释生活,传递信息。准确地讲:“形状”和“形式”这两个词在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13.
夫妻生活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美。它如诗如画,更像音乐。音乐是种美的旋律和节奏,而夫妻生活则是一首动人的乐曲。 追求是夫妻性生活的序曲。 男女在恋爱时,一般都是男追女。在追求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了解,也增进了感情。夫妻生活同样存在着追求和如何追求的问题,那种认  相似文献   

14.
现今的社会人们追求不再是单一的艺术欣赏,而且艺术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在转变.艺术逐渐平民化大众化。景泰蓝工艺画作为工艺美术的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存在着,吸引着大众的眼球,走进各类场所,装饰着墙壁、点缀着房间、愉悦着人们……景泰蓝工艺画必将在装饰画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一种极为重要且普遍的文化形式,它是人情感的外在流露,是将无形的事物情感物化的过程。美是能愉悦身心的形象,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对事物情感体验的客观评价。艺术与美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体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连结、相互渗透的倾向。它们同时存在,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6.
摄影是一门依靠光线、影调及构图发展出的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摄影已经成为最为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之一。摄影讲求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质感、动感,注重对形象的感知和再创造,只有努力使画面对称、均衡,掌握好构图的主次关系,运用正确的比例,才能构建出有美感的画面。事实上,摄影追求的是在一种生活态度,其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表达的是摄影师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只有热爱生活的艺术家才能拍摄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艺术情感是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随着色彩、构图、机理、笔式、笔法自然流露出的心理情感,通过艺术情感在架上绘画内在动力的研究与对表现主义大师蒙克和存在主义大师贾柯梅蒂的学习,从而形成自我的创作理念。创作时随着自我的内心情绪的跌宕起伏将事物本身的周围环境,外在的形象,表面的色彩,存在的质感与其内在的DNA,有机转化成画面上的构图、形象、肌理、色彩、笔法,彻底改变其原有的生存状态,形成一种全新的反映自我内心情感世界的记录,借用纸面的这种载体建立一种属于个人的情感家园。在分析事物的储存状态时,尽最大的努力将其进行最深层次的剖析,留下事物的本质,同时水性特点中的不确定因素是一种侵略性的兴奋剂,总是产生意外的情绪,这种人来疯的情绪与事物本质相互冲击、交融、重叠、混合、舍弃、形成新的情感新的状态。每一次的记录都是与自我DNA完全符合的情感归宿,或许它是情感的结果,或许它是情感中的一个过程。同时借鉴了表现主义大师蒙克的绘画语言和存在主义大师贾柯梅蒂的作品与思想,传达真挚的艺术情感,不断从各方面探讨艺术情感在架上绘画的意义,从中弥补自己创作理念的不足与未知,不断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大胆流露内心的情绪,都是自我不断学习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李信军 《中国宗教》2012,(6):72-73,88
北京白云观藏水陆画以它的彩绢工笔浓缩了泱泱中华道教的文化内涵,以纸帛柔丝映现着古代中国千年的宗教思想体系,以劲健的笔力、鲜明的色彩表现出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和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和寄托。水陆画是中国宗教艺术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是随着水陆法会的产生而出现的,因应  相似文献   

19.
戏曲脸谱是化妆艺术中一种极大的变形艺术。脸谱的变形是为了形象、准确、直接地表现戏曲的内容。戏曲脸谱的各种造型、颜色在生活中是没有的,但它却又是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能够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可谓寓意颇深。  相似文献   

20.
高月梅 《美与时代》2013,(5):105-10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服装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意义上遮风挡雨的工具与手段的功能,成为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精神满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是说人们越来越把服装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在近现代社会中服装设计也成为了艺术。事实上,服装艺术体现了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创造智慧与审美诉求,与其他艺术种类一样,遵循着一定的审美准则,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