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被冲淡,而且教材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发挥不了培养审美文化素养,传授审美文化精神的作用,更谈不上“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绘画内容的份量比构成及工艺美术设计的内容份量多。必须更新,改变这种面貌,从美术课等于绘画课的观念中走出来,让基础美术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创造潜能,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起到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加强构成及工艺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让同学们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兴趣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是指以对视觉形象的认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运用艺术作品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绘画教育。文章阐述了在现如今的社会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并分析绘画的技法和意义,以及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启学生探索艺术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素描课程是学习西方绘画的基础,更是中专及职业院校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物体认知和感悟能力的实训课。素描绘画在我国义务教育美术课堂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检验绘画技能的手段之一。为此,文章在阐述素描教学对中专美术教育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专美术素描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如何更好地开展美术素描教学进行策略分析。深入浅出地探讨,期望美术教育界老师一起为艺术、为培养真才实学的下一代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美术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绘画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并能用掌握的美术知识创造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一、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上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不仅掌握美术理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无论是中小学美术课还是一些高等院校的美术课,基本上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这种教育模式其实与我国美术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存在很大的偏差。美术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不是单一性的绘画技能训练,而是通过美术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审美意识、创新意识及自我发展能力等非技能性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只有这样,我们的美术教育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为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来阐述一下美术教育的非技能性目的:一、美术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门类,其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  相似文献   

6.
少儿的绘画行为作为一种原始的行为,相比较理性思考来说,绘画是人智慧和天赋的集中表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儿美术绘画教育开始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因素。不恰当的少儿美术教育不仅不能提升少儿的审美能力,反而是天赋的一种磨灭。单一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少儿美术教育的需求。如果将综合材料绘画引入少儿美术教育当中,让孩子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艺术绘画方面的创作,会提升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以这种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从新的角度审视美术绘画。根据少儿美术活动教学的特点,结合当前少儿美术教育的要求,讨论如何利用综合材料绘画来实现对少儿美术的教育,让少儿能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智障儿童教育已经受到教育部门的逐渐重视,特殊学校智障儿童美术教育对提高智障儿童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通过对智障儿童的绘画教学,挖掘他们潜在的绘画潜能。重点论述智障儿童美术教育所具有的补偿教育作用和非智力因素等自身的特点,进一步阐了智障儿童绘画才能的挖掘与培养策略,最后得出完善的智障儿童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可以大大促进绘画教学水平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林青 《美与时代》2014,(4):67-67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除了绘画与美术欣赏外,其他课业都属于艺术设计的教学范畴。艺术设计课程包含的内容很宽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工艺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艺术设计课也将进一步得到重视与加强。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它不但有许多技巧、技术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包含着许多设计元素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是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美术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分析美术教育的作用,提出了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是以美为对象,通过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有意识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以形成人正确的审美观;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蔡元培认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一、审美教育的必要性1、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美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承担着从感觉——知觉——情感——分析——判断——表现全方位的审美的教育,是提高人认识美、辨别美、表现美的基本途径,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人的审美…  相似文献   

11.
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路径,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美术既是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思想、精神、情感、社会生活和审美理想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思维能力的最佳手段。在美育中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心灵是第一位的,而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亲自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方面的作用更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启发式教学法是罗恩菲德美术教育思想中的重要贡献之一。罗恩菲德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在绘画过程中不要让学生画指定的形状,而要启发学生画自己头脑中的形象和物体,充分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智力发展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总结蛋雕艺术的工艺种类和艺术特色,分析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蛋雕艺术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将蛋雕艺术融入高校美术教育是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工艺美术的有效途径。同时,这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体现高校教学特色,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4.
美术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传授其基础的绘画知识及技巧,让其在创作、欣赏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素质,促进自身认知的完善。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将其与学科整合,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能让其在课堂上充分感知,在获知的同时深化体验,由此达到提升目的。  相似文献   

15.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来推动,现代教育应该多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潜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段,高师美术教育有责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指导小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小学美术教师。美术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及教育模式,为培养创新型小学美术教育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小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美术绘画能力,还要对他们进行美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并能创造美。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进行学习,促进他们美术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下的高效教学。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气韵     
彭锦辉 《美与时代》2014,(4):121-121
谢赫六法中首法即是“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价值尺度,“气韵”成为中国绘画的本体元素。气韵是中国画中极其重要的审美范畴,也是中国画审美特性和审美标准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任务是"以专业试验课、实践课为突破口"培养有一定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能型工艺美术技术性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出适应幼儿园教学工作需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美术教育技能的幼儿教师。高校美术教师应采取系列措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其审美能力;强化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熟知幼儿审美心理,掌握幼儿绘画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幼儿绘画作品,以此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美术教育技能,使其胜任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儿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按照成人的审美标准干预儿童的绘画构图、内容和配色,这导致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儿童自由绘画的表达方式,更是背离了儿童美术教育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标。针对美术教师对儿童绘画指导和评价过程中忽视儿童心理特点,以及不尊重儿童绘画发展规律的现状,文章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绘画倾向关系进行探讨和阐述,以期对儿童绘画教学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