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籍的装帧是一门艺术,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它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本文分四个方面论述了书籍装帧艺术:书籍装帧艺术的人文含义和视觉美,装帧艺术的隐喻性,装帧艺术的趣味性,书籍装帧的数字化和科技化。  相似文献   

2.
中西传统书籍装帧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一个内敛,一个华美的两种不同风格。因此,分析中西方传统书籍装帧在装订工艺、装帧材料、装帧艺术三方面的差异,并从纸张、审美心理、思维方式、商业社会形态、中国传统装具等方面,探索形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装帧艺术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书籍装帧既是一门具有功能性的视觉设计艺术,又是一门空间造型艺术.书籍装帧应该满足读者的购买欲望和阅读兴趣,适应并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色彩的情感魅力是装帧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的书籍装帧中用色与色彩构成,发现了书籍装帧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4.
曹凌 《美与时代》2006,1(2):37-40
书名在整个封面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它是书籍装帧艺术的“点睛”之笔。书名是设计者审美观照的反映和情感的载体,是读者关注的魅力中心。要使书名在封面装帧设计中具有视觉传达的艺术魅力,可采用位置排列法、字体变化法、字号选择法、个性表现法、求新追异法等手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书籍装帧应该是一种更加富有文化内涵的设计。运用传统元素是现代装帧中不可或缺的审美需求。在装帧艺术融入世界艺术发展潮流的同时,我们更需把握好本土传统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个性。但是无论何种应用,都要充分理解传统元素符号的意,只有真正引其意传其神,才能设计出至真至美的作品,从而与观者之间形成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产生由内而外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激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作为文字、文化的载体,在上世纪初期脱离了古籍装帧的形式结构,开始向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方向转变。这一转变与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传入和国内外美术及文化运动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变革使得当时的书籍装帧在继承本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开始出现"美术字"、"装饰画"、"构成主义"等西方装帧元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书籍以实用功能形式的出现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人们不仅注重书的实用功能,而且日渐注重它的审美价值。本文从整体性、本土性、材质美以及形式的简洁、奇特四个方面探讨了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特征。随着设计技术和设计理念的迅速发展,我们的书籍设计师要不断丰富设计语言,以一个书籍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新的设计角度,赋予装帧艺术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每一本书籍的封面都是设计者编辑工作的延续和升华,是设计者艺术构思的结晶,也是书籍内容的外在显现与展示,对其的艺术性展现是装帧艺术的灵魂。一个知性设计师从以有效的行为或直接的方法告诉人们信息的诞生开始,其设计活动在经由大量读者翻阅并获得内在体验后,人们对设计的要求已经远远突破了原本的专业局限,更多图形设计者都以丰富、多元的结构效应以及艺术拓展,来创新书籍的封面装帧。因此,只有形成独具特色的纯粹性质,才能使书籍装帧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囤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书籍装帧设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设计的艺术性方面还是从设计的实用性方面来说,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特点逐步为设计师们所重视,以《藏地牛皮书》为例,阐述近年米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发徒的特点。着最就目前书籍装帧设计中面临的一些实用性问题逐一分析,将书籍装帧艺术中的实践性与互动性相互融合,力求统一。着重分忻书籍装帧设计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书籍装帧设计之所以能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设计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一个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并和书的内容完美结合.好的装帧设计都具有它独特的创意,或在构思上,或在色彩上,或在设计语言上,以鲜明的个性,显示着自己的特点,反映了设计者对美学意识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已被应用在现代的各种设计艺术中.它结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在标志、书籍装帧、包装、服装、动画、室内装饰等设计领域中广泛使用,对现代的设计艺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书籍装帧与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出纸张,井且用纸张来书写或印刷书籍的国家。在使用纸张书写或印刷书籍的过程中,考虑到实用及美观,书籍的装帧形式不断改进,并逐渐趋于完善,而书籍装帧的每一次形式变化,都与当时佛教文化的兴盛及佛经的大量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汉代发明纸张之...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对文字的驾驭艺术是书籍装帧设计的灵魂.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字在书籍装祯设计中的运用,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文字的可读性、文字的位置经营、文字的组合形式等.  相似文献   

14.
张钟灵 《美与时代》2014,(12):63-63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品味在不断的提高,如何提高书籍装帧设计的品味格调,以迎合当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成为了书籍装帧设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格式塔心理学的出现及其运用价值为书籍装帧设计工作带来了崭新的出路,迎合了书籍装帧设计的独特性与多元化性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品味格调需求。但是,如何将格式塔心理学巧妙并完美的运用到书籍装帧工作中,成为了当前书籍装帧设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走捷径者戒     
在一个新的春天光临大地的时候,《美与时代》杂志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它的内容、装帧,都在迈向更高层次。在美学和艺术教育界,也引起了更多的朋友关心她,爱护她。然而,近来编辑部陆续收到了一些热心读者的来信,集中  相似文献   

16.
张蒙 《美与时代》2007,(10):87-88
虚拟现实技术与书籍装帧设计有机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使得计算机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艺术的可能性得以实现,已远非其他设计手段所能比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的书籍装帧,可以使商品(书籍)的特殊性与艺术性实现完美的结合,从而在国内外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增添了取胜的砝码.  相似文献   

17.
陈卫民 《美与时代》2007,(10):85-86
书籍装帧营造出的"空白"、"虚淡"、"意蕴"三重美感,每一个层次都具有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空白"、"虚淡"、"意蕴"美感创意手法的研究,分析了其对书籍装帧的影响,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多种设计语言,在创意中更好地创造书籍之美.  相似文献   

18.
从鲁迅"拿来主义"和对民族艺术的自信和高扬到对美术现实性和民族性的重视尤其对民间艺术的珍视来阐述先生的美术思想。鲁迅先生在书籍装帧艺术实践上,借鉴西方艺术并融合自己的民族艺术,创造出体现时代感和民族性的艺术。把先生对民族艺术的继承与弘扬有机渗透到相关的美术教学中,对传承鲁迅美术思想、增强民族精神认同和文化自信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秦筠 《美与时代》2013,(9):48-49
儿童书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对于儿童来讲主要注重情感教育,而且审美艺术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对儿童书籍进行设计前,通过对孩子们审美心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儿童的审美需求,为了设计出良好的儿童书籍装帧,就要多研究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相似文献   

20.
袁璐  朱鹏 《美与时代》2004,(11):47-48
从装帧艺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两方面进行论述,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时代性而忽略民族性,也不能一味突出民族性而丢弃时代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