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既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又不同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它内含着权利和责任双重政治伦理价值取向。其中的责任不仅是"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使命和特定内容,并规定着妇女在此期所争权利的性质和价值,遂被妇女视为获得自身解放、实现自身权利的重要途径。只有认识到"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内含着双重政治伦理价值取向,才不至于作出片面的乃至错误的评判。  相似文献   

2.
日据时期"皇民化运动"对台湾佛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同化政策对台湾佛教界的辐射作用;二、"正厅改善运动"强化日本神社地位弱化台湾本土佛教的影响;三、"寺庙整理运动"推动台湾佛教团体的重新整合;四、日本军事南进计划对台湾佛教界的影响。这些方面深刻体现了日据时期日本殖民政府台湾总督府所实施的宗教殖民政策。  相似文献   

3.
南泥湾精神是抗日时期在我党领导的大生产运动中产生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指出,在大生产运动中,“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的成绩尤为突出,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所以,南泥湾精神代表了大生产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上下一致、协力同心克服困难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基督教西教会的隐修运动把隐修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时期、本尼狄克会规一统天下时期、10—12世纪的全盛期以及衰落期。基督教西教会的隐修运动是西欧中世纪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6,(5):207-211
清教主义产生于宗教改革时代。16世纪后期,清教分离派脱离国教会,清教运动兴起。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格兰后,清教运动形成高潮,并直接推动了英国革命的进程。但在复辟时期,轰轰烈烈的清教运动突然衰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清教的激进主张和政治化倾向不再适应革命后英国寻求政治妥协的现实需要;二是清教的分裂与内斗,大大削弱了清教的整体力量,给王党等外部势力分化瓦解清教运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复辟时期议会与君主实行的宗教政策沉重打击了清教运动。总之,清教运动的衰亡既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17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在中国伊斯兰教界内部兴起了汉文伊斯兰译著运动,这一运动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仅对关于汉文伊斯兰译著运动的形成问题,以及汉文译著的不同风格问题试做剖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日本自明治维新至21世纪初的环境问题史进行了回顾,尤其关注每一时期的环境政策和环境运动。首先,本文考虑如何最佳地将日本后工业化的环境问题分成不同时期,并考虑应当采用什么观点来最佳地辨识每个时期的环境问题。接着,本文识别每个时期的环境问题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继而试图识别日本环境问题、环境政策和环境运动的独特特征。研究发现,在日本福岛核灾难前,两个阵营间的权力不平衡、公民运动以"地域—中心主义"为特征以及决策过程不够民主,都与环境破坏的悲剧性历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再洗礼运动在欧洲宗教改革中兴起,是宗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士兄弟会、胡特尔兄弟会、门诺会代表了宗教改革时期再洗礼运动的主流。它们确立了再洗礼运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这就是依据《圣经》权威,仿效使徒时代的原始教会,建立一个由信而受洗的信徒组成的、遵从基督过圣洁生活的、与世俗世界相分离的真正的基督的教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它们表达了建立一个更符合基督教宗旨的、更为公平的理想社会的要求,并在面对统治者残酷迫害和镇压的情况下,形成了反对使用武力和不抵抗的和平教义。这些原则和宗旨成为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再洗礼运动的宝贵遗产,始终为世界各地的再洗礼派所珍视和坚守。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当代许多哲学著作和教科书在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时,似乎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当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原始资料发生兴趣,纷纷寻找古代文献,热衷于研究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时候,他们无疑也把眼光放到了希伯来文和犹太圣经上。事实上,从文艺复兴起,人们就逐渐认识到,“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于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以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第76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是一场以对古典文献进行…  相似文献   

10.
《原道》2015,(2)
20世纪早期内蒙古经历三次自治运动,第一次是清末的反放垦、反设县运动,主体是蒙古农牧民;第二次是北洋时期的一系列自治运动,主体是封建王公,目标是维护王公传统的封建特权;第三次运动是30年代的百灵庙高度自治运动,内蒙古社会各阶层都投入到这次运动中,目标则是争取民族自治,建立自治政府。随着三次运动的逐步展开,蒙古族对蒙古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有了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积极争取民族自治权,为后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此时期的绘画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关于素描,在材料、手法、描绘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女性人格意识自我觉醒的高潮,开启了女性人格意识觉醒从朦胧走向理性、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新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为:在婚姻领域,抵制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主;在教育领域,争取大学开放女禁,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涌现;在社会领域,争取男女社交公开,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经济领域,谋求男女职业平等,呼吁女子财产继承权;在政治领域,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发起女子参政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是空前的,虽然有局限性,但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突破,并为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性解放和人格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中叶,近代各门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恩格斯以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概括了当时及其以前自然科学的全部优秀成果,深刻地指出:作为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的物质运动,“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研究运动的本性,当然必须从这种运动的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然后才能对更高级的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明”;“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物体”。进而,他依据运  相似文献   

14.
傅先伟 《天风》2010,(9):4-5
今年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六十周年。近些时期,各地教会都陆续组织同工举行座谈会、纪念会,畅谈中国基督教六十年来不断推进三自爱国运动所取得的成就,缅怀以吴耀宗先生为代表的基督教爱国领袖发起三自爱国运动的丰功伟绩,展望中国教会今后的美丽前景。  相似文献   

15.
油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由于受到不同的思想和社会潮流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面貌。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使油画有了突破性地发展,油画开始逐渐描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因而我们总能从一幅经典的油画中看出作家的思想、他所生活的社会现状甚至一个民族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世界设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等几个阶段,而中国设计主要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到"设计"的发展。当代中国正处在"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重叠并存的时期,应当充分把握设计发展的过去和现在,逐步构建符合中国发展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政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解决严重的经济困难,采取了很多方法,诸种方法中影响较大且别具特色的是劳模运动.劳模运动的基本目的是为边区政权的存续提供经济支持,其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政治推动.劳模运动还寄托了远大的政治期待,其发展方向是组织起来,其政治追求是平等和合法性.陕甘宁边区开展劳模运动的做法是建国后通过政治典型进行政治动员的肇端.总结这场运动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五四时期,面对"非基运动"的巨大挑战,中国基督教界给出了符合时代需要的答案。一方面基督教界重新理解中国文化、社会制度,另一方面也做出了本色化运动的积极探索,这些珍贵的思想和做法为当前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借鉴,有着难得的现实意义。其一,本色化运动充分尊重基督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规律。历史上,以佛教为代表的许多宗教传入我国时,都经历了一个与中华文化和中国社会制度相适应的过程。基督  相似文献   

19.
一、费希特复兴运动费希特复兴运动开始于1962年,它的目的是要全面研究和评价费希特的思想及其作用。1962年是费希特诞辰200周年,1964年是他逝世150周年。这个时期对于费希特研究工作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开始了研究费希特的新方向。第二、西德巴伐利亚科学研究院开始编辑出版新版的费希特全集。二十多年来,对于费希特的研究工作已经从德国和欧洲波及到世界各地。新版费希特全集原定的三十卷中已出版二十多卷。费希特复兴的新研究运动正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否定的否定规律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发展中概括出来,成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到了社会主义时期,这个规律仍然普遍发生作用,但有它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这是必须充分注意、认真研究的。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时期的否定的否定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以便共同探讨,共同解决。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否定是自己创造条件否定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