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色彩通感关系,视觉上形态各异的乐器,可以产生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听觉艺术。而乐器音响这种丰富多彩性,与视觉艺术范畴上的色彩特性具有审美感知上的对应通感性:听觉艺术是由音乐的基本形式要素和丰富组织手段构成产生的,其原理也与视觉艺术中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法相似相通;这反证出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在人们的审美感知上有一个叠交区,也正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通感之所在对不同学科间相似美通感与体验的研究,定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其他艺术感悟与复合形式。  相似文献   

2.
油画艺术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以来,发展至今已经与中国的绘画艺术实现了融合,使得油画创作富于中国绘画特色。油画的色彩是重要的艺术语言,色彩的运用可以对油画创作情感正确表达。近现代油画的色彩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就是以色彩为载体传播情感,与观赏者在精神上实现共鸣,使得油画艺术更具有吸引力。论文针对近现代油画艺术中色彩情感表达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北京色彩     
在北京城的色彩画卷中,金灿的故宫是封建皇家色彩的集中体现,青灰的四合院是平民阶级质朴真实的色彩,798艺术区则是北京现代色彩的展现。北京城除了有传统色彩,更有新兴的现代艺术色彩。故宫、四合院、798艺术区是北京城市色彩的代表。北京,就是这样一个集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城市,古韵犹存,现代气息集聚。  相似文献   

4.
谢曦 《美与时代》2023,(7):36-38
当代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延续和发展,在色彩的运用上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风貌。色彩作为艺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装饰功能,更是表达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媒介。随着社会文化的变革和艺术观念的更新,当代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装饰性表现方面呈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探究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色彩装饰性表现,介绍其溯源和特点,以期推动该艺术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与传统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画画家们宣扬并倡导客观事物和自我建构的精神的主观认识,是提倡一种意象性,而中国油画的本土化趋势也结合了中国画的艺术思维和形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当代油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丰富和完善。我国当代的油画艺术注重主观色彩,艺术家们的主观色彩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作品构成形式。  相似文献   

6.
色彩是中国工笔花鸟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工笔花鸟的色彩观与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当代工笔花鸟画则在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科学色彩观以及中国写意绘画,将当代工笔画色彩观拉向新维度。文章主要以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色彩为基础,对当代色彩的赋色法则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任雯 《美与时代》2007,(12):83-85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是伴随中国社会的演进而顽强地在民间传承发展至今的极具生命的艺术.对民间装饰艺术独特的色彩观的研究,是现代优秀设计师吸取和借鉴东方色彩美学观中科学合理的因素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更是现代艺术在传承民间传统装饰艺术色彩观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对于美术作品来说,色彩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也给予观看者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色彩往往是最主要的印象。工笔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工笔画也进化出了自己独特的色彩审美系统以及色彩语言。在工笔画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色彩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技艺的重要美学价值,充分利用中国古代的色彩理论体系,在吸收外来艺术和民间色彩技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工笔画独特的色彩观念体系。在现代化的中国绘画语境中,要充分发挥色彩对于绘画的重要意义,从自身的创作角度出发,积极吸取先进的色彩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的中国工笔画色彩观念,让色彩成为中国工笔画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9.
在艺术领域中,色彩作为油画的首要语言,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从油画色彩的定义及其发展演变、中西方油画的色彩语言区别、创新角度看当代中国油画的色彩语言、油画色彩语言研究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这四个方面出发来分析油画色彩语言及其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甘南拉卜楞寺建筑色彩的案例分析,结合寺院发展的时代背景与艺术传统,探讨了不同色彩在寺院建筑中的运用形式和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拉卜楞寺中的不同建筑以及相关材料进行了类比,论证了其色彩艺术在藏传佛教建筑色彩艺术体系中存在的共性与不同,进一步总结了拉卜楞寺建筑色彩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1.
印象主义绘画不再有传统绘画内容与形式的规范与完美,却用色彩技巧描绘出视觉感受的真实,显现出现代科技及现代思想对它的影响。正是这种以感觉色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让生活在19世纪巴黎的印象主义画家沉浸在"为艺术而艺术"的氛围里,完全依附于对颜料色彩的玩味情趣,任凭视知觉的兴致,自由地驰骋于色彩感觉之中,以色彩方法实现了"印象"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富有传统意义的色彩国家,从中国画诞生以来就一直秉承着传统中国的审美原则,并根据这样的审美原则产生了自己特有的色彩观和施色的方法。由于受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在漫长的时间内中国画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理念不同,他们对于绘画艺术的表现也是不同的,中国画色彩偏向于内在的意向性,而西方的色彩则偏向于用绘画外在的东西表达作者的思想,将中西方的绘画色彩理念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绘画色彩审美观相较于西方具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特征。根据我国中国画的色彩探究以及现代审美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意义进行思考,集中对传统中国画色彩以及当今时代审美下的中国画色彩发展进行了讨论,以期能够对中国画色彩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色彩一直是中国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受到文人画的冲击,鄙视色彩成为一大风气,但是鲜艳多样的色彩这一审美形式已成为传统,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追求笔墨一直是文人画的传统,但是至"四王",笔墨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要想继续遵循文人思想寻找笔墨的突破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况且文人阶层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所以我们要以陈述的方式对待中国艺术传统。如若从色彩出发,探讨墨、色这一传统与印象派的光色结合的艺术形式应该能另辟蹊径,创作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雕塑存在,虽然有彩绘装饰,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并不算是一门艺术。当代雕塑在色彩表现方面和古代彩塑有很大的不同,当代雕塑的色彩语言不断适应当下的观念进行着新的尝试,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是以再现形式出现的,并且色彩语言慢慢从辅助雕塑走向主导,甚至成为艺术家的标识性符号。因此,应当重视色彩在雕塑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艺术当中的重要表现元素。文章阐述了在进行色彩设计时,我们可以借助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从自然界、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当代艺术当中去采集色彩运用的灵感和启示,并掌握把灵感运用到色彩创意上的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色彩审美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色彩表现空间是西方艺术的一个传统,从提香到马蒂斯一直在探索色彩表现空间的不同形式,特别是马蒂斯,用纯粹色彩表现空间。而中国传统绘画中早期也有此类表现,南齐谢赫的"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也可作此种解释。新文人画家北鱼的画作就有此种色彩表现空间的传统性和与马蒂斯一致的现代性。色彩在马蒂斯和北鱼身上都具有了艺术本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装饰性色彩在漆画创作《怀古》中的应用,通过在创作中对装饰性色彩的设定,树立了漆画中装饰性色彩所具有的装饰性造型的客观平面化、色彩布局均衡性、色彩表现高纯度这些特点。在漆画创作中注重色彩装饰性元素与手法的运用,让创作更加具有艺术感和层次感。站在艺术美学的形式法则的立场上,从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调和与对比这些方面探讨漆画的装饰性色彩语言的内在属性、本质特征以及其深厚丰富的色彩特点,对漆画《怀古》画面创作的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拓展作用。  相似文献   

18.
色彩能感染人的不同情绪,是大脑对色彩的一种心理反应。在艺术作品中,色彩是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之一,它能够迅速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从而引起观赏者伫足,发现作品中的美。所以,创作者往往在色彩的表达上更加倾注自己的内心情感,通过作品中的艺术语言与观赏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装饰色彩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既是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又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给现代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现代装饰色彩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多元化、人本化、内向性、游戏化方面,能够将传统艺术特性进行颠覆。  相似文献   

20.
鲁菲诺·塔马约(Rufino Tamayo, 1899—1991年),当代墨西哥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根植于墨西哥这片历史文化丰饶的土壤,又不断吸收现代艺术的形式与手法,最终形成具有本土化色彩又与时俱进的个人独特风格。塔马约独树一帜的风格丰富了现代绘画。直到现今,塔马约的艺术依然迸发着生命力,别具一格的用色是其绘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针对塔马约最具代表性的本土韵味的色彩、限制色彩种类的配色、并置的色彩、小面积的"提神"色块四个色彩特点进行研究,并用绘画相关理论知识对其案例作品中的色彩使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