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明 《美与时代》2007,(10):107-109
瓦格纳在音乐、戏剧艺术创作中,在发展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文化创造中,是一位罕有其匹的艺术巨匠.作为思想上的浪漫主义者,行为上的现实主义者、哲学家、戏剧家、作曲家的瓦格纳利用了浪漫主义所产生和蕴藏的一切,却以非浪漫主义的方式,把一切都联系在规模庞大的作品中.音乐的浪漫主义在瓦格纳的创作中,达到了它的顶峰,他完成了浪漫主义的最终目的--整体艺术品.  相似文献   

2.
高亚森 《学海》2002,(6):146-149
为打破中西方文论交往中的不对等现象 ,应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挖掘、阐释和译介工作。刘勰文论语汇中的“奇”是建立在对具体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艺术欣赏、科学研究之上的 ,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 ,与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术语有相通之处 ,可视为中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术语。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重玄”思潮的各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以重玄思辨发挥老庄学的重玄学术思潮,可以界定为“道家重玄学”。它的真正宗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庄子。道体重玄论是对魏晋玄学术体论的深化和超越。道性自然论,推进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和对道的本质特性的理论认识。修心复性论,对唐代后期和五代以后内丹学理论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重玄境界论,实质上是对当时人们所遇到的宇宙人生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方案。道家重玄学自觉地并富有创造性地适应了当时作为时代思潮的心性之学,并与隋唐佛教心性论一起成为宋代儒学产生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戴惠 《学海》2008,1(3):179-184
苏曼殊及其小说创作是从旧文学向新文学演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中间物".苏曼殊从翻译走向小说创作,他的译作带着"小说界革命"所倡导的政治小说的特点而小说创作"六记"全是爱情小说.这既与他的生活体验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特别是小说观念的发展有关.苏曼殊的爱情小说(六记)是他的独特个性的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开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先河.苏曼殊的爱情小说表现了新的恋爱观,表现了对个性解放,个人意志自由的追求.这与"五四"文学革命的精神,特别是"人的文学"的倡导是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5.
李枫 《世界宗教研究》2012,(3):81-91,194
本文以冯至诗作为例,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折射出的基督教浪漫主义思潮。本文认为:情感与想象力是连接二者的桥梁;独特的抒情风格与气质使冯至诗作与基督教浪漫主义话语产生了若隐若现的关联。由这样的一种关联,能够回溯至欧洲浪漫主义诗人与神学家们在构建"诗化神学"时的一些追寻与思考,本文据此提出:神学不必局限于高堂讲章,神学完全可以以诗意之思去开启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2005年开始,国内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的学术研究从文艺美学更多地转向哲学,将马克思的唯物论、人性论、异化论、辩证法、历史观、现代性理论,与广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和狭义的浪漫派联系起来,发掘出马克思哲学对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在国内学界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常被作为对举的文学史名词,浪漫主义既影响深远,又广为"误用"。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中,李欧梵梳理现代文学界、文坛、文人与浪漫主义传统的关联,构建起"先驱者-倡导者-浪漫左翼"的谱系,试图厘清浪漫主义概念,并对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作家中的作用进行阐释,以勾勒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缘起与倡导、兴盛与式微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神秘主义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秘主义是一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为背景,以宗教学的发展为线索,概述一百多年来西方神秘主义研究状况。纵观近现代历史,神秘主义研究与神秘主义热和非理性思潮的兴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有特征的阶段,一是19世纪中下叶,在欧洲,由于印度文化和异邦文化的发现,刺激起西方的寻根热,出现了一股非理性神秘思潮;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新浪漫主义,西方思想文化界兴起了一股反资产阶级文明、反理性、反科学的思潮;三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社会矛盾加剧,在反异化、反文化思潮中,东方宗教十分流行;四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经济、生态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反现代化、反科学、回归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热潮。  相似文献   

9.
回首85思潮     
<正>85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1980年代中期,这场被命名为"85思潮"的艺术运动象风暴一样席卷了中国大陆,这场风暴的来势如此迅猛,所到之处使得几十年来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并且致使中国艺术的种种条条框框和评价体系溃不成军、七零八落。对于这场思潮,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气象与新的文化景观。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主义是新时期文学中最早涌现的具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文艺思潮。新时期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与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以及新时期文学发展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现代主义新诗潮的崛起、新潮小说的探索、现代主义色彩的新潮话剧的出现,是现代主义文艺观念在创作实践方面的重要表现。新时期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改变了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诗歌、小说、戏剧、影视艺术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标题音乐"在音乐史和欧洲音乐艺术美学中的严格定义是:19世纪一些浪漫主义作曲家自觉地按照一种审美意识发明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一种体系的新音乐.它是具有明确文学含义的音乐作品,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反映出具有情感的明确标题[1].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努力体现这种新的标题性思想(李斯特、舒曼、柏辽兹等),并试图为这个艺术新课题的实施制定一系列解决方案.他们力图在音乐中展现有个性的艺术内容和形象,展现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色,以及运用一种充分体现浪漫主义原则的方法——在音乐中结合不同的艺术形式.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特殊思维和创作方法深刻影响了未来的音乐作品.而这些体现在欧洲钢琴音乐中的标题性思维,其中的许多观点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2.
明代中叶以后,文坛上出现了一股主情论的思潮,声势颇为浩大,余波延及明末清初。推究其理论根源,盖出于哲学情性论的嬗变。考察中国古代文论的漫长历程,可以发现每一次文学思想的重大演化,莫不由于哲学新变的牵动,而文学领域的新思潮,又汇入哲学的洪流,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双向互动的联系,在明代哲学和文学的情感观上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朱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36-136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诗人、画家,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重想象、重灵感,将深邃的思想融汇于一套独特的、充满象征与神话的传说中,常常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和宗教色彩。作为英国前浪漫主史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布莱克的诗以其独创精神,内在活力,深刻的寓意,古朴率真与温柔亲切的特点而著称。他主张人与大自然协调一致,谴责社会生活中的非正义,在写作技巧方面运用自由体诗,这些都促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诗歌《羔羊》(The Lamb)出自布莱克的代表作《天真之歌》,诗歌提出了关于上帝造物的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世界所持的态度。本文从布莱克的宗教信仰及婚姻生活来分析《羔羊》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14.
齐鲁文化既是一个独立于其他文化体系的统一的文化整体,同时又是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分支。齐、鲁文化既作为一个整体作用于整个山东文学的创作,同时又以各自的文化特征影响并形成了山东文学的两种审美风格:一种注重现实主义,一种倾向浪漫主义;一种倾向主流道德评判,一种更注重民间伦理;一种深沉厚重。一种轻灵飘逸。但由于长期以来齐鲁文化体系中鲁文化的主体地位及其影响,山东文学一直呈现出道德意识感强,深沉厚重有余而轻灵飘逸不足的特点。只有在创作中更加充分地发挥齐文化的影响力,实现齐、鲁文化的优势互补,才能令如今的山东文学摆脱滞重的发展格局,走向和谐良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19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受到感伤主义思潮的冲击,反映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往往是借景抒发惆怅与感伤之情.钢琴音乐创作同样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因此抒情性成为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肖邦是公认的浪漫主义时期抒情性创作风格的主要代表,在其众多的创作体裁中,最能反映他音乐作品的抒情性和诗意性的就是贯穿他一生创作、具有浓厚浪漫主义风格的夜曲.  相似文献   

16.
非理性主义思潮崇尚直觉、贬抑理性;追寻自我、鄙弃社会和传统。以生物学观点说明社会、人生、认识和道德,是这一思潮的显著特征;而幻灭、悲观、恨世和虚无主义的情调则充斥于这一思潮多数学派的著作中。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深刻危机的思想表现,它既象是一种恓恓惶惶、无可奈何的预言,又象是一曲悲凉的挽歌;它以其浪漫主义的气质和精彩的表现形式而有力地渗透于整个西方社会之中,从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西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鲍德里亚早期理论立场的分析,该文强调鲍德里亚从来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其早期属于后马克思思潮立场,而《生产之镜》则是他告别后马克思思潮走向某种草根浪漫主义的过渡性文本。在这一文本中他公开地拒斥了马克思主义,而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进行的批判则是今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举世瞩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台、港地区的一些学人大谈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中国大陆地区也开展了“现代新传布学思潮”研究。但在日本,除岛田虔次写一部名为“现代新儒学与熊十力”的小书,吾妻重二在《思想》上介绍过中国学术界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实指新儒学思潮)研究的情况之外,却很少有人涉及“新儒学”这类话题。  相似文献   

19.
非理性主义思潮是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于本世纪西方哲坛,以贬低理性的作用、高扬意志与直觉为特征的西方哲学思潮,它业已对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等等)产生了冲击式影响。近年来,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20.
D.H.劳伦斯的小说渗透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劳伦斯本人有着艺术家的浪漫气质;他在多部作品中以花传情,运用了想象、象征、比喻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以倡导建立和谐美好的两性关系为主题,具有浪漫色彩;他在小说的结尾,总是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心态呈现出一丝亮色。劳伦斯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是他小说风格上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为他的小说增添了几多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