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坛泰斗吴祖光先生的家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一套极其普通的三居室,居一幢楼的4层。客厅一分为二放置了两张写字台,成堆成捆的书刊占据了其他空间,墙上挂有字画、剧照、“金唱片”等。吴老是20世纪中国在国际上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  相似文献   

2.
专注的力量     
唐朝时,有个叫吴道子的少年,因父母双亡,只好背井离乡。一天,吴道子路经河北赵州城“柏林寺”,看见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过了许久,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地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并且告诉老和尚想学画画。得知吴道子身世可怜,老和尚收留了他。  相似文献   

3.
(一) 吴廷翰是我国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人,有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和他的著作在我国湮没无闻四百余年之久,他的生平事迹,不见正史记载,我们今天所知甚少。 吴廷翰的著作和思想在日本却发生过较大的影响,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十七世纪中叶日本德川时代初期,曾在日本学术界得到传播,并成为与日本的朱子学、阳明学有同样重要地位的日本古学派的堀河学派的重要思想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4.
测试     
曹阳 《思维与智慧》2006,(12):55-55
再过三天,小保姆的试用期就到了。小保姆长得浓眉大眼,样子虽然土气些,手脚却很勤快。煮饭、洗衣、打扫房间,都干得很利索。毕竟是乡下来的姑娘,很实在,女主人对她的整体印象颇佳。不过,在最后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相似文献   

5.
张炯 《学海》2002,(3):205-206
徐采石同志是江苏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吴文化的研究家 ,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并担任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吴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 ,曾为开展和促进当代文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做过许多贡献。但不幸盛年早逝 ,实在令人扼腕 !他曾有《陆文夫的艺术世界》、《文学的探求》等多种著作问世。如今他爱人金燕玉同志编辑的《采石集》又出版了 ,此书集中反映了他辛勤耕耘的印迹 ,读后既感到欣慰 ,又为采石同志的学术成就感到骄傲 !我与采石同志相识已 2 0年 ,他为人热情、诚恳 ,工作积极、负责 ,富于服务精神 ,给当代文学研究界的朋友们留…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吴刚和孙红雷共同参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技,陈凯歌对吴刚赞不绝口。因为吴刚拍戏基本都是一条过,当时剧组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吴一条"。陈凯歌更是边拍边给吴刚扮演的人物添枝加叶,让其戏份出彩不少。但这些让彼时名气如日中天的孙红雷有些不爽。不过,他暗自比较观察,发  相似文献   

7.
小吴(化名)是一所市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最近老师发现原本成绩不错的他上课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而且经常举手说自己肚子疼,想去厕所。父母带小吴跑了好几家医院,可检查结果均显示他的身体一切正常。为此,小吴吃了不少止泻药、抗生素,却仍不见效。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分析,小吴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引起躯体反应,是一种考试焦虑症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正余世维在《职业经理常犯的的11种错误》中讲过一个案例。他在上海的家里请了一个阿姨,很少开口提要求,因为什么事情都不用讲,阿姨就做得清清楚楚。有次余老师要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就跟阿姨交待说:"小吴(阿姨姓吴),我的那个皮鞋要好好擦一下。""晓得了。"小吴说。到了早上,又忍不住问了一遍:"皮鞋擦了没有?"小吴回道:"已经做好了。"又忍不住补充:"余先生,以后你安排我做事情,请只讲一遍就好了。我什么时候需要讲两遍的时候,你骂我!"  相似文献   

9.
吴崇秋道长,今年五十二岁,浙江省温岭县人,自小信仰道教。1984年来到全真道天下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常住。道友们一提起吴道长,无不称赞他那慈悲和善、默默奉献的高尚品德。吴崇秋道长出家前,就曾学有一手裁缝手艺,当他来白云观常住时,观里也正需要一名为道众缝补衣服的人,但他却主动报名去种花,承担起美化全观环境的重任,尽管观里另外还安排了一位道友,可是那位道友比吴道长年长,加上经常犯病,种花的担子几乎由吴道长一人承担着。当时养花的肥料是大粪,挑粪来回要走一里许路,干这样又脏又累的活,吴道长从未有过怨言。时至秋冬,他还要把大粪从地里掏出来挑  相似文献   

10.
正施道渊是清代初年江南地区著名高道。他一生致力于弘道兴教,成绩显著,对于苏州道教乃至江南道教的发展都作出过十分重要的贡献。施道渊是清代初年江南地区著名高道,全真、正一兼修,各有所长,声名远播。他主持苏州穹窿山,获清廷赐额"上真观",使穹窿上真观成为"吴中道院之盛"。他创立穹窿山道派,成为正一神霄支派,"从而使神霄派的历史延续至清,并传入台湾"。1他主持编修《穹窿山志》,成为著名的道教志书,为穹窿山和江南道教历史  相似文献   

11.
1935年,14岁的赵无极凭一幅希腊雕像的素描轻松考入当时著名艺术教育高等学校杭州艺专。在一次学生的作业展览上他的几幅画作引起了校长林风眠的注意,他觉得“孺子着实可教可造”,希望任课教师吴大羽和潘天寿重点培养。但是赵无极不喜欢他俩主教的国画课,看到老师朝教室走来,就设法逃课,有时来不及就直接跳窗溜走。有一次,他又故技重演,潘天寿很不高兴地冲着赵无极远去的背影吼了一句:“过些日子就是学期考试,到时候看你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正1990年出生的吴文迪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博士。2014年3月,还有一年就要博士毕业的他,突然向家人宣布:退学去卖零食。吴文迪解释:"我要用互联网思维把小零食卖出大名堂。"清华培养的"刨根问底的学术精神",没有被他用到科学实验上,而是用到了品尝零食上。  相似文献   

13.
王荣伟 《天风》2009,(8):14-15
上海《解放日报》于2009年5月23日刊登一篇题为“当年双腿瘫痪如今残奥健将——广东湛江青年谭业腾感谢并寻找当年上海恩人”的报道,抓住了上海基督教怀恩堂弟兄姊妹的眼球,文章提及怀恩堂吴步牧师13年前参与帮助双腿瘫痪来沪求医的谭业腾,如今谭业腾成为残奥健将,爷爷谭敬淼怀着感恩之心,寻找帮助过他的恩人……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本刊自这期起,开辟"古今谈"专栏。这个专栏将就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最近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文化现象--"《渴望》现象"值得学术界重视。为探讨《渴望》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关系,以及引起如此广泛效应的真正秘密,《孔子研究》于1991年1月21日在北京孔庙举行了"《渴望》伦理思想座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副会长辛冠洁、著名诗人林之、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以及北京学术界和新闻界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下面的一组笔谈是与会者为座谈会提供的发言稿,也有的是会后组织与会学者写的。这组笔谈反映了北京学术界部分人士对《渴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本刊自这期起,开辟"古今谈"专栏。这个专栏将就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最近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文化现象--"《渴望》现象"值得学术界重视。为探讨《渴望》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关系,以及引起如此广泛效应的真正秘密,《孔子研究》于1991年1月21日在北京孔庙举行了"《渴望》伦理思想座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副会长辛冠洁、著名诗人林之、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以及北京学术界和新闻界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下面的一组笔谈是与会者为座谈会提供的发言稿,也有的是会后组织与会学者写的。这组笔谈反映了北京学术界部分人士对《渴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本刊自这期起,开辟"古今谈"专栏。这个专栏将就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最近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文化现象--"《渴望》现象"值得学术界重视。为探讨《渴望》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关系,以及引起如此广泛效应的真正秘密,《孔子研究》于1991年1月21日在北京孔庙举行了"《渴望》伦理思想座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副会长辛冠洁、著名诗人林之、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以及北京学术界和新闻界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下面的一组笔谈是与会者为座谈会提供的发言稿,也有的是会后组织与会学者写的。这组笔谈反映了北京学术界部分人士对《渴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本刊自这期起,开辟"古今谈"专栏。这个专栏将就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最近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文化现象--"《渴望》现象"值得学术界重视。为探讨《渴望》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关系,以及引起如此广泛效应的真正秘密,《孔子研究》于1991年1月21日在北京孔庙举行了"《渴望》伦理思想座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副会长辛冠洁、著名诗人林之、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以及北京学术界和新闻界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下面的一组笔谈是与会者为座谈会提供的发言稿,也有的是会后组织与会学者写的。这组笔谈反映了北京学术界部分人士对《渴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本刊自这期起,开辟"古今谈"专栏。这个专栏将就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最近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文化现象--"《渴望》现象"值得学术界重视。为探讨《渴望》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关系,以及引起如此广泛效应的真正秘密,《孔子研究》于1991年1月21日在北京孔庙举行了"《渴望》伦理思想座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副会长辛冠洁、著名诗人林之、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以及北京学术界和新闻界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下面的一组笔谈是与会者为座谈会提供的发言稿,也有的是会后组织与会学者写的。这组笔谈反映了北京学术界部分人士对《渴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本刊自这期起,开辟"古今谈"专栏。这个专栏将就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最近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文化现象--"《渴望》现象"值得学术界重视。为探讨《渴望》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关系,以及引起如此广泛效应的真正秘密,《孔子研究》于1991年1月21日在北京孔庙举行了"《渴望》伦理思想座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副会长辛冠洁、著名诗人林之、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以及北京学术界和新闻界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下面的一组笔谈是与会者为座谈会提供的发言稿,也有的是会后组织与会学者写的。这组笔谈反映了北京学术界部分人士对《渴望》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本刊自这期起,开辟“古今谈”专栏。这个专栏将就现实存在的文化现象,开展广泛深入的探讨。最近电视连续剧《渴望》在广大电视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文化现象——“《渴望》现象”值得学术界重视。为探讨《渴望》与中国传统伦理的关系,以及引起如此广泛效应的真正秘密,《孔子研究》于1991年1月21日在北京孔庙举行了“《渴望》伦理思想座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副会长辛冠洁、著名诗人林之、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以及北京学术界和新闻界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下面的一组笔谈是与会者为座谈会提供的发言稿,也有的是会后组织与会学者写的。这组笔谈反映了北京学术界部分人士对《渴望》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