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真理标准问题的深入讨论,涉及到人们认识的源泉问题。最近上海哲学界就这一问题通过座谈、笔谈等多种形式展开了热烈讨论。《社会科学》杂志、《文汇报》,都相继发表文章,支持并引导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现将讨论情况、不同见解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前年十一月山东历史学会召开的孔子思想讨论会之后,有些理论刊物相继展开了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哲学研究》杂志,在去年一年开辟了哲学史方法论问题讨论专栏,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这次讨论,涉及的问题很多,争论热烈,吸引了相当多的哲学工作者的注意。比起以往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来,这次讨论要深入得多,涉及的范围也广阔得多。到目前为止,经过讨论,有的问题已经获得了大体一致的意见。例如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挂在古人名下的问题,大家认为在某些哲学史的文章和著作中确实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讨论的焦点性问题之一。此问题的讨论,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和反省。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到“主体性原则”的讨论,再到国内  相似文献   

4.
两年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学术界和广大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大大地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最近,哲学界对其中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如什么是实践,是大家争论比较热烈的一个问题。为了给这个问题的讨论创造一些条件,本刊从本期起开辟《实践问题讨论》专栏,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积极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破除了极左思想的束缚,人们才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问题和某些重大现实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这里,关于矛盾的理论就是讨论得比较多、争论也很热烈的一个问题。这种讨论非常有益。它推动了学术研究,启发人们重新思考了许多问题,也加深和提高了我们的理论认识。通过讨论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必须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他关于友爱的理论一直只受到很少的关注和讨论。②这也许有些不公平。一方面是因为,在他的伦理学讨论中,他对于友爱的讨论占有最大的篇幅。在较早些的五卷本的《欧台谟伦理学》中,有一卷专论友爱;在十卷本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有两卷专门讨论友爱。这足以表明,亚里士多德在著述伦理学时,对友爱问题是非常关注的。他不仅非常关注友爱的问题,而且对于它的讨论达到了对所有其他主题的讨论所未见的精致程度。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分讨论在他的伦理学讨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只是在对友爱问题的讨论中,亚里士多…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元哲学与哲学问题的讨论越来越频繁地见诸于各语种哲学文献。在我国,这个问题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引起了讨论。下面,将讨论情况概述如下。一、关于国外讨论情况的简述据苏联《哲学问题》报道,元哲学问题早在本世纪70年代,在美国就已提出。在美国,仅以元哲学命名的书刊就有许多。它的出现与兴起是同有人首先提出某一元学科在内的元理论分不开的。其讨论影响较为广泛,问题亦复杂。其复杂性不仅在于坚持者与反对者之间意  相似文献   

8.
本刊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是从批评周易研究中把古人现代化开始的。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取得了大体上一致的意见,但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却还需要继续展开,有许多重要的原则问题需要深入讨论。我们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进行讨论:(一)在哲学史研究中,是否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挂到古人名下以外,还有把古代思想资产阶级化的倾向?一般地说,把古代思想现代化的认识论根源是什么?(二)怎样在哲学史研究中贯彻阶级分析和历史主义?本刊上期发表的方克立的文章、本期发表的昭父的文章和冯友兰的《方克立同志和我的分歧》一文,以孔子的研究为侧,就这个问题初步进行了讨论。我们欢迎一般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也欢迎以孔子或其他哲学家的研究为例来进行讨论的文章。(三)历史、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期衷尔钜就这个问题对冯友兰提出了批评,冯先生的《对于陈义成同意的问题的一些答复》,也对这个问题进一步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我们希望参加讨论的文章,“有的放矢”,结合哲学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互相批评中,要弄清对方的论点,对准“口径”,避免误解对方的意思和不必要的纠缠。  相似文献   

9.
王垒  姚真 《心理学报》1997,30(3):264-270
14个小组的大学生共68人参加两种不同的群体工作,其中7组进行开放式问题的讨论,7组进行封闭式问题的讨论。从工作进程、工作模式和工作特点等方面记录群体工作行为:工作进程各阶段所用时间,发言的针对性,发言的连续性,说明问题的方式和深度,群体的意见分歧与支持行为和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封闭式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澄清问题并且更多引用例子来阐述观点;讨论开放式问题多采用归纳推理而封闭式问题多采用演绎推理;无论在哪种问题的讨论中,针对个体的发言都显著多于针对整体的发言,而且人们更多地以非言语的方式而不是口头方式表示赞成。本文对以上结果在电视、电话和计算机辅助会议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学术界对五四运动的性质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的情况简介如下:1961年和1962年间,一些人曾就我国无产阶级何时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中,有的人认为,五四运  相似文献   

11.
属灵与否,一直是中国基督徒信仰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关于属灵问题的讨论也长期吸引着教会牧者的眼球。上世纪50年代,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以后,教会领袖、牧者同样将属灵问题的讨论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希望借助"神学三人行"这个平台,梳理中国教会关于属灵问题讨论的主要观点,供广大信徒和教牧同工参考。我们首先讨论什么是属灵?或者说属灵的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哲学发展史表明,当社会实践、科学技术和哲学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哲学家们除了要研究一些新的问题,常常还要回过头去对诸如哲学对象这样一些基础性理论进行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这样。本文拟就正在进行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的讨论,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一、讨论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对于这个问题,国外哲学界争论已久,而且十分热闹。近年来,这个问题也已成了我国哲学界的重要议题。在我国,哲学对象的讨论是由哲学体系的讨论引起的,而体系讨论又是以对象讨论为内在根据的。粉碎“四人帮”不久,许多同志把党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同哲学界长期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从哲学教科书的体系入手,提出了“改革现行哲学体系”的问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四月十三日至二十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于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哲学讨论会上,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力的范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的已经讨论过相当一段时间了。可是,它们  相似文献   

14.
1984年11月20日至26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举办了关于矛盾问题的小型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近30人。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讨论:第一阶段,讨论矛盾的涵义、结构与分类等基本理论;第二阶段,结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讨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会议既有经过充分准备的系统发言,又有热烈的争辩和深入细致的讨论;通过相互切磋琢磨,大家都感到受到很大启发。现将会议上讨论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甲乙二人见面,讨论哲学工作者下去蹲点的问题。他们即兴而谈,想到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所以没有什么系统性、连贯性。现在把他们讨论的内容如实记下。  相似文献   

16.
在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讨论中,也展开了对于平等问题的讨论。我们在“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见“哲学研究”1958年第7期)一文中,因为受篇幅的限制,没有充分讨论这个问题。本文想专就平等问题本身发表我们的意见。我们认为,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些混乱思想,所以不得不用相当的篇幅重复“众所周知的真理”,并和我们认为是错误的观点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同社会学、尤其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可设想的。近来,我国哲学著作中实质上进行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的讨论。诚然,进行这一讨论时,尤其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并没有使用直接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的形式,而是使用交换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意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本刊自1984年第3期开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讨论”专栏至今,已相继刊载了九篇讨论文章,并发了短评和动态。从讨论情况看,对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期发表了两篇研究和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文章。高清海同志的文章论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看法,并提出了探讨该问题的一些原则。读后可以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欢迎更多的同志撰文参加讨论,并希望能联系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材料对自己的观点做出新的论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价值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实践的理解方式杨俊一编者按:价值问题是近年来哲学界探讨的一个“热点”,本刊以往已陆续发表了一些讨论文章。本期发表的杨俊一同志的这篇文章具有独到的见解,读后会有所启迪。为了把价值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从本期起本刊特辟价值问题的讨论专栏...  相似文献   

20.
对颜色问题的关注贯穿维特根斯坦整个思想发展的过程,但在其学术研究的不同阶段,他对颜色问题的讨论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侧重。在早期的《逻辑哲学论》中,他将颜色问题作为逻辑结构讨论的一种方式,而在中期思想中则是将颜色作为命题表达方式的一种例证。到了后期,讨论的主要目的转变为澄清我们对颜色词的使用。虽然维特根斯坦对颜色问题有着大量论述,但他并没有提出一种颜色理论,而只是在讨论颜色词的不同用法。对颜色词用法的讨论构成其后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