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成  何晓燕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6,29(1):133-136
自1976年Shavelson将自我概念区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以来,教育心理学家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结构及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阐述学业自我概念的多侧面结构和等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以38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与学业成绩四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学习适应并不在主动性人格与学业成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与青少年早期学业投入之间的关系,考察成就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就水平在该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对2487名初一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学业参与正向预测青少年早期个体的学业投入、负向预测学业抽离,父母学业压力正向预测学业抽离;(2)掌握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参与和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抽离间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表现回避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压力和学业抽离间具有正向中介作用;(3)掌握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受到学业成就水平的调节。研究结果揭示了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对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的共同作用,为从家庭层面提高青少年的学业投入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业情绪指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无助、焦虑等。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相互影响: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具有预测作用、而学业成绩对学业情绪具有回馈作用。学业控制感和成就目标通过影响学业情绪来影响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在进一步探讨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与青少年早期学业投入之间的关系,考察成就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就水平在该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对2487名初一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学业参与正向预测青少年早期个体的学业投入、负向预测学业抽离,父母学业压力正向预测学业抽离;(2)掌握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参与和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抽离间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表现回避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压力和学业抽离间具有正向中介作用;(3)掌握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受到学业成就水平的调节。研究结果揭示了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对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的共同作用,为从家庭层面提高青少年的学业投入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成就目标(Achievement Goal)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学业情绪(Academic Emotion)是指与学业学习、班级指导和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各种情绪。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相互作用,即成就目标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学业情绪反过来也会影响成就目标。同时,成就目标和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综合预测作用,学业情绪在成就目标和学业成绩间起中介作用。未来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于深入探讨成就目标与更细分的学业情绪的关系,以及成就目标、学业情绪和成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探讨学业自我概念对竞争合作与学业成就关系的影响。研究采用合作竞争态度量表、学业自我描述问卷对39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竞争与学业成就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竞争意识强者学业成绩越好;2)合作与学业成绩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学业自我概念在竞争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中介性调节模型,以解释较低的学术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学术不端之间的关系,提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术不端之间的关系以道德推脱为中介,且这一中介效应受到道德自我认同的调节。495名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他们完成了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道德推脱问卷、道德自我认同问卷和学术不端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道德推脱、内化道德认同和象征化道德认同都影响道德推脱和学术不端,且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术不端的关系以道德推脱为部分中介,但是这一中介效应只受内化道德认同的调节,不受象征化道德认同的调节。本研究表明,较高的内化道德认同能够降低学术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的道德推脱倾向。并由此减少其学术不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羞怯量表、学业求助量表及学业适应量表对青岛两所普通中学62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羞怯、学业求助与学业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学业求助是否在高中生羞怯与学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羞怯可以显著预测高中生的学业适应;(2)学业求助态度在羞怯与学业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羞怯部分通过学业求助态度经学业求助行为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学业适应。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对36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1)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各维度与厌学现象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2)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a.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b.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存在分离现象;c.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相当, 对厌学行为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间接效应;d.学业倦怠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成就量表对669名初一、初二年级的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探讨学习投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三大成分在其中的系列中介效应,以及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感恩与学业成就正相关;(2)学习投入三大成分在感恩与学业成就之间具有系列中介效应;(3)女生比男生具有更高的感恩和行为投入水平,有助于解释初中生学业成就性别差异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大鱼小池效应(Big-Fish-Little-Pond Effect,BFLPE)是指对于同等能力的学生来说,进入高能力水平学校或班级的学生要比进入低能力水平学校或班级的学生习得更低的学业自我概念的现象.这类似于我国生活格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描述.在系统梳理大鱼小池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大鱼小池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大鱼小池效应对我国学校能力分组和学生择校现象的启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大鱼小池效应在统计方法、跨文化一致性、具体发生情境、具体发生年龄及外部效度等方面的探讨与验证.  相似文献   

13.
王燕  张雷 《应用心理学》2005,11(2):186-192
运用问卷法,对612名北京市中小学生及其父母分别进行了自我概念和教养风格的测试。结果表明,父母民主型教养风格通过儿童学业自我概念这一中介变量,对儿童学业成就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父母专制型教养风格,则以直接的途径对儿童的学业成就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学习效能感会受到同伴支持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影响学生学业状况的重要前因变量。根据控制价值理论,本研究通过对3329名高一和高二学生的调查,考察在物理和化学学科中,学习效能感是否会在同伴学业支持和学业情绪中起到中介作用。发现:(1)同伴学业支持和学习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两者与高兴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与厌倦学业情绪显著负相关;(2)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和地域后,学习效能感在同伴学业支持和高兴学业情绪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同伴学业支持和厌倦学业情绪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物理学科中,性别调节了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关系。本研究验证并拓展了控制价值理论,对于如何提高中学生物理和化学学习的积极情绪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交叉滞后设计,使用学业成绩自我评定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学业分量表以及青少年早期气质量表的意志控制分量表对1263名青少年进行间隔两年的两次测查,考察青少年学业成绩不良、学业压力与意志控制的关系。潜变量交叉滞后分析发现,青少年的意志控制显著负向预测两年后的自我感知学业成绩不良,自我感知的学业成绩不良无法显著预测日后的意志控制;学业压力显著负向预测日后的意志控制,意志控制无法显著预测日后的学业压力。这些结果表明,青少年学业领域发展与自我调控能力发展间存在动态联系。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佐斌  谭亚莉 《应用心理学》2002,8(4):24-27,46
本研究使用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学习动机量表对初中生进行测量 ,并对测量结果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学生学业自我效能、学习动机和性别是学业成绩的良好预测变量源 ,其中以学业自我效能的效应最为明显 ;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初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东 《心理学报》2005,37(4):491-496
采用问卷法,从自我调控学习的角度对208名初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目标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不同影响,任务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积极影响,趋向型自我取向对学业延迟满足有负面作用。学业延迟满足作为一种自我调控能力,能够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情况,但对学业成绩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498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高中生的自我妨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并考察学业浮力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测量工具包括自我妨碍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学业浮力量表和父母自主支持量表。结果表明:(1)自我妨碍对学习投入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学业浮力在自我妨碍和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妨碍和学习投入的关系受到父母支持的调节。与低父母支持相比,在高父母支持的学生中,自我妨碍对学习投入有更强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Ethics, Academic Freedom and Academic Tenur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niversities can and have existed without academic freedom and academic tenure. But academic freedom is necessary for a university dedicated to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Both academic freedom and academic tenure are not only rights but also carry with them moral obligations. Furthermore academic tenure is the best defense of academic freedom that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ve found. Academic tenure can be successfully defended from the many contemporary attacks to which it is being subjected only insofar as it is necessary to defend academic freedom, and only if all involved in the system of tenure observe the ethical requirements that the system demands.  相似文献   

20.
Academic dishonesty occurs at alarming rat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examined predictors of academic cheating behaviors, and beliefs in the acceptability of cheating, in disliked courses at two large universitie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erceived mastery and extrinsic goal structures were related to beliefs about cheating but not cheating behaviors. Beliefs in the acceptability of cheating were more likely to be endorsed in math and science courses. College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cheat and to believe in the acceptability of cheating when they reported a high need for sens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