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跃根 《学海》2012,(5):70-76
作为公民权的基本内容,妇女福利的发展与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性别平等关系的进步水平.本文从福利与性别关系的论述入手,主要探讨了在经济改革背景下中国社会变迁与转型时期,福利体制和社会政策改革的路径对推动妇女福利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后果,并对新时期我国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发展的本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作者指出,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保障的政策背景下,未来我国基于社会正义与两性平等的福利制度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李迎生 《学海》2004,58(2):64-69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结构转型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发展与模式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 ,工业化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是导致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这不仅决定了西方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以社会保险为重点和社会救助为补充的模式 ,而且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与城乡整合的特点。这些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对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改革 ,具有明显的参考价值。而西方各国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不恰当处理 ,以及一味推行“福利国家”模式而在一定意义上牺牲了效率等 ,也为我们提供了值得记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刘继同 《学海》2012,(2):50-58
2010年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年份,它既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又是中国儿童福利元年,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福利时代。本文运用文献回顾、实地调研、参与式观察、政策咨询、政策研究、比较社会政策和基础理论研究等方法,首次界定中国儿童福利元年及标志性事件,分析中国儿童福利时代宏观背景,主要从国家政治智慧与政治意愿、国家政治承诺与政府行政管理实施机制、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需要战略性升级、家庭结构功能转型与儿童群体生活状况、困境儿童主要类型与滞后儿童福利制度、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历史经验、国际惯例与主要国家制度安排,尤其是儿童在国家发展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等角度,全面论述创建"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探讨创建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的步骤与模式,描绘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的主要司局设置与职能定位,分析创设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的主要好处与优势,探讨创建国家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与主要困难,最后提出若干国家行动战略、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林闽钢  刘立强 《学海》2002,(2):70-73
本文以福利国家的产生、发展及其福利病的出现为起点 ,分析了福利国家对福利病的治理 ,结合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应以责任的多元化分担为取向的观点 ,并提出了几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试论社会投资思想及对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斌 《学海》2006,37(6):31-35
本文首先论述了社会投资思想及其政策是现代西方福利演变和福利国家制度危机的必然产物,接着分析了经济学和社会福利思想中的“社会投资”概念的不同含义,并阐述了社会投资思想的主要观点及其逻辑基础,最后提出了社会投资思想及政策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社会政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6.
国际农村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义 《学海》2004,(5):47-51
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自建立100多年来,在全球的发展大多是与工业化、城市化密切关联的一种制度安排.在相当数量的国家,除社会救助的一些项目扩展到农村地区,为农村劳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临时性社会救助外,社会保障的主要服务项目,均是服务于城镇工薪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徐道稳 《学海》2008,26(2):117-121
英国工党政府上台以来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包括就业政策、税收津贴政策、儿童福利政策和养老金政策,旨在建设一个"积极的福利国家".在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浪潮中,福利国家并没有解体,只是发生了结构性转型.在这种转型中,政府并没有推卸福利责任,只是改变了承担福利责任的形式.因此,在福利改革中,政府的福利责任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强化.  相似文献   

8.
任喆  王健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99-199,188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四化同步并举”的历史发展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应对老龄化社会等一系列民生保障课题摆到了议事日程。因此,立足于河北省目前社保系统存在的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狭窄,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必须统筹推进河北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本文探索了有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需求、供给与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曙 《学海》2011,(6):81-86
我国社会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转型,社会问题复杂化,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需求日益多元化。政府为了有效回应社会福利需求变化,将社会工作制度纳入整个社会管理、社会福利与服务的制度创新过程中,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本文试图从需求和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我国社会工作制度建构所需具备的社会大众的福利需求基础,指出政府福利制度供给中存在的缺陷,探寻我国社会工作制度构建的路径,推动我国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张向达  程雷 《伦理学研究》2012,(1):54-58,141
父爱主义是19世纪后期德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观念基础.公民权利取代父爱主义,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理论支撑.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发展出一系列新的趋势、特点和问题,罗尔斯等人对社会分配正义理论的提出,将社会保障的价值诉求导向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对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