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志强 《现代哲学》2000,(1):103-104
高齐云教授的力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控微》最后出版了。在《探微》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基本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的起始范畴、中心范畴、最高范畴、主要范畴、价值范畴等,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都给了我们许多教益。  相似文献   

2.
马中柱 《现代哲学》2000,(1):102-103
高齐云教授新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出版后,在广东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好评,荻广东省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现将此书座谈会上的部分发言摘要刊登。  相似文献   

3.
中山大学高齐云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态》(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以下简称为《形态》)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形态的问题,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体系为直接的理论来源和理论依据而形成的具体的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次生形态,如列宁哲学和卢卡奇哲学;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次生形态为直接的理论来源和理论依据而形成的具  相似文献   

4.
在《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多样化的基本依据》中,我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一个以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体系为原生形态的多样化体系。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体系,必须先研究。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体系。为此,必须明确探讨马克思新哲学体系的几个方法论问题。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学术讨论会综述宁梓(南京大学哲学系)为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写作150周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南京市社联、南京大学哲学系和江...  相似文献   

6.
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和《现代哲学》编辑部于4月16日联合召开理论研讨会。研讨会的议题是:评析广东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现状,如何创造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新优势。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有20余人,其中大多为中青年理论工作者。与会学者围绕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现将研讨会概况综述如下。回顾与评析与会学者回顾了广东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过程,对广东和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学者们一致认为,多年来的事实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展开和深入关键…  相似文献   

7.
“回到马克思”——从哲学观的视角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恩格斯说过,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什么是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有的“思想材料”呢?广义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这里所谓“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是借用了高齐云先生的提法,参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态》,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当代哲学研究的成果,包括当代西方哲学的成果,推而…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夏甄陶著的《关于目的的哲学》。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对目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哲学考察的专著。“目的”这一范畴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目的范畴的不同理解,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分歧。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批  相似文献   

9.
面对现实的探索──访黄楠森教授·本刊记者·黄楠森,男,1921生,祖籍四川富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哲学的足迹》、《(哲学笔记)注释》(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3卷本...  相似文献   

10.
孙伯钅癸,男,祖籍江苏泰兴,1930年6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主要学术成果有:《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卷本,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三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第2卷主编)、《西方“马克思学”》(主编)、《卢卡奇与马克思》等13部论著,以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数十篇学术论文。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和重点项目各一项,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由祝大征和王卫国统稿、北京师范大学等七所师范院校八位同志集体编写的《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写的简明教程,条清理明,深入浅出。这里,我着重谈谈它在尊重历史,揭示规律方面的几个特点。一、注重轮廓、线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发展及其规律的历史科学。《简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书通观全过程,揭示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由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编辑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一书,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辑录了1982年4月在洛阳召开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术讨论会的30篇论文和于光远在会议上的讲话,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时期某些阶段哲学思想的评述;二、探讨了马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出版的具有原理研究性质的著作比较少,关于辩证法原理的著作更是凤毛麟角。在这些凤毛麟角的著作中,刘森林的近著《辩证法的社会空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显得非常突出:它开出了辩证法研究的新路径;打破了历史长期形成的理论瓶颈,深化了人们对辩证法特别是矛盾问题的理解。该书有以下四个特点值得一提。首先是高度的理论责任感和知难而上的理论勇气。作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深入梳理的基础上,意识到矛盾问题处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争论的中心,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既能够有力…  相似文献   

14.
田丰 《现代哲学》2000,(1):105-1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探微》一书,是高齐云教授的新著,也是近年来哲学界发表的最有份量的力作之一。这本著作深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础,宏观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再到再次生形态发展的逻辑进程。全书史论交融,高屋建瓴,同时又抉隐探微、小心求证,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一致,它获得我省第六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选专著一等奖,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5.
《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书(湖北长江集团2006年10月版)是朱传棨同志在不同时期所发表的文章汇集而成的论文集。由于是在不同环境和要求下撰定的,因而,全书在编排上根据内容的不同而划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集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以及作者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和探讨,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等等。中篇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探讨,特别是关于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关系的探讨,如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贡献和重要意义等等。下篇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和现代化是近年来哲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但是,要建立科学的、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就必须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及其发展。由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高齐云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1992年2月27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京召开了“章韶华四部哲学著作出版座谈会”与会者50余人.会上,出版社总编辑张品兴对章韶华的四本书(《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走出哲学的误区》、《走出哲学王国后的沉思》、《需要一创造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张品兴同志说,《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书,是作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的成果,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走出哲学的误区》提出了一个发人深醒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发自内心地坚持“唯物主义路线”.“按照辩证法办事”,结果却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地误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沼?对此,作者认为,原因固然是多方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三年七月,广东某教授主编的《简明中国哲学史》(以下简称《简史》)出版。不久,作者匆忙地对《简史》进行修改,于一九七五年五月再次出版,书名为《简明中国哲学史》(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这个《修订本》以叙述中国哲学史为名,大搞影射史学,为“四人  相似文献   

19.
书讯     
近期,由华侨大学杨楹、张禹东教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华侨大学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系列成果《生活哲学:探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本书立足于“生活哲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生活哲学”的创新命题。在此基础上,多维度的展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辩证思考,试图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范式。本书分三编十章内容,收录文章近80篇,70余万字,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  相似文献   

20.
这本书是苏联高等学校出版社今年出版的,作为高等学校哲学教学材料。全书分为四章,即:《哲学史上个别和一般的相互联系问题》;《现实中的个别和一般》;《认识中的个别和一般》;《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在个别和一般相互联系问题上的某些理论》。在第一章里,分五节依次叙述了历代著名哲学家对个别和一般相互联系问题的理解。作者首先叙述了古希腊哲学家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派、埃利亚派到德谟克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