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与智慧》2002,(12):40-40
“人们在财务困境中挣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学习多年,却没有学到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知识。其结果是,人们只知道为金钱而工作,但从来不学着让金钱为自己工作”。这是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T·清崎对金钱的看法。罗伯特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2.
旅途闲话     
乙:这是一次名符其实的旅途闲话,因为它不仅是人生旅途中的闲话,而且是在一辆车上进行的。对话的两个人只有这样一段因缘,车到了目的地,下车互道“再见!”却不知是否还有再见到的缘……。甲(出租车司机):你在那儿工作?乙:就在这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甲:哟!那你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乙:(笑)为什么呢?甲:不是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能搞文化工作。乙:这样说也对也不全对,知识和文化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的。甲:这我就不明白了。乙:现在不少人很重视知识,但不一定重视文化。一般人总认为读书多,知识多就是有文化的人,而没读过…  相似文献   

3.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诗一般的语言是谁在赞美金子的神通?在为金钱唱颂歌?不对,这是莎士比亚控诉和抨击金钱罪恶的檄文。 在阶级社会里,在商品经济存在的历史阶段,金钱在一些人眼中是个万能的魔术师。有为数不算太少的人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信条。翻翻人类的历史记录,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拜倒在金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然而,美国有位叫费涅克的人就实现了这“不可能”。他用立体声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其实,整个人类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一种粉末(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汽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50年前,没…  相似文献   

5.
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选编徐玉成161.问:什么是迷信和迷信活动?答:迷信,“迷”字是分辨不清的意思,“信”字是相信或者信奉。从广义上说,迷信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盲目地信仰或者崇拜,例如迷信书本,迷信金钱,迷信个人,迷信崇拜文艺、体育明星,迷信外国人等。同...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中的知识分子情结王同书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深受传统薰陶的知识分子,素所崇敬的不是地位、权力和金钱,而是品格、学问和才华,遭逢胜己者,会高山流水,刻骨铭心,弦歌雅意、五体投地。而诗词又是人们德才学识的最好载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词知人...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钱商? 简单地说钱商就是金钱的智慧和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 由于种种文化上的习可贯和影响人们对于金钱怀有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中国古人一方面讲“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另一方面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整个一个·“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的原版。其实西方文化中也有这样的例子莎士比亚的戏剧就对金钱进行无情的怒骂:’金子把恶的变成善的,把丑的变成美的···...一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剖析后这样揭开了资本的画皮:资本来到世…  相似文献   

8.
张彦贺 《天风》2006,(3S):26-26
1、金钱的性质:金钱的本身是中性词,它不存在好与坏之分。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和拥有是关键。“人活着不单是为了赚钱,而是对社会作贡献。”这是作为一个基督徒爱国爱教的首要任务。对金钱处理不好就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每个人都需要饯,但怎样拥有是关键,不正当的拥有是犯罪。金钱没有贵贱之分,就看你怎样拥有。  相似文献   

9.
梦境谈     
中国有“痴人说梦”的成语,似乎告戒人们,梦是不可问津的事情。然而当今时代心理科学探究人的一切行为,对于梦境过程也不例外。反省自己做过的梦,您可能同意,梦境永远存在于半醒半睡的状态。人们在熟睡的时候是没有梦的,而在深沉的睡眠逐渐浮起时,才会进入到梦境之中。做梦  相似文献   

10.
雪峰 《天风》2012,(1):46-47
哥林多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那里汇聚着各行各业的人群,其中不乏才华横溢的社会精英。因此,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中,亦有不少知识分子。有了这一群人,教会便极具活力,“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以致“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参林前1:5—7)。  相似文献   

11.
历史过程常常表现出惊人的重复性;人们往往在不同历史时期反复地做同一种事情。这实际上是历史发展规律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当某种社会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它就会作为某种历史任务反复地向人们提出来。今天,人们揭穿“法轮大法”的骗局,开展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宣传教育,难道不正是在重新开始80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做过的事情吗?这也正好应了马克思点破的规律性:伟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说都出现两次:第一次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作为笑剧出现。当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人们欢呼科学的春天即将来临时,或许连想都不曾想到,…  相似文献   

12.
自性是精神的基态、精神的零点。佛学的“种子”、“藏识”,可能就是人类在漫长的自然进化中所获得的全部成果,都积淀、内化和浓缩到现实机体的遗传因子中,通过它而得到巩固和保存,又通过遗传方式传给后代,由此建构了人类种系历史延续和发展的链条,人类精神基态就是有赖于此链条。如何开发此精神基态?人体内有没有不接收内、外界信号或信息的生理条件呢?如果有,这可能就是精神基态的生理基础,这可能就是神秘的“自性”。当出现这种寂静并非昏沉,而是高度的清醒状态时,神经细胞固有的振动,最小自振动,则能自我察觉,于是出现所谓见性。  相似文献   

13.
世纪的困惑──中西哲学对“本体”问题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即将结束,当人们回顾这一个世纪的哲学的情形时,不免深深感到人们并未摆脱“物自体”、“本体”的困惑和索绕。不错,人们以为早已告别了“物自体”,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体系似乎早将康德的“物自体”“消化”掉了:“本质”通过“现象”“显现”出来,干是有“现象学”——“显现学”。“现象学”到了现在,胡塞尔杨弃了黑格尔的“辩证的”、“历史的”“过程”,把“本质”与“现象”统一,看作是“直接的”,无需任何外在的“符号”的介入,“本质”直接地“显现”出来,这才是“理念”。“消解”辩证的、历史的“过程”,也就是…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普遍原则是否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问题是:“文化的普遍原则是否存在?”我为这个问题的肯定答案提出了以下归谬论证。假设不存在文化的普遍原则,那么,跨文化交流就是不可能的。然而,跨文化交流是存在的。由此可以推论说,文化的普遍原则也是存在的。现在我概括地解释一下这个证明。我从存在着跨文化交流这个前提入手。在当今的世界中,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争议;可能需要证明的是,这个前提意味着什么。并非有关它的含义的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辩论。例如,任何两个人要进行交流,首先要有某种共同的交流手段,这一点十分明显,再争论就…  相似文献   

15.
时间与金钱     
上帝的圣诞树上,挂着两份礼物:一份是闪闪发光的金钱;一份是平做无奇的时间。每人只准拿一份,这是规定。“天哪,这可怎么办户人们在圣诞树旁转转悠悠,左思右想。“亲爱的人们啊.”金钱迷人地笑道:“还用得着我多开口吗?你们吃的.用的.玩的,那一样不用我去换取?选中了我,你们的生活才会闪烁出幸福的光彩!”“是阿是啊!”人们觉得言之机可是,正当有人把手伸向金钱的时候,忽然响起时间那低沉而又稳重的声音:“如果放弃了时间,纵使拥有无数的金钱,又哪来的幸福可言呢?”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时间与金钱@文正英  相似文献   

16.
“功不唐捐”句源于佛教《法华经》,意思是说:世界上没有一点功德是白做的,没有一点努力是白费的;一个人的努力,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也契合西方谚语“Pain past is pleasure”,其实就是中国古语中“苦尽甘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当黑格尔撰写其划时代的普遍史时 ,他几乎毫不怀疑“历史”属于某些人而非其他人。这不仅仅是说欧洲人已经举起历史命运的火炬。正如黑格尔所看到的 ,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和非洲人都缺少历史。由于没有具体表现集体意识的文字材料 ,他们仍然是“没有历史的民族” ,并且在更伟大的关于精神进化的叙述里 ,他们使自己消失或同化在日益崛起的西方中。今天 ,非殖民化已经使得黑格尔这番话显得既难以置信又不诱人。“没有历史”的民族已被征服、殖民并被剥削 ,但他们并未从历史中消失也没有变成欧洲人。一批文化学、比较文学、人种学、文化人类学及其…  相似文献   

18.
在相对较低的、又化素质和相对贫穷的经济条件交汇的地方,会呈现这样一种现实:只有把书本上的科技知识变成具体直观的示范教学,才能为学员所理解;只有使实用的经营项目形成现实的经济效益,才能被学员所接受。也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们才肯去学、去做。用当地村民的话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而这样的条件需要教会去创造,这样的风险也需要教会去承担。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不能铲除自身的一切疾病与病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猿揖别 ,人有了自我意识。也许从那时开始 ,人类便有了健康长寿、永生不死的奢望。漫漫 4 0 0万年的进化途径 ,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人类的这一原始冲动并没有泯灭。在欢呼高科技时代到来的新时刻 ,人们始终没有放弃把奢望变成现实的追求。然而 ,理性的思考却告诉我们 ,人类既不可能永生不死 ,也不可能完全健康无疾 ,这是因为……1 病痛有害也有益人们普遍认为 ,疾病只对我们有害。如果我们只是从单一疾病的本身来观察它对机体的影响 ,情况也确实大致如此 ,这就是我们企图铲除人类自身一切疾病的原动力。而实际上疾病同世界上…  相似文献   

20.
教语文的自己,除了爱读文学作品,还非常喜欢浏览各种杂书。自己总觉得,看杂书的收获不单单就是一个拓宽视野所能概括得尽的。虽没什么钱,可生性好施。自己过去一直以为没有金钱的“布施”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布施,可是自从那次在一位友人家随手翻看一本叫什么《自我开发100则》的小册子后,具体讲,是读了一篇有关佛教“无财七施”的短文后,自己对“布施”的看法变了,行为也变了。现在心灵更加充实了,自己感到更加幸福了。“无财七施”是这样说的。房舍施。比如,下雨时把行路人请到家中,这是把温暖、舒适带给他人。座席施。乘坐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