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立民所长这篇文章是应赵朴老的建议而写的,我们觉得在本期当代佛教文化专辑上发表有其特别的意义。一般来说,提到佛教文化人们很少会想到称谓及职称与文化的关系。但读过《岳传》的我们知道牛皋向一老者问路是一声:“呔,老头”,而岳飞则下马拱手称其“长者”,说明称谓反映不同的文化是很直截了当的。过去人们相互称呼同志,觉得很自然,但有人见到领导如不称呼其官衔就诚恐让对方感到不恭。至于老板、太太这类称呼那时说不出口,而现在这些称呼给人的感受早已与过去不同,这都说明了称谓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就佛教本义来说“名”本是“说是,即…  相似文献   

2.
渔夫教子     
从前,在一个海边的村子里,有一位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当地的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随着“渔王”渐渐年老,他也越来越苦恼,因为他3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平常,和他相差太大,他觉得很没面子,有损自己“渔王”的美称。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中学教师来信问道:“‘突然’和‘忽然”意义很相似,为什么说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副词呢?”他还举了下面两个例句: a.他突然从山上摔下来了。b.我忽然想起一件事。说是这两个词不仅意义相近,而且用法也相同——都在句中作状语。我觉得他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此试着来作一个解答。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位台湾作家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卖水果的摊主遇到了一位难缠的老太太:“这么难看的苹果也要卖5元1斤吗?”老太太拿着一个苹果左看右看。摊主很耐心地解释:“其实我这苹果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太太说:“4元1斤,不然我不买!”  相似文献   

5.
一位母亲问孩子,身体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小孩觉得声音对人类而言很重要, 因此他回答: “妈咪,是耳朵。”妈妈说: “世界上有许多人是听不到的。你再继续想,过一阵子我会再问你。”有一天小孩对妈妈说: “妈咪,视觉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应该是我们的眼睛。”妈妈看着他说: “你学得很快,但还是不对,因为有许多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往后的岁月中,妈妈又问了他几次,但她答案总是: “不对!可是孩子你每年都在进步。”  相似文献   

6.
湛如 《佛教文化》2007,(1):98-99
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由儒、道、佛文化共同构成的“大传统”及千流百派的“小传统”汇聚而成的中国文化海洋里,简直如空气一般须臾不可分离。近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一书,其中记载赵朴初先生在“文革”中曾对一位青年学者推心置腹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相似文献   

7.
阿爸父     
顾云涛 《天风》2006,(2):44-46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同来分享上帝的话,藉着刚才所读的圣经一同来分享一个主题“阿爸父”。我们相信耶稣的人,互称弟兄姐妹。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有一位共同的天上的父亲。在刚才所读的圣经中我们很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爸父”。弟兄姐妹,也许你正是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也许你即将要成为父亲,成为母亲,每一个做父母的常盼望听见“爸爸”、“妈妈”的叫声,尤其是孩子的第一声“爸爸”、“妈妈”,那种甜美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那种内心的欣喜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心中的甘甜比蜜更甘甜,脸上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比获得许多的金银珠宝还要快乐百倍、千倍甚  相似文献   

8.
美国人已经将TOFU一词收入了韦氏辞典,并且有这样的注释:“中国起司”。这是真正的吃客说出的“行话”,因为这个形象的比喻,豆腐在美国人嘴里并不陌生。韩国人很会动脑筋,在美国人积极提倡健康饮食的大好时机中把五花八门的豆腐品种开发了  相似文献   

9.
聪慧四法     
美国有个资本家请一位著名的画家为他画一幅肖像。肖像画好以后,资本家却拒绝交付原来议定的5000美元的报酬。他的理由是:“画的根本不是我。”怎么办呢?画家很不痛快,因为他确是花了不少精力才画成这幅画,而且肖像和资本家本人也确实很像。资本家说不像,只是一种无理的挑剔。画家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  相似文献   

10.
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太太游武夷山,不小心被蒺藜挂破了裙子.游兴大减,坐在地上叹息,一位小姐走过来,看到了这种情景.和颜悦色地对老太太说:“老人家.武夷山看您雍容华贵,舍不得让您匆忙离去,想多看您几眼呢,武夷山的一草一木都对您有情意呀!”老太太顿感春风拂面,一下子由“愁云”笑成了“鲜花”,“姑娘,你真会叫人开心。”  相似文献   

11.
以脸识人     
有一次,林肯总统的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位年约四十而且极有才华的人。林肯约见了这位先生后,却迟迟没有下文。介绍人觉得很纳闷,就去请教林肯是何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他的脸,因为他的脸充满了骄傲与自负。  相似文献   

12.
“哲学”在鲁汶大学是很重要的一门课:新生入学,都要求选修一门“哲学概论”。尽管名为“概论”,但这门课事实上将所有非西方文化的内容都排除在外。虽然这门课并没有被称为“西方”哲学概论,但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哲学就是西方的东西。因为觉得理所当然,所以无须任何进一步的解释。然而毋庸置疑,中国是从完全不同的预设出发的:许多大学的哲学系都有一个分科,主要研究中国哲学,类似于那些讲授西方哲学甚至讲授印度哲学的分科。没有一个中国的大学仅仅讲授中国哲学而不讲授其他哲学,更不必说在“哲学概论”的名称之下了。这种情况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3.
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假定的问语,如别人发问:“你还干小偷吗?”这句问话中就隐含着一个假定:“你干过小偷”。如果你干过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真实的;如果你没有干个小偷,那么这个假定就是不真实的。对于这个隐含着不真实假定的复杂问语,不管你回答“没干”还是“干过”,你都是小偷了。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它,诱使别人落入他预设的圈套。也正因为复杂问语具有这个特点,有些人认为复杂问语不能用于办案之中,因为用于办案中就是一种违  相似文献   

14.
陌生人的好     
正说起来已是30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被派到美国去接收一台计算机。我们要受训三星期之久,公司替我们找到了一家特别的旅馆。这家旅馆在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的河畔,有极大的园子,房子是殖民地时代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我去了不久,就注意到旅馆里有一位长住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对人和善,每次吃完饭,她都会谢谢大家,然后离去。我们几位同事对这位老太太都很感兴趣,要知道,长期住旅  相似文献   

15.
普氏提出的诊断“一种蛋白,两种构型”粗看起来,很象中国类似的哲学判断“一分为二”。但细细想来,又很不一致。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普氏词汇中PrP一词的内涵很不确定,连他自己都不敢为之定义:有时颇似PrPc,有时他就干脆说它就是PrPsc。但始终没有一处他说过PrP是PrPc和PrPsc的前体,因为他们近30年的研究中始终没有涉及前体问题。而中国哲学中的“一分为二”,“一”指的是前体,它分为二,“二”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看来这个中国哲学判断并不适用于普氏的“一种蛋白,两种构型”的论断1 双面博士…  相似文献   

16.
拜读了两本颇为畅销的著作:《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何以说不》,很有些异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曰简单模仿。提起“说不”,很容易使人想起几年前的日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政界鹰派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先后写出了《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是要说“不”)、《日本坚决说“不”》三本在美国及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的书,向美国及全世界发出“不”、“不”、“不”的警告性呼声。日本要说“不”,是因为日本人觉得战后40多年里,日本一直受制于美国,没有独立的外交,现在日本经济强大了,腰杆硬了,可以不听美国的“训示”了。它体现了日本人要对过去几十年的所忍所受“翻案”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胡仲华 《天风》2003,(7):29-29
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小学生,尽管他的伙伴对他都很友好,但是却得不到他的友谊。可是有一天,一位女生却和他建立了友谊。于是,同学们就问这位女生是怎么获得那位同学的友谊的,这位女生说“有一天,他在走路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跌倒了,我急忙走近他,问:‘你让我扶你起来,好吗?’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我觉得这个故事里所包含的就是对人要有尊重和爱心,哪怕是对一个残疾人,因为没有尊重的爱,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当人施舍时,要尊重受施的人。古人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天风》2003,(3):1-1
当美国攻打伊拉克倒萨行动一触即发时,欧洲教会领袖与普世基督徒正积极努力呼唤和祈祷世界和平。在本期首篇己故的孙彦理主教的“和平,上帝的旨意“一文中他说,上帝的恩赐,是要我们过美好的生活,如同,耶稣降生时天使的歌唱:“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以呼唤和平到人类的安居乐业,中国基督徒与普世基督徒始终关注着自身生存的空间,正如丁主教所说:“中国基督徒敬拜一位爱我们,同情我们,与我们一道遭受苦难,循循善诱的上帝,这个转变是一种真正的释放”。的确“中国基督教必须根植于中国土壤中”,因为“基督徒的  相似文献   

19.
许多研究梁漱演先生思想的人都觉得他的思想有很多不确定之处。各种思想交替地出现在他的每本著作中,以至于连他的思想归属都成了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地阅读梁先生的著作,就可以发现,他的思想不能够简单地用诸如“自由主义者”、“新儒家”或“新佛家”的概念来定义。在文化的不同层次上,梁先生呈现一种多元取向。他为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社会描绘出一幅多元文化的蓝图。作为“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梁漱漠是信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事实上梁氏在其一生的活动和著作中,也确实为儒学的复兴奔走呼…  相似文献   

20.
敬拜     
单信 《天风》1997,(12)
“敬拜”是圣经中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其原意是,用内心的敬仰与尊重,在外表的行为表现出真诚、诚实的态度 不论是人或天使,敬拜的对象只能是一位,就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上帝也多次特别强调:除了他以外,不可另拜别神,因为根本也就没有别的神,所以有不少“假神”,是人用许多东西“取代”了真神而已 因此,敬拜形成圣经中很独特的观念,不只指宗教仪式的一种,更是要人专心认定独一真神,好像孩子出于天性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