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郝立新:邓小平理论与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反思近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时,自然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什么?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创造性贡献是什么?我认为,只有把这一理论置于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为四个时期记述心理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1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2.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3.中国心理科学的创建与早期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心理学发展历程(1950─1994);使读者对我国的心理学发展和近十多年来的状况有一概括的全貌了解。  相似文献   

3.
《医学与哲学》杂志2000~2001年组稿编辑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是新的千年的开始,也是我刊改版后的第2年,亦恰逢本刊创刊20周年。我刊预先拟定了2000~2001年两年的主题编辑计划,以期给广大的作者有一个充分的思考和撰写时间。同时,也欢迎广大作者撰写其他方面的文章。1 关于医学总体、概论研究方面1-1 20世纪医学重大事件的回顾与思考思考提示:最突出的医学发现与发明;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变革;医学重大事件对医学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医学重大事件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关系;医学重大事件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我国医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李聆《西斯廷圣母》是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菲尔最著名的杰作。《西斯廷圣母》原是为梵蒂冈圣西斯廷礼拜堂画的一幅祭坛画,据说是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订件。画长2.65米、宽1.95米,布面油画。1513年(又说为1512年)开始绘制,第...  相似文献   

5.
近期港台哲学论文选目地域文化冲突的近代缩影:时务学堂之争再评析/杨念群//〔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2,1卷2期论通/刘长林//中国文化月刊1992.11,157期谈价值意识的培养/陈中庸//中国文化月刊.1993.1,159期思想的突破/赵雅博//哲学与文化.1993.2.20卷2期当头棒喝与创造力/萧武桐//〔港〕法言1992.12,4卷6期普遍和谐观念与企业经营/汤一介//〔港〕法言.1992.12.4卷6期从"直通"到"曲成":当代新儒学与现代化问题/冯耀明//汉学研究.1992.12.10卷2期新儒家与中国现代化片记/郑家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2.11,1期总论当代新儒家/叶海烟//哲学与文化1993.2.20卷2期佛格中的儒者:梁漱溟文化思想论略(上、下)//黄克剑,周勤//中国文化月刊.1992.10─11,156─157期牟宗三先生学行著述纪要(续)/蔡仁厚//鹅湖月刊19931,18卷7期哲学工作者的寞:悼贺麟先生病逝北京/曾庆豹//哲学与文化1993.1.20卷1期当代孔子马─浮行状/楼达人//中国文化月刊.1993.1,159期心灵真切处的忧患:徐复现先生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论坛荟萃     
黄明理:哲学勃兴的三大征兆目前,哲学受到冷淡。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哲学沉寂的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的哲学没有形成与自己的新时代相匹配的理论高峰。19世纪有自己的哲学高峰,那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个时代的哲学高峰,需具备三个条件:(1)整合那个时代的科...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发展观的误区和重建高清海,邴正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研究没有完全理解马克思的科学预见,一种本属于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观,被错误地置于传统理性主义的框架之中。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于用传统理性主义来解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例如人们一直把社会规律视为:凌架于人活动之外、之上的绝对的决定力量,完全排斥人的活动对社会规律形成的重要影响,最终陷入先定论,把社会规律等同于自然本体。人们看不到人的活动的创造性,把人的活动理解为人与自然之间简单的物质变换过程。人们强调社会发展模式的单一性和不可选择性,否定社会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多样性。这种曲解马克思主义等同于历史宿命论,抹煞马克思主义和传统理性主义的区别,抹煞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能动特征。面对面向ZI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亟须大力破除传统理性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代之以体现20世纪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第一,破除社会发展的本体先定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我决定论;第二,破除社会发展的本体还原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创造论;第三,破除社会发展的单一模式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发展观;第四,破除社会发展的世界至善论和人类自我中心论,恢复马克  相似文献   

8.
舍之在胖     
一家英国报纸举办比赛,为下述的难题征求答案:三个名人搭乘一个气球,三人都对人类立过不朽之功。其中一人在医药上有过重大贡献,第二人发明过青春液,第三个是一位出名的核子物理学家。气球遇到风暴,要把一个推下去,气球才能安全。问题是三人之中究竟应该牺牲哪一个。 该报收到了许多长篇大论,说明每一个人的丰功伟绩。然而评判员把头奖给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推下去。” 舍之在胖  相似文献   

9.
这里有一道趣题:有一个人用六十美元买了一匹马,又以七十美元卖了出去。然后他又用八十美元买回来,再以九十美元卖出去。然后他又用八十美元买回来,再以九十美元卖出去。在这个交易中,他赚了多少钱?答案有:(1)赚了十美元。(2)赚了二十美元。(3)赚了三十美元。(4)没赚钱。 密执安大学的梅尔和伯克先生曾把这个题目给一组大学生解答,能作出正确答案(赚三十美元)的不到百分之四十。什么原因使如此简单的问题变得不简单呢?他们分析,这是因为同一匹马使计算者把几次不同的交易混而为一,造成干扰,形成“心理眩惑”,导…  相似文献   

10.
998年8月20日至24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道教界代表188人聚集一堂。这是中国道教总结过去,共商爱国爱教,弘传道教的方略,在下个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把道教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一次盛会。8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弗雷格研究的一个突破性成果是发现了弗雷格定理:用Hume原理取代弗雷格的公理V*,把它作为唯一的非逻辑公理加入到《概念记号》的二阶逻辑中可得到一个一致的系统;应用《概念记号》的序列理论来定义自然数,便可在上述系统中证明Peano关于自然数的五个公设。弗雷格定理的发现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弗雷格的著作,《概念记号》便是焦点之一。本文回答四个问题:1.弗雷格在《概念记号》中要解决什么具体问题?2.他所说的“语言的逻辑缺陷”究竟是什么?3.有什么证据把《概念记号》的量词理论归于二阶逻辑?4.序列的纯…  相似文献   

12.
华西村永葆典型活力原因何在陈国兴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是全国著名的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在0.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500名华西人去年创造了工农业生产总值20.16亿元,利税2亿多元,集体资产已达10亿多元,这是华西人创造的奇迹。七十年代国务院曾嘉奖华西村...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视野中的孔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视野”(Horizont)里,中国古代思想会呈现出极不同的样子;20世纪的中国人想必对这一点有深切体会。而这一现象在看待孔子时又特别的突出,因孔子本人的为人为学具有最纯粹的中国风格,常对现代人的理解方式形成挑战。章炳麟前后期对孔子和儒学态度的巨大反差就源自他所处的不同视野,而按照西方的概念化思路来看待孔子,只会看见“一种常识道德,……[它]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19页)。这并不能笼统归为西方人的偏见,因为按传统哲学的方式,实在是…  相似文献   

14.
受国家人事部委托,为确定经济系列初中级专业职称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对银行及保险业124种职务的563个样本进行了职务分析.用描述性统计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资格考试的专业知识范围及水平,用累积百分比确定各级专业职称的基本评定资格及评定周期。研究指出现行资格考试命题方面的两个缺陷:1.命题范围过于注重理论结构上的完整性,没有重点。2.命题形式与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脱节。根据研究结果向委托部门建义:1.职称资格考试分为中专和大专两个水平。2.在同一资格考试中分别为各行业系统专门命题。3.命题的内容及形式要联系各系统业务活动实际。4.吸收心理测量学家参与命题工作。5.各级职称的评定周期:经济员为1-2年;助理经济师为2-5年;经济师为3-6年。  相似文献   

15.
翻开世界军事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30年代前,飞机、坦克和无线电台大量装备部队,触发了第一次军事革命,宣告人类由冷兵器时代步入热兵器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至 20世纪60年代,核技术的发展和导弹技术在战场上的使用,昭示着热核兵器时代的降临,随之产生了核战略和核威慑理论。随着信息技术、隐形技术和远程精确打击技术的高速发展,发生在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拉开了信息战的帷幕。在这次被理论界称为第2.5次世界大战的战争中,各种高精尖武器纷纷亮相,其中首次应用于战争的武器就有100多种,标…  相似文献   

16.
论“要”     
论“要”胡传胜1.要在人的生命中最常见,最基本。人对它太熟悉和清楚了,以致从思想角度来讨论它,都显得琐屑、无聊。它在人的具体生命(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学术或思想上的被忽视状态,形成巨大反差。2.在世界各民族思想中,对要的讨论和对认识(“看”与“言”...  相似文献   

17.
师专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引言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人的健康标准下过定义:即同时具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这三个指标的人才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高等师范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师范教育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显得比教给他一些知识更为重要.为此,在新生刚进入大学校门时,我们对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人格健康情况给予足够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2研究方法2.1被试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97级新生947人.来自中文、政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科学十个系的师范及非师范生。其中,师…  相似文献   

18.
现象学研究在我国述评黄见德(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系430074)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思潮在我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现象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用胡塞尔的话说,它是一种描述的心理学,是一种可靠的哲学方式和一种普遍的科学,即第...  相似文献   

19.
1.晓以利害法。此法就是把利害关系分析清楚、告诉对方使之折服的一种方法。为此,分析必须中肯实在,利与害必须与对方的切身利益有关。战国时期鲁哀公大兴土木,公宣子劝阻他说:“房舍过大,多住人则喧哗,少住人则空旷。”哀公不听。公宣子又劝阻说:“鲁国小而房舍大,百姓将怨,诸侯将嘲。”但哀公仍不听。公宣子第三次劝阻说:“左右边是先祖之庙,在中间大兴土木恐于君有害。”哀公一听马上停止修建工程。为什么公宣子前两次劝说没有成功,而第三次却成功了呢?因为前两次的理由对哀公而言无关痛痒,而第三次则不同了,古人最崇尚…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人最初在西奈旷野流浪时,摩西命令犹太人的祭司和利未人在安息日和其他犹太节日,为人们诵读《妥拉》,传授犹太教的律法意识,每7年为一轮。以色列人离开西奈旷野后,在每周一和周四早上也开始诵读《妥拉》,因为这两天既是集市日又是法庭开庭日,听众很多。到公元1世纪前,按时诵读《妥拉》已形成制度。由于历史的变迁,境遇的不同,居住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诵读《妥拉》的时间不同。前者要一年诵读完一部《妥拉》,后者则要三年读完一部《妥拉》,故有“三年一轮”之说。 现在的犹太人,大多沿袭巴比伦犹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