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职面试时,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推销自己。,应试者的语言与口才是关键因素。语气过于生硬,往往会引起主考者的不悦,好的回答常表现为较为委婉含蓄的申诉,以迂回达到直近的目的。作为一名求职者,应掌握好以下面试语中的“先后艺术”。  相似文献   

2.
面试是一场知识与技能的竞技场,也是一个心理战的大舞台。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处于一种接受提问与考察,同时又要承担自我表现的角色。这种角色往往让应试者出现两种极端倾向,或者因过于拘谨而表现不足,或者因表现过分而卖弄做作,这两种倾向都会影响面试成绩。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很难通过面试这一关的。  相似文献   

3.
“面试时让面试官先发话”“、始终保持微笑”“、临别握手时要坚定有力,以感染对方”……相信对面试做过功课的同学,都曾搜集过这些技巧。在我看来,技巧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更重要。求职之初,我搜罗了大量的面试技巧,有段时间,我把能记住的一些技巧应用到了面试中,明明有些紧张却仍然要摆出一张近乎僵硬的笑脸,根本没有很好地把自己表现出来。在一家信息公司面试时,考官突然问我:“你觉得自己面试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原来,考官觉得我谈吐有些放不开。我很坦白地表示,面试中总是回忆各种技巧,生怕自己有疏漏。面试…  相似文献   

4.
面试就像推销“,商品”就是自己。我求职的最深体会是:讲诚信。面试前要做充分准备,临场回答一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年代,诚实并没有过时。记得找工作前,师兄师姐们向我传授经验:面试时要表现得圆滑老练些,不知道的千万不能说不知道,要想方设法“圆”过去。但我觉得,即使一时混了过去,也终有一天会“露馅”。其实,无需把面试想像得多么恐怖、刁钻。虽然面试官有的严肃,有的慈祥,但他们都是本着录取合适人员的态度来的,只要你如实发挥水平就可以了。这和买商品一样,如果有个推销员把一件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你还敢买吗?出于专业对口…  相似文献   

5.
结构化面试中的评分一致性问题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面试由于其直观、灵活的方式及良好的效度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组织机构的人员招聘与录用中。但在多个评分员对一个应试者的面试中 ,评分员间的评分一致性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中央国家机关某部二组评分员对应试者的评分为研究对象 ,对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结构化面试中的评分员评分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 :1 .从总体上看 ,两组评分员的成员间在对应聘同一职位的不同应试者的评分在评分标准上是基本一致的 ;2 .不同的评分维度 (测评要素 )对评分员的评分一致性有不同的影响 ;3 .应试者在面试时的表现也会影响评分员的评分一致性 ;4.评分员有关面试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对评分一致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说话类似背书,动作有刻意做作之嫌。面试前作些必要的准备无可厚非,面试时说些常规性“应聘介绍”来强调自己也未尝不可,但这两者必须做得自然贴切。有一位求职者一上来就以背书的口吻说“各位尊敬的考官您好,首先对我占用了你们的宝贵时间深表歉意,感谢你们让我获得这个应聘的机会……。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的名字,我叫×××,今年××岁,家中×口人,目前未婚……”等,还辅之以类似作演讲报告的夸张动作,甚至眉眼神态都明显从诸如《怎样求职应聘》等书籍上照搬或事先写就的,酷似那些常来机关办公室推销人寿保险或兜售小商品…  相似文献   

7.
妙招 奇迹     
一有家高级餐馆要招聘一位女领班,且要面试。早已做好面试准备的A姑娘对此胸有成竹,可是,负责转达信息的人记错了面试的时间,致使A错失良机。怎么办?请看A姑娘的处理,她没有怨天忧人,而是勇敢地径直走进这家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礼貌大方地问了声好,然后从容地说:“录不录取我是贵公司的权力,我无权苛求,但我必须把话说清楚,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的信用。”接着便把事情解释了一遍,最后说了声:“谢谢,谢谢你们认真倾听了我的辩解。再见。”便坦然自若地转身走了出去。而奇迹也就在这刹那间出现了——总经理对姑娘的勇敢大方…  相似文献   

8.
在求职面试中,某些主考官往往一反常规,巧妙地设计一些别出心裁的题目,让受试者在不经意之间就将自己的思想、心理素质、业务和处世能力暴露无遗。这种独特的面试我们姑且称之为“另类面试”。如果遭遇“另类面试”,怎样才能巧妙过关,取得成功呢?下面介绍几个可供借鉴的点子: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由于待遇极优厚,报名者众多,其中不乏高学历者。在最后一轮面试中,考场在二楼,楼梯拐角处有个脏兮兮的小男孩儿,拖着鼻涕,站在那儿泪汪汪地等着什么。当众多的应聘者穿过长长的楼梯去面试时,只有一个叫雯…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自己需要的人才时,都设置了一定的“门槛”,他们不仅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学历、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同时还要求人才具有较好的修养和心理素质,很多毕业生是第一次求职,面试时紧张,就表现出了类似腿抖、手抖,说话带颤音的肢体语言,千万不要小视了这些肢体语言,因为它同样会关系到您的求职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0.
从一般意义上说,求职竞争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显山露水”的过程,充分展示其学识、资历、过去辉煌的业绩,以获得一个好职位的过程。能否打破这一常规,即“先藏后露”,不谈过去曾经有过的辉煌,含而不露,以一个普通求职者的身份,让实践证明自己的真才实学,关键之际才显出功力,从而获得理想的职业机会呢?维斯卡亚公司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最为著名的重机械制造公司,许多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的大学生均遭拒绝。詹姆士是哈佛大学机械制造系的高材生,也未能幸免。但他并没有灰心,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公…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初次求职还是再就业应聘,许多人总要带些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所要求取的岗位。主要原因倒不是对薪水高低要讨价还价,而是对眼前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今后长期工作以及是否会提升或贬低自己的身份顾虑重重,说穿了,就是不肯“低就”。   其实,有不少成功人士并不像人们想象的“起点很高”,甚至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身份后还干过平常人以为卑贱的事情。   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总公司看好台湾市场,打算正式进军台湾岛。他们需要在当地先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公开招考甄选。由于要求的标准颇高,许多有志的青年企业家都未通过。  …  相似文献   

12.
求职应聘总免不了要经过面试一关,在面试过程中总免不了要回答考官的一些问题。同一道招聘考题应该是同一种符号答案,别人答了获得了成功,自己以相同的答案答了也应该获得成功。可是实际情况并不这样简单。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参加一次招聘公务员的面试,自我介绍后,主考官就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回答1+1=?”这位毕业生稍加思考便十分自信地回答:“你需要它等于几,它就等于几。”结果他被淘汰了。这位主考官解释原因时说,有一位企业的老总在招聘部门经理时也问过“1+1=?”的问题,其中一位应聘者的答案与这位毕业生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眼下无论什么样的公司、企业、学校和其他任何部门,只要是讲求效益,都会对求职者进行面试,择优录取所需人才。因此,要想在求职中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职位,首先得顺利通过面试这一关。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通过面试呢?本文着重谈谈面试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一条较适用的  相似文献   

14.
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坎坷挫折时有发生,面对种种不如意,人们常常会焦虑不安,内心体验到巨大的压力。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人都经历过。例如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求职面试、亲人患病或死亡、工作变动或丧失。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知道,缩回来的拳头打出去才有力量。面试中的言谈也是如此,如果一味地正面出击,效果往往令人失望。采用迂回战术,先退一步,以退为进,往往出奇制胜。这好比打“太极拳”,以柔克刚,“柔”的力量比“刚”的力量还要大。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是这个道理。面试“游说”时,如何充分发挥“柔”的艺术呢?  相似文献   

16.
一场招聘会上,许多求职者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上的差别都不大,但是企业最终录用的只是其中的一两个人。其中的奥秘何在?就在于谁吸引了企业的注意力,而吸引力常常来自于求职者的创新之举。比单一被动的乞讨式求职高明得多的是求职者主动展示自己特殊的过人之处(品德或技能、创造力与应变能力),主动表达为企业服务的愿望,主动为企业未来设计方案,献计献策等积极的作法和进取的姿态;而且创新并不只局限于面试环节,而是贯穿在求职意向、期望值、写求职信、投寄求职材料、面试、笔试等应聘全过程中。求职观念的创新以德吸引人我们做过毕…  相似文献   

17.
路上的车辙     
新闻说,三月份是职场人跳槽求职应聘的高峰期,最近还将有38场招聘会是为应届毕业生举办的。也经常听一些老板说:“每年发了年终奖以后是一段很麻烦的时期,这时候会有一些因为报酬与自己预期不一样的员工要辞职。”据网上资料显示,有那么一些人,总是热衷于跳槽,在哪个地方都干不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用“没有感觉”、“找不到北”形容当前大学生求职的现状并不为过。日前,“2005就业与创业首都高校巡回讲座”在北京一些院校举办时,“如何在求职前周密准备”是众多学生向到场专家咨询的热点问题。专家众口一词:不要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要从实用的角度准备应聘。实用,是出奇制胜的基础。要为企业定制简历应聘惠普(中国)有限公司的简历堆积有如小山,小陈的简历却脱颖而出了。“与众不同的简历是获得面试的一种有效方法。”《人力资本》杂志执行主编孙虹钢介绍说:“小陈用了一周时间做了个调查报告。”营销专业的小陈,很早就决定加盟惠普公…  相似文献   

19.
当今职场,毛遂自荐这一特殊的求职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结果不一:有些人如愿以偿.有些人却屡屡碰壁。什么原因呢?除去主客观因素外,自荐者所采取的策略、方法是否得当也决定着求职的成败。所以,我们在运用毛遂自荐这一招时,就要知己知彼、投其所好;最好能独具匠心,别具一格.这样才能增加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容貌     
前天和一个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聊天,突然想起了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却也非常玄乎的词:“心灵的容貌”,便禁不住问道:。心理学家总是说,可以通过测试来看清一个人内在心灵容貌的美与丑,然而,关键的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你能否用更通俗一些的话,让我们也能学会识别自己或他人心灵容貌的美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