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人定律:男人想当女人的初恋情人;女人想做男人的最后情人。初坠情网定律:女人较好的长相,是使男人迅速坠入情网的“导火线”;男人的“甜言蜜语”,使女人乐于被拉下爱河。  相似文献   

2.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11):45-45
寻找完美 一个愁容满面的老人,快70岁了还没结婚。牧师问:“您有独身的恩赐与呼召吗?”他说:“不,我无时不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并娶她为妻!”“你走过五湖四海,难道就没有遇到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吗?”“去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好一阵激动。”“那你赶快娶她啊!”“噢!可是,她说她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3.
男人的谎言     
女人自古就戴上了“爱说谎”的帽子,这实在是冤枉。男人不说谎吗?历朝历代那些争权夺利谗害他人的政客,说的不都是“指鹿为马”的弥天大谎吗? 不过,撇开其他对象或场合不论,单说在夫妻两人的小天地里,我认为男人说谎在所难免,这是维系夫妻情感、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必要手段。男人对女人的说谎,从恋爱期就开始了,中国人谈恋爱,男人首先发起进攻,属于男追女的模式。当然,泼泼辣辣的飘起长发追男人的女人也是有的,但至今仍不是主流。女人喜欢一个男人,习惯于展示自己的美丽温柔,对男人施些温情,缓慢地表露心迹。男人却没有这个耐性,冒冒失失地从情壕里  相似文献   

4.
给人台阶 1961年6月,英国退役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在洛阳参观访问时,曾由中国外交部工作人员陪同,在街上散步。走到一个小剧场,他好奇地闯了进去。台上正在演豫剧《穆桂英挂帅》,蒙哥马利了解到剧情之后,连连摇头,说:“这个戏不好,怎么能让女人当元帅?” 中方陪同人员解释说:“这是中国的民间传奇,群众很爱看。” 蒙哥马利说:“爱看女人当元帅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爱看女人当元帅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中方人员不服气地说:“我们主张男女平等,男同志办到的事,女同志也办得到。中国红军就有很多女战士,现在解…  相似文献   

5.
是谁说的?恋爱中的女人最傻。其实说这话的人才傻呢!想想看,恋爱中女人的谎言是不是最多的?明明是她爱上了人家,却偏要千方百计让男人先说出“爱”字,以后每有口角,又常以“可是你先说爱我的”来作为百战百胜的杀手锏,令男人有口难辩。恋爱中的女人口是心非早已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6.
前人小品有一则笑话,说一位年轻和尚与两位儒生同船赶路,两位儒生大小都是有点功名在身的人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主流文化中人,自然一路意气风发、高谈阔论。小船不宽敞,那年轻和尚自觉地蜷缩起来,在一旁洗耳恭听。听着听着,他觉诧异,脱口请教:“听二位说,那尧舜竟是一人还是两人?”儒生答曰:“当然是一个人!”“那么──”,和尚又举出一位复姓(四字名)的历史人物,问道:“这是一个人吗?”儒生不屑一顾:“这都不明白?当然是两个人的名字啦!”年轻和尚笑起来,把脚舒舒服服伸展开来,道:“如此说来,且容小僧伸伸脚…  相似文献   

7.
烈马与悍妇“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词。这个女人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整天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据说,苏格拉底是为了在她那烦人的唠叨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人问苏格拉底:“你为什么娶了这么位夫人?”苏格拉底回答:“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的女人,恐怕天下就再没有难以相处的人了。”一次,他的妻子大发雷霆后又向他的头上泼水。苏格拉底满不在乎地说:“我知道,雷鸣之后,免不了一场大雨。” 别挡住了我的阳光哲学家第欧根尼这位银…  相似文献   

8.
回家     
在一辆行驶的火车上,一个男人百无聊赖地坐着,他旁边是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但这个孩子一路上都显得心事重重,眉头紧锁,不停地看着窗外,像是寻找着什么。男人心里很纳闷:这么小的年纪能有什么心事呢?男人从包里掏出一本书开始读起来,显然他不想再琢磨这个孩子的举动。但是,过了一会儿他禁不住抬头又看了一眼,小男孩把脸紧紧地贴在了窗户上。他想小男孩肯定是在克制自己不要哭出来。男人试图问问发生了什么,“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孩子擦了擦眼泪,朝他笑了一下,并没说什么。就这样车开了一天,男人百无聊赖地看着自己的书,小男孩一直盯着窗外。  相似文献   

9.
为失败而笑     
有一个笑话,甲问乙:“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轧死了。”甲说:“难怪。你一定很痛苦。”乙说:“我当然很痛苦了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它深刻的一面,那就是,这个乙倒是个实际的人。他虽然无情却很实际。碰到意外,他先检查实际的损失,就是极端小市民的境界。我们再来看看孔夫子。  相似文献   

10.
花样求婚是美丽的,而男人的花样求婚则用尽聪明与谋略。男人求婚是神圣的,不同于花花公子的“求欢”,正如张爱玲说的哪样,“求婚是男人对女人最隆重的赞美”。相对而言,女孩更向往婚姻,觉得那更有安全感。所以,对男孩子的求婚,一般是暗喜,但会故作为难状,这时,男同胞该怎么应付呢?  第一招:顺水推舟  我向太太求婚时,是在我老家的猪圈前,那场合不是太高雅,但有“家”的感觉。她说:“这猪长得像资本家!胖得无法再胖了!”我赶紧说:“清子,我们结婚吧,这猪是我爸养的,准备为我们结婚办酒席用的,你看,它胖得都无法…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生活于天和地之间,生活于人与人之间,如何做人做事?传统答案一般是:在天地间“顶天立地”,做个独善其身的君子,生活于人与人之间,则要“出人头地”做个兼善天下的圣人。  相似文献   

12.
爱的方程式     
刚下班时,她改变了主意。她决定不像往日那样回家、做饭,与他无言相对地看电视。结婚5年了,日子变成既定模式,他们的对话也成了方程式里固定的函数。他问:“回来了?”她说:“嗯。”她说:“吃饭了。”他说:“好。”她问:“你爱我吗?”他说:“犯什么神经?”她的心里深深失落,她想,曾经的爱恋已经在淡如水的日子里冲洗掉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淬火主义     
父亲曾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做事光有几斤蛮力气有什么用?”他的理论是,一般的人力气再大,也大不过打铁的,可是抡铁锤的铁匠,光有力气是不够的,要打出好铁具来,淬火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家庭生活中,男人对女人撒谎,女人对男人撒谎。不少人甚至相信某些谎言很有必要,理由是它避免了夫妻间无谓的争吵,改善了夫妻关系.然而,男人撒谎与女人撒谎具有根本的不同。1991年,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者贝拉·莫·德保罗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女人撒谎时,她们倾向于制造别人良好的感觉。比如,即便一位女客人强迫自己咽下海一口饭菜,她也会恭维女主人的晚餐“味道好极了”。而许多男人的谎言,其心理指向只不过是男性的自我。德保  相似文献   

15.
悯心 《天风》1994,(10)
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 耶和华上帝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1~24)  相似文献   

16.
人不能光在家里呆着,没事的时候得出去转转。去哪里呢?女人显然要去逛商店,男人则喜欢到书店里消磨时间。 女人逛商店,突出的是一个“逛”字。走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间,女人的眼睛就花了。这边瞅瞅,那边看看,占有欲像碰到烈火的干柴一样,熊熊燃烧起来。当然她不能把这些东西一下  相似文献   

17.
巧妙的约会     
一次是小刘让我捎条给小李。我说不怕我看条子吗?他说尽管看。我一看那条子上写的是:“黄昏后,一点前去,洒水尽于奇木之上。”看过条子,我就想,“黄昏后”“一点前去”这不矛盾吗?“洒水尽于奇木之上”,这又是哪呢?可当我把条子给了小李,她一看,先对我说声“谢谢!”然后就会心的笑了。并说,这条子上写的是小刘与她约会的时间、方位和地点。还有一次是小李托我给小刘捎字条。那条子更绝,上边仅写一个“燕”字,我看后真如坠云里雾中,一片茫然。可谁知一入小刘眼里,人家就明白了。他也高兴地向我道谢,并说这是小李约他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女人最幸福?”提问的人是早年台湾一个叫王锦云的美丽少女。当时 ,她得到的是这样的答案 :“有菜篮子可提的女人最幸福。”这样的回答使她始而茫然 ,后而开悟。后来 ,她成为声震四海的证严法师 ,提起了一个无形的大菜篮 ,里面装得下供养众生身体的食物 ,同时也装得下供养众生心灵的智慧 ,装得下对一切生命的爱。如今 ,正在源源不断为国内白血病患者提供骨髓的 ,正是证严法师创立的慈济医院。“有菜篮子可提的女人最幸福” ,这句话可能会让我们一时找不着感觉。在现实生活中 ,无论男人或女人 ,谁没有提篮买菜的经历?但是 ,有谁会…  相似文献   

19.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人的病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待您呢?’加果要显得对国王无限景仰,无比忠诚,你还可以说:“是的,仁德的国工,您想的正是找…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作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a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希腊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连忙改口:“爱干净的!”“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