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职妙则     
求职,是人生历程中的一种推销,它推销的不是产品而是自我,即自己的知识、才华、职业理念等。因此,采用巧妙的方法引起用人的单位的注意,是致胜之道。 ●引起注意。如何引起招聘单位的注意,是求职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如何引起注意,要根据所应聘的岗位和用人单位的用人习惯来决定。美国职业指导家卡耐基认为,如果你是应聘车间  相似文献   

2.
刘儒德 《心理学报》1997,30(2):166-171
对58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下自学加法法现(规则学习)以及应用法则进行简便计算(技能学习)时学生学习控制水平(即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学习步调的适当性)与元认知监控水平(即对自己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规则学习中,CAI学习控制水平与元认知监控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但在技能学习中,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2)规则学习的学习控制水平显著高于技能学习。(3)CAI学习控制水平和元认知监控水平两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时间两者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从古老的《周易》到最新的IMO试题欧阳维诚一、IMO简介IMO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IMathematicalOIympiad)的简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影响最大的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如果说体育奥林匹克是人类体能的大赛,那...  相似文献   

4.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章程(中国伊斯兰教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通过)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CHINAISLAMICASSOCIATION)。第二条本会是中国各族穆斯林的全国性宗教团体。第三条本会宗旨和任务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  相似文献   

5.
不同刺激强度训练后一日龄小鸡的记忆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龄小鸡,分别接受不同浓度的回避性刺激物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A)训练,间隔一定时间后测试记忆保持。主要结果为:5%和20%MeA训练,分别使动物记忆保持15分钟和50分钟左右,相当于记忆形成多阶段模型中的STM和ITM阶段。40%MeA训练,记忆保持到训练后8-10小时,相当于不依赖新糖蛋白合成的LTM形成的早期阶段。只有60%以上浓度的MeA训练才使记忆保持至少24小时。上述结果提示,利用弱化训练的方法,不仅可以将STM,ITM和LTM分离开,而且可把LTM形成的早期阶段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增加了对LTM新的理解,为进一步探讨记忆形成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作为AMD(超微)公司的创始者、美国半导体协会的主席,桑德斯(W.J.Sanders)是美国信息产业界极富个性的一个领袖。AMD正是在桑德斯的领导之下,与英特尔(Intel)及国家半导体公司 (Natilna Semicon-ductor)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抗衡,并拥有一席之地的。AMD公司经营风格中渗透着桑德斯的个性,说其是AMD的旗帜,也并不为过。 和英特尔公司的诺伊斯(Rober’t Noyce)、格鲁夫(Andn Grove)、摩尔(Godon Moors)一样,桑德斯也曾经为硅谷中具有传奇…  相似文献   

7.
实践理性和自治行为——基于"内在理由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石 《世界哲学》2009,(1):82-89
实践理性(practical reason)是人们通过思考而行动的能力。自治(autonomy)指的是行为者为自己的行动立法。行为者只有运用自身的理性思考才能按照自己订立的法则行动。实践理性和自治行为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自治所要求的实践理性是内在意义上的实践理性,这一实践理性要求行为者的行动符合一个建立在真信念和真实欲求基础上的“合理的思考”过程。  相似文献   

8.
分配注意对短时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影响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包燕 《心理科学》2000,23(4):462-465
0 引言  注意与记忆一直是认知心理学中非常活跃的两个研究领域 ,然而 ,将注意与记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则是近年来才颇受重视的一种研究方法和趋势。早在一百多年前 ,WilliamJames就曾指出 ,一个客体一旦被注意便会保持在记忆中 ,而一个未被注意的客体则不会在记忆中留下任何痕迹。受James观点影响 ,早期的研究者曾对非注意刺激有无记忆进行了考察 ,后来的大多数研究者则关注着注意水平的下降或分配注意 (DA ,dividedattention)对记忆编码和提取过程的影响。他们采用的典型实验方法是双作业范式 ,即…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学生成就动机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立峰 《心理科学》1999,22(3):249-252
0引言成就动机(AchievementMotivation),是一种竞争和追求成功的习得性动机。它是一种潜在的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活动保持在尽可能高的水平上和不断增加的努力之中,从而把活动的成绩推到最好的心理倾向。从个人角度而言,成就动机是一...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试图说明一个人的行动时,在行动(actions)和纯粹的事件(haPPenings)之间进行区分是必要的。行动必须有它们自己的内在原因,但不是一切内在产生的运动都是行动。行动的概念必须与理由(reasons)的概念相联系。在日常的心理学中,一个行动是通过诉诸信念(belief)和需求(desires)来说明的。例如,我们说李四推开窗户,因为他想呼吸新鲜空气,而他相信打开窗户便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这里,我们是借助于李四的这两种精神状态(信念和需求)以及它们的语义内容来说明李四的行为的。这样,一对特定的信念和需求便构成了一个行动的…  相似文献   

11.
韦伯比的拟合公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文熙 《心理学报》1996,29(4):419-424
本文以神经生理学为基础,结合感官具有调节和比较两功能的实用性,建立起刺激在大脑皮层上引起感知效应E的数学模型:E=Blog(1+kI),其中k=I ̄(-b)/a。从此出发,可推出中等以上刺激的差别阈判据:△EM=恒量。将此判据推广到弱刺激,即得到差别阈的普适规律:△I/(I+aI ̄b)=N,亦即韦伯定律的修订公式。从弱到强的广大刺激范围内,它都能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报》1996,28(1):110-110
国际心联亚太地区心理学大会在广州胜利举行由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主办的亚太地区心理学大会于1995年8月27日在广州召开。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IACCP)两个国际组织、美国心理学会、澳大利亚心理学会、日本心理...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不息,耕耘不止时勘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户外,密执安州的安娜堡小城的春天虽然来得很晚,它却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本周是当地的MEMORIALDAY,这里的人们几乎都外出悼念为国牺牲的先辈。而我们三位潘菽老师的最后一批学生,由于远隔数万里之遥,也...  相似文献   

14.
求职面试时,为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推销自己。,应试者的语言与口才是关键因素。语气过于生硬,往往会引起主考者的不悦,好的回答常表现为较为委婉含蓄的申诉,以迂回达到直近的目的。作为一名求职者,应掌握好以下面试语中的“先后艺术”。  相似文献   

15.
血管平滑肌细胞——祸首还是福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绝对必要条件和介入性治疗后血管再狭窄(RS)的主要原因。许多搞RS的策略始终盯住抑制VSMC这一环节。然而这些方法在临床试验中很少邮到或基本没有益处。近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示抑制VSMC可以导和脆弱的AS斑块不稳定而发生裂缝,破裂、血栓形成,引起心肌 死等急性冠状动脉症候群,因为VSMC合成释放的胶原等可以增加斑块的生物力学强  相似文献   

16.
英国哲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A·蒙特菲亚尔先生访谈录冯俊,肖巍阿兰·蒙特菲亚尔(AlanC.Montefiore)先生是英国牛津大学贝利奥学院(BalliolCollage)的研究员和导师(FellowandTutor),继罗素、摩尔、丁·赫胥黎、莱...  相似文献   

17.
瓦哈比派(al-Wahhabiyyah)18世纪产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宗教政治流派。亦称瓦哈比运动。其创始人是阿拉伯半岛纳季德地区的一个伊斯兰学者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Mahammadibn’Abdal-Wahhab,1703~1792...  相似文献   

18.
罗劲  林仲贤 《心理学报》2000,32(1):25-29
这项研究探讨元记忆判断对情节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和PRS(perceptualrepresentation)系统的监测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元记忆对情节记忆的监测好于对语义记忆的监测。这项研究在深度加工和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进一步比较了R反应(Rresponses)项目、K反应(Kresponses)项目以及成功补笔项目的FOK幅度(MFOK,magnitudeofFOK)。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深度加工的条件下,还是在元记忆训练的条件下,R项目的MFOK明最高于K项目和成功补笔项目。这说明元记忆系统的监测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不受记忆痕迹的性质与元记忆判断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44年,薛定锷(E.Shroedinger)出版《生命是什么》[1],虽然它只是德尔布吕克(M.Delbrueck)观点(1935年)的普及化,但却为一代才华横溢的青年物理学家制订了一个寻求物理学新定律的乌托帮,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生命科学在本世纪...  相似文献   

20.
爱就是侍奉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若望神学,多数人会毫不犹豫选择一个“爱”字。若望作为基督的爱徒,不但写下了爱的文章,也留下了他那彰显爱的生命;他不但用著作讲解什么是爱,更用行动来阐释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本身是抽象的,一个爱的主体不只是用言语来表达,乃是用行动将它活现出来,叫人明白、经历并实践爱。如果有人让我将若望福音(著作)删除得只留下一句话,我就会说:“天主竞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自己的独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