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教育部第一次在清华大学等高校推出“自主招生”试点,打破大学按照高考分数统一划线录取的“一元选拔模式”,并延续至令。  相似文献   

2.
朋友两口子都在乡下上班,很少到城里去。几年前,虽然城里房地产炒得相当火热,由于他们全家都住在乡下,所以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但他们的宝贝女儿要到县城上中学了,孩子上学,在城里没有家怎么办?买!朋友倾其所有,甚至举债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朋友把买房的经过告诉我后,我立即感觉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去“找”的,是我们自己敞开门让烦恼一步步靠近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每一个能够闯过高考,幸运地升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高三的那段时光是深刻难忘的。在那一年的时光里,我们为自己心中的目标奋斗,废寝忘食,起早贪黑,汗水和草稿纸不知付出了多少,心中的信心也在悄然增长,终于到了火热的夏天,终于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手捧入学通知书,以往的付出和努力就成为自己人生经历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了。 没上高三时,有时傻傻地想:“高考满分750分,我每门扣20分,还能考650分呢!这足够我上一流的大学了。”上了高三才发现,自己每门功课上100分都不是特别容易,尤其是语文和化学,考…  相似文献   

4.
走过童趣、走过年青,募然回首时,人们记忆中沉淀更多的是青春的风采和火热。当然在人们体味记忆中的甜蜜时,也同时会感受到丝丝青涩。人们会对自己说:“如果当初我……,我现在一定会更……。”为什么人们无一例外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懊恼呢?那就  相似文献   

5.
旅途闲话     
去年,主编让我为《人生旅途》栏目撰稿,我答应了,并考虑了一个题目“慢慢人生路。”这样就写了六期《漫漫人生路》。这期间我一直为这个题目感到不安。因为“漫漫人生路”与栏目名称“人生旅途’”差别不大,每一篇的内容都要在具体细目中反映出来,完全不必在“人生旅途”栏目的标题下再加一个多余的“漫漫人生路。”今年我一定要改掉它。听君冈先生说他常收到读者来信,提出一些人生道路中的问题与想法,苦于琐事烦忙无法回复,为此常常内疚。我翻看了几封来信,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对他说:“我在‘人生旅途’栏目中代你回答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从上海疫情伊始,我们就进行表达性艺术治疗活动。第一次活动时恰逢我排队做核酸。我边排着漫漫长队边想着主题“春天里的自己”。但望不到头的长队总让人心烦意乱,我也无处去画出我的想法。就这样因为疫情错过了第一次活动。但这好像为之后的活动拉开了序幕,春天里的自己和疫情下的自己逐渐融为一体,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还不禁有些怅然。  相似文献   

7.
与自己较量     
拳王阿里在自己还不是拳王的时候,经常击打一个重量和形状都和他自己差不多的沙袋。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沙袋呢?”“为了与自己较量,”阿里如实相告,“我只有一次次地从技能、力量和心理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别人。”后来,当他的拳头终于可以叱咤风云时,他也没有忘记较量自己、战胜自己的信条。阿里在拳击生涯中一共输过两次。据说,在他第一次失利后,他一气击碎了自己的“肖像”沙袋;在他第二次失利后,竟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大打出手,结果弄得满手是血,狠狠地给自己一次教训。与自己较量,一次次地战胜自己,也许就是阿…  相似文献   

8.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我”这一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我”,即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一是客观的“我”,即被觉察到自己的身心活动。“我觉得我很伤心”中的第一个“我”是主观的“我”,而第二个“我”是客观的“我”。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受世人关注。进而,对高考的议论也成了灸手可热的话题。 有人把高中学习和高考说得无足轻重。前些天,听一位“北大时的同学讲了一件“趣”事。她说第一天上中文课,老师就告诉她们:“把你们从前所学过的,全部扔掉,一点也不要留。”不知那位教师是有意贬低中学的教育来哗众取宠,还是非如此这般才能学好大学课程。也有人把高考看得命运攸关。当我参与撰稿的《等你在清华》出版后,收到一位湖北的小读者的来信。信中先说他境况不好,但我读来读去,“境况”就是指“学习成绩”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0.
薛连喜 《天风》2010,(5):18-21
“羊多牧少”之中国教会中的传道人绝大多数都感到自己很忙,正如马大一样。一个忙碌的传道人往往容易因为“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路10:40),于是,“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的景况就凸显在一些传道人的身上(参雅1:6)。本期话题“传道人与灵修”旨在帮助和提醒忙碌在工场中的教牧同工,  相似文献   

11.
那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来到这所省内享有盛名的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地址我找到了自己的班级.教室里乱哄哄的,老师还没来.我的新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闲谈。他们大都是从本校直升上来的,而我这个从一所“垃圾”中学考进来的“丑小鸭”,孤零零地坐在陌生的角落里,面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2.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分数下来时,她的世界塌了。她第二次高考,分数跟第一次一样,低得出奇。她在电话里用颤抖的声音说:“爸,分数知道了,考得还不错,上了二本线。”挂断电话,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相似文献   

14.
成功人士的脑子里想些什么问题?究竟是什么驱使他们走向成功?为了寻找答案,我采访了一些全国顶尖的励志演讲家和有关成功方面畅销书的作者,他们一致认为下面七条是成功的关键。 勇于承担责任 成功人上拒绝被动的心态,他们不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父母、政府或其他人身上。他们的信条是:“如果失败的话,我负责。” 他们意识到,当你抱怨某人或某物阻挡你成功的时候,你是在放弃属于你自己的权利,几乎是等于说:“你比我更能控制我的生活。” 想一想莱斯·布朗吧。他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孩童时就被贴上了“智力迟钝”的标签。他完全有…  相似文献   

15.
大凡一个人来到世上,除了极少数人外,心理不可能不受一次“伤”,只是受“伤”的程度不同。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与一些人不同的是闲暇时喜欢拿起笔爬爬格子。这一爱好好像一把双刃剑。既创造了我生命的辉煌,也制造了命运的“伤口”。我是1973年当兵入伍的,由于我在家时就爱好写诗,到了部队后,边关的森严壁垒和军营紧张火热  相似文献   

16.
珍贵的错误     
一个年轻的新经理向刚卸任的老经理求教道:“如你所知,我是第一次接受这样艰巨的任务,希望你能够根据多年的经验给我一些建议。”老者用六个字很快答道:“做正确的决定。”“我凭借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呢?’年轻人继续问。老者惜言如金地说:“经验。”新经理急切地问:“我如何获得经验呢?”老者微笑着,充满智慧地回答:“思考错误的决定。”的确,人的一生要犯很多错误,缺点和失误有时在所难免。成功就是在对错误的总结和改正中取得的,故有“失败乃成功之母”之说。小李和小王刚分配到一个工厂,领导让他们俩尽快写一份个人简…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月,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聚会。一位法国记者采访了诗人布罗茨基,问他:“您认为,哪所大学对您的影响最大,学到的知识最重要?”布罗茨基稍加思考回答说:“对我来讲,幼儿园是最具魅力的大学,在那里,我第一次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让大家一起享受快乐;第一次学到做错了事要道歉,第一次学到要热爱大自然,第一次学到要爱护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没想到离婚后第一次单独带儿子我便闯祸。 自家庭解体后,心绪的沉重使我恶梦丛生在喘息的日子里,我将4岁的儿子推给父母,直到“六一”节前夕,我的心境才渐趋平淡,这时终于惦念起儿子,急急接他回来,想让小别的爷子伦乐填充我情感的伤隙。弄了几个菜肴,特别做了道精心煨煲的排骨汤,是儿子最爱吃的。刚刚盛好端出,儿子舞着冲锋枪斜刺里杀出,正与我相撞,我一个趔趄,滚烫的油汤泼出,正撒在儿子的肚上。儿子惨叫一声,双脚便乱蹬。我大呼:“堃儿,你怎么了?”立刻去脱他的裤子,岂料稍一触手,儿子便痉挛不止,嚷嚷:“爸爸,抱我抱我抱我,我好痛  相似文献   

19.
还有一次     
有人到医院探望一个刚动过腹部手术的病人。 “你好吗?”他问。 “还好,”病人说,“但是,开刀的第一天,他们又开了一次,从我肚子里面拿出了一块纱布。昨天又开了一次,拿出了一把镊子。” 正在这时候,医生走进来了,他问道:“有谁看见我的帽子了吗?”还有一次  相似文献   

20.
挑战自我     
人都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但由于一些不良习惯或弱点,使成功在我们面前化为泡影。不甘碌碌无为的我们应向自己的这些弱点发出挑战。我觉得以下几点很有用,值得注意:一、首先要敢于与陌生人谈话。为了能适应与不熟识的各类人打交道,我毫不犹豫的应聘于一家人才交流公司,从中我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谙熟了各行人士的种种心理。多少次的碰壁,多少次的柳暗花明,让我总结出一个经验:这些对我不大了解的老板们,我在毕恭毕敬之余,居然也能与他们侃侃而谈,再加上懂得揣摩他们的心理,那么一项交易就唾手可得了。自卑没了,自信也自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